產業轉型升級“點燃”渭南經濟發展新“引擎”

产业转型升级“点燃”渭南经济发展新“引擎”

初夏時節,秦東大地草木蔥蘢,綠色小麥抽穗,梨花、桃花餘韻悠悠,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市,渭南市有著陝西“糧倉”“棉庫”“果鄉”的美譽。從區位優勢上看,渭南市位於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最東端,位居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地段,作為陝西省和西部地區進入中東部的東大門,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

近年來,渭南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引導高汙染工業企業“退城入園”,不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一大批非資源型企業入駐渭南,一季度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進行著,助力渭南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設。

新興產業綻放渭南

讓渭南變成一匹奔跑的“黑馬”

近年隨著勞動力土地成本持續上升、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傳統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產業結構趨同、產能過剩、核心技術缺乏、產品附加值低等已成為突出問題,加快產業經濟轉型升級已刻不容緩。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為引進和發展渭南新興工業,匯聚更多新動能,渭南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製造業“1+6”政策體系,即《“中國製造2025”渭南實施意見》及裝備製造、能源化工、食品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六大產業的五年行動計劃。堅持破立並重,持續加大新興產業培育力度,以集聚創新促進產業升級的發展態勢正在加速形成,讓新興產業強勢崛起,讓渭南經濟成了關中平原地區一匹奔跑的“黑馬”。

從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到中國酵素城,從3D打印到北人印機……新興產業宛如滴滴朝露,潤澤朵朵芳蕊枝頭綻放,新興產業風雲湧,科技強企興熱潮,園區發展如火如荼。

為加快新能源汽車及其零部件工業佈局,渭南市規劃建設了4000畝新能源產業及應用示範基地,沃特瑪、天臣、星美三家新能源動力電池和陝西帝亞純電動乘用車製造等企業先後入駐渭南,省級新能源動力電池檢測中心獲批建設。廣汽新能源汽車、長城新能源汽車等一批產業鏈項目正在洽談對接,一個集電池、電機、電控和整車製造為一體的千億新能源產業集群正在快速形成。沃特瑪年產10GWh動力電池、天臣年產12.4GWh鋰電池、星美年產10GWh電池等三大動力電池項目規劃總投資150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後產值超過800億元。

以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生產為重點,逐步向整車製造發展,最終形成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核心零部件生產、整車製造、物流、商貿服務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產業園區,渭南高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的建成無疑為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打了一針“強心劑”。

要實現經濟轉型升級“變形記”,關鍵還是要引導企業技術改造、加大建設研發的投入、兼併重組,鼓勵企業由“生產工廠”向“智造工廠”轉變,逐漸脫離資源開採最低端,不斷增加新型工業產品的附加值,向產業高端攀升。

經濟轉型穩步推進

打造全省先進製造業中心

改革創新是經濟轉型的核心,轉型升級關鍵要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近年渭南市委、市政府攻堅克難,將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工作穩步推進,引導高汙染工業企業“退城入園”,重點打造航空裝備、新能源汽車、現代煤化工、光伏設備等產業鏈,大力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等非資源型產業,提升工業經濟整體實力和協調發展水平,實現製造業轉型升級,打造全省先進製造業中心。

更讓人欣慰的是,今年一季度全市重點項目建設開局較好,截至3月底,360個擬定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277個,開工率77%,累計完成投資197.4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19.7%,一大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

放眼秦東大地,一個個項目開工建設,一排排廠房拔地而起,一家家企業即將投產……渭南熱電聯產項目主廠房框架全部到頂,輔助廠房基礎全部完成,計劃年底前一期機組投產運營;高新區新能源大數據中心主體封頂;總投資4億元的蒲城藍曉科技特種樹脂生產基地完成年度投資的70%,預計三季度建成投產;維產業園項目5棟廠房全面施工;富平羊乳產業化改擴建項目完成年度投資的32%,五個車間基礎施工完成。這些引人矚目的數據,充分印證了渭南產業結構調整“化繭成蝶”的歷程。

當前,渭南的輕工業發展快於重工業,能源工業佔比不斷下降,戰略新興產業和產業園區發展不斷提速,推動渭南經濟高質量發展,“點燃”了渭南經濟發展新“引擎”。

現在渭南市正和著時代節拍,踏著新時代追趕超越的堅定步伐,向著加快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設的目標高歌猛進,昂首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