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张辽加入蜀汉,那么五虎上将应该踢出谁?

圣母程心


不清楚楼主问的是演义还是历史,所以就一起说说吧。

首先是关羽和张飞,这两个人不管是小说还是历史,都是第一档的存在。小说里,关羽对颜良文丑都是秒杀,但是这张辽对文丑的战绩就比较难看了,而关羽与张飞是同档,甚至关羽还会说张飞其实比自己强,所以张辽想挤走他们两个不存在的。两人跟刘备还结拜了,从发家到入主四川,一直不背不弃,这么多年的感情与功劳,即使张辽名气再大,也不可能挤走的,更何况张辽的名气还不如这两人。


接着说历史上,历史上的关张可是比小说还高的存在,众人评价皆是万人敌(三国只有两名被称为万人敌的武将,就是关张,万人敌可是武将的最高评价。),熊虎之将等,能力评价上就比张辽的评价高多了。而且三人在历史上感情也不是一般的好,根据记载三人是 “寝则同窗,恩若兄弟。” 关羽则说“誓同生死,不可背之”然后来了个千里走单骑;所以罗贯中把三人在小说里结拜了也是很自然的事,三人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再加上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阿斗,这亲上加亲的关系,不是一个降将能比的。

然后说说赵云吧,赵云在小说里,简直是主角版的存在了,七进七出,截江救阿斗,两度营救少主,然后在里面的武力描写就是开无双一样(确实,在小说里,赵云除了那些比较知名的,名气不大的碰上他都是秒杀),就跟主角光环加身一样,张辽比不了的。

然后在说说历史上的赵云,历史上的赵云光环就没这么亮了,低调许多,个人感觉历史上的赵云跟张辽的能力应该属于半斤八两的档次。属于中等偏上,但是距离关张之类的还是有明显差距的。而历史上的赵云虽然没有七进七出,但是长坂坡还是救了阿斗,汉中击退曹操,加上入川等战斗,功劳苦劳都没少的。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刘备对于赵云可是非常信任的,赵云为人也刚直不阿,所以孙尚香嫁去成都,手下嚣张跋扈的时候,都是赵云处理的。到了后面还当了中护军,征南将军。中护军职位不高,但是权力很高,可以选拔底层军官,及其容易形成自己的势力。给赵云这样的职位,说明赵云的RP和信任度还是很高的。所以张辽来了,想挤走这位苦劳功高的老臣,也没多大可能。


最后说说马超和黄忠,两人跟随刘备时间不长,功劳的话,马超有成都劝降,黄忠有定军山斩杀夏侯渊,都是大功一件。按照小说描述的话,马超的武力也是偏向第一档的,老年黄忠还能逼平关羽。(小说都捧的有点高)所以比不了,没办法的事。

而在历史上就不一样了,历史上的黄忠是不是老将其实很存疑的,因为没有生年记载,而马超在历史上的形象很受争议,后期在刘备阵营因为心态不稳,给人排挤早逝,着实可惜。可能不少人会选这两人。但是我个人觉得,还是没办法挤走的,先说马超,马超在投靠刘备之前,为一方诸侯,不管出身还是官职都非常高,封侯的时间都比刘备早。在古代这么讲究出身门阀的时代,刘备不可能给马超太低的官职,而且马超还立过大功。而黄忠虽然是降将,但是立过大功,帮助刘备拿下汉中,加上为了收买人心没,职位也不会低。

所以刚初来乍到的张辽想挤走谁都是没什么可能的,如果真的有其他因素影响需要他一定要给张辽大点的官职,其实最有可能给挤掉的是赵云,这事可以从入川后的册封能看出,而且赵云为人低调,不计较名利,这哑巴亏肯定是他吃较有可能。不过个人觉得最有可能是张辽地位一开始会低一些,不过凭借他的能力,在北伐应该会有所作为然后上升跟五人同列也不奇怪。而且张辽与关羽的关系很好,说是死基友也不为过,而他当初之所以投降曹操还是因为刘备的搭线,这么多重关系在,我相信张辽如果真的投奔蜀国,跟同僚关系以及职业生涯都会挺滋润的。


鸣鹿鹿爱吃炸鸡腿


一切按照演义:

1、张辽徐晃两个人跟文丑打得那舍难分,说明文丑完爆张辽。而文丑被关羽一刀就斩了,关羽更是完爆了文丑。

所以,关羽是碾压张辽的存在。

2、张飞战力跟关羽相当,所以张飞也是碾压张辽的存在。

3、黄忠直接跟关羽交过手,硬刚不分胜负,使出拖刀计阴了黄忠,黄忠还放空箭饶过关羽。所以黄忠战力跟关羽也是一个档次,或许稍弱,但不会有太大差别。所以,即使不考虑射箭,黄忠依旧至少完爆张辽,很有可能碾压张辽。

4、马超直接跟张飞交过手,从白天打到晚上不分胜负,马超战力与张飞相当。马超也是碾压张辽的存在。

5、赵云就更不必多说了,不考虑放箭,张辽和曹操的十万大军都抓不住他,碾压张辽没意见吧。

6、所以张辽武力无法跟五虎上将比。

7、魏国里许褚能排进五虎上将的级别,因为他和马超战力相当。典韦武力在许褚之上,应该能打败多数五虎上将。一吕二赵三典韦,不是浪得虚名。

8、相信很多人也很喜欢张辽,会想各种理由证明张辽强于五虎。我这里比较了武力值,他就会拿带兵策略跟我说事。我补充一点实事,不论武力还是带兵策略,张辽从来没有赢过五虎任何一员。相反,演义描述的张辽三次接触五虎均是以惨败告终。一次是马超带兵把曹操追到弃袍割须,张辽只有跟在曹操身边落荒逃跑的份。一次是赤壁鏖兵后,张辽掩护曹操逃跑,丢盔弃甲,杀马靡旗,先后遭遇赵云张飞,毫无招架能力。到最后遇到关羽只有恳求饶命的份。如果不是诸葛有意放他,张辽当日死三回。还有一次是演义里的情节,张辽协同众将与十万兵卒,不考虑放箭情况下,尚且无法活捉抱着婴儿的赵云!于张辽来说,也是惨败。三次交手均是惨败,我不知道你们从哪得出结论,认为张辽带兵强于五虎。

9、我的一切推论基于演义里的情节,本文第一句也就说明清楚了。肯定有一些人说正史关羽没斩过文丑,或者说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纯属夸张。这些人或者看书太少,只读过《三国志》没读过《三国演义》;或者脑子太笨,根本分不清这两本书哪个是哪个;或者眼瘸,看不懂我第一句就写明本文“一切按照演义”;或者水平太低,根本不知道我们在讨论哪本书。这样人我劝你去把小学二年级再学一遍,做到评论不跑题就这么难吗?我这一贴,本身就是讨论演义情节的,如果你就是喜欢讨论正史,又何必点进这个提问呢?难道你不知道正史里都没有五虎将的说法吗?多读点书吧!


阿席达卡11499131


大家都玩过三国志11,如果按综合能力得分(统率+武力+智力+政治+魅力)来判断,张辽加入后,张飞应被踢出。请看得分:关羽422分、张飞280分、赵云409分、马超337分、黄忠366分,而张辽的综合得分为399,应排第三;而张飞得分最低,应被淘汰。如果单从统率、智力、政治、魅力来说,还是张飞淘汰;如从武力来说的话,张辽进不了五虎上将。当然了,这是游戏中的数据。历史情况是什么呢?

(关羽剧照)

历史上的蜀国是没有五虎上将一说的,更谈不上排名了。五虎上将一说是根据陈寿的《三国志》中将五人同放在一卷而演化而来,其排名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后来清人毛宗岗父子改编三国演义后,排名变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目前的《三国演义》版本就是改编后的。

(张飞剧照)

三国猛将排名有一个顺口溜,就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张八张九姜维。《三国志》中的“五子良将”,张辽能位居第一,凭的是其过人的胆识、超群的智勇以及纯熟的战略,还有他对曹操战略的领悟能力。

张辽胆略的体现,是在攻打东海昌豨时,久攻不下,张辽只身上三公山,对昌豨进行劝降,最终兵不血刃的解决战斗。事后曹操说张辽:“这不是大将的做法!”虽是批评,但也对其过人的胆识表示钦佩。

(马超剧照)

张辽谋略的体现,是在合肥守城之战中,张辽准确的解读了曹操留下的锦囊妙计,内容为:“如果孙权到来,张辽和李典出战,乐进守城”。张辽的解读是,不等敌军站稳就主动进击,挫其锐气,动其军心,城才可守。事实证明张辽部署是正确的。

(黄忠剧照)

蜀国五虎上将中,关羽、张飞二人为刘备的结义兄弟,不参与此次排比。马超是西凉的一方诸侯,西凉被攻破后归属刘备,之前的地位是很高的。马超最著名的战例就是潼关之战,杀的操割须弃袍,狼狈逃跑。马超不论是军事才能,还是地位功劳,都将牢牢占据第三的位置。

(赵云剧照)

黄忠是一员老将,虽然年纪大了,但武艺出众,可与关羽媲美。其高超的箭法,有百步穿杨之称。军事指挥才能方面,黄忠曾战败张郃,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帮刘备取汉中。可以说是居功至伟,理所当然排第四。

赵云武艺在五虎将中自然是上等,但赵云在军事方面的成就,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唯一是在长坂坡,勇救救幼主阿斗,七进七出,连杀曹操53员大将。此后再无战功,那么五虎将中赵云自然就排在末尾了,根据现在的末尾淘汰制,张文远进,赵云出。不知大家心中的五虎上将又是什么样的?

(张辽剧照)


野史也是史


蜀汉五虎上将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人被封为五虎上将的原因是从每个人的武力值考虑的,但如果张辽加入的话,能踢出五虎上将中那哪一个,要综合考虑分析。

此五人中关羽出名最早,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就以温酒斩华雄名声远扬,后来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能与当世第一名将过招厮杀,更是声明大振,其后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擒于禁,杀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四方,关羽能牢牢占据五虎上将之首,如果张辽加入必不能踢出关羽。

张飞虽是关羽义弟,其武力值应不在关羽之下,但张飞名号却略低于关羽,纵观张飞战绩,虎牢关敢出马单挑吕布已是勇气可嘉,但毕竟不是吕布对手,当阳桥本来可以和曹军拼个你死我活让世人认识下张飞的武力,但由于其一声震天吼竟吓退曹操大军,其武力没来得及表现,再其后就是和严颜大战,夜战马超等,也是威名大振,即便张辽加入也不可能踢出张飞。

马超绝对是三国里兼有吕布之勇的名将,其成名之战就是在潼关杀得曹操丢盔弃甲,割须弃袍,险些丧命,其后就是与张飞大战,不分胜负,其后马超投了刘备,基本上再无大战。但由于马超对刘备有拥戴之功,投降后又镇守西北关隘,年轻有为,因此张辽加入也不可能踢出马超。

赵云虽没有和刘关张结义,但刘备称呼赵云也总是子龙或四弟,言辞恳切可见一般。赵云对刘备忠心耿耿,其心日月可鉴,尤其赵云在长坂坡保护刘备家小,七进七出,杀死曹军五六十员大将,一战成名,更主要的是救了阿斗,刘备心存感激,其后救诸葛、保刘备、入西川、伐曹魏几无败绩,即使张辽加入也必踢不出赵云。

再看老将黄忠,虽然年迈,但其勇可嘉,曾与关羽大战,几近平手,如果黄忠年轻,能击败关羽为未可知,黄忠成名战就是在定军山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其后随刘备伐吴而战死。如果张辽加入最有可能踢出的就是这个老将黄忠。

而张辽无论从战绩、武力值、还是人品方面综合考虑绝对高于五虎上将中的任何一位,张辽八百破十万,大破孙权军,威震逍遥津,堪称能独挡一面的统帅之才,而关羽镇守荆州而失败,因此,如果张辽加入的话,五虎上将综合素质排名应为:张辽、关羽、张飞、赵云、马超。





小卓聊三国


这要分成演义和正史来看了,《三国演义》比较侧重武艺,五虎上将哪一个不是武力超群的。如果从正史的角度,就要考察他们的功绩和综合能力。因此,先从演义的角度来说,张辽加入蜀汉只怕撼动不了五虎上将,原因就是张辽在演义中属于一流高手,但是还不算超一流高手。



再来看五虎上将,都是超一流的存在。关张几乎不用说了,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张飞是唯一一个打得吕布发怵的武将。赵云初登场,就和文丑打成平手,长坂坡七进七出,无人能当。马超是西凉猛将,九合败于禁,二十合败张郃,数合刺李通于马下,只有许褚能都斗到百合以上。黄忠年超六十,依然能一百合平关羽,可见年轻时恐怖成啥样,还能一箭射中关羽头盔,关羽和他作战还要用力用计。

反观张辽,虽然也是作为勇将在曹营中被提及,不过被文丑一箭射落,幸亏徐晃截住文丑厮杀《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张辽和张郃单挑,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斗得曹操暗暗称奇,许褚按捺不住,上去帮忙,被高览接住《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张辽比较高光的时候,是和太史慈大战六七十合,不分胜负《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所以,演义里张辽的武力要比五虎上将差一点,当然差距不大。



如果从历史上来说,是没有五虎上将的,而且张辽是“五子良将”中唯一一个提到“武力过人”的,可见历史上的张辽的武艺是名列前茅。再加上综合能力,将领谋略,张辽在五虎上将中至少仅次关羽,马超。但是,假如要从历史的角度,非要把张辽放进“关张马黄赵”中,踢出谁,其实都不合适。因为,除了综合能力,功绩也十分重要。

陈寿把“关张马黄赵”合为一传,是其有道理的,再说陈寿本就在蜀汉待过,熟悉情况。关,张最早跟随刘备,又是“万人敌”,自不用说。马超在刘备入蜀时,有拥戴之功。黄忠自荆州跟随刘备,一直是攻城陷地,发挥出色。至于赵云,大飞熊已经多篇分析过蜀汉官职体系和赵云的功绩,这里不啰嗦了。总之,除非陈寿是最早的“云吹”,否则没有理由贬低或者踢出赵云。



那么如果张辽加入怎么办呢?以张辽的能力在蜀汉,绝对会是功绩显著的,不进五虎没有道理。所以,最合理就是把五虎中一人拔高,而不是踢出谁,犹如《水浒传》卢俊义和梁山五虎的关系。拔高谁呢?有两个人选,一个是掌握着荆州根据地的关羽,历史上他也是蜀汉第一将,唯一的“假节钺”。还有一个是马超,他原本是一方诸侯,入蜀之后,功劳不多,又患得患失。所以,拔高马超,使其成为一个象征,历史上,刘备进位汉中王,马超就是领衔之人。因此,马超也合适。


大飞熊骑士


要讨论这个,我们就一个一个来。

首先来说一说关羽,关羽大家都很了解,几乎是五虎中最不可能受到替换的存在了。 千载之下,武圣盛名依旧,可见地位之高,绝不可动摇,更何况,他与先主一起结过义,这份情谊摆在这里,绝不可能少这个五虎上将,而且我们看他这份忠义,对比来看换过n个先主的张文远先生,大概率先主不可能忽视而让一个中途加入的降将代替跟着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好兄弟吧,况且,武圣当年都督大军远在荆之时,地位之高权力之大,绝无仅有,先主对他也是绝对信任,退一万步说,武圣本人还看不上这个名头呢:不就曾经赤裸裸的表示了一番吗——我为和你这种糟老头待在一起感到羞耻。



至于张飞,张飞也和先主一起结义过,这份情谊摆在这里,绝不可能少他这个五虎上将,而且我们从后来先主在关羽死后对他的封赏也可以看得到先主对大丈夫张飞有多器重——车骑将军,这种地位多么高啊,有汉一代,这就基本上是天下第三的武官了,后汉后期权臣标配,中途加入的降将张辽可以取代车骑将军吗?况且,张飞的女儿还和先主的儿子结成了夫妻,又有这么一层联姻关系在,想要替换张飞的地位,当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可能性。


我们前文说了,关羽曾经说我为和你这种糟老头待在一起感到羞耻,那那个老头岂不是可以被替代?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那个老卒是黄忠,黄忠是什么人啊,按理说他也算降将,但是,人家立下了大功啊——尤其是对于大半辈子都没有资本的先主来说。 什么样的大功会让他变得不可替代呢,对于大半辈子都没有资本的先主来说,什么事让他有了资本啊,当然是夺益州下汉中,很巧,这两件事都有先主老头的身影:曾经在先主夺取益州的时候相助,更曾经在那一日定军山混战之时,一刀剁了曹魏大将夏侯渊,为先主夺取汉中,为先主的基业奠定基础,如此之功劳,尤其是对于大半辈子没有地盘的先主,难道还不能有个五虎上将的名号吗?



五虎还有谁呢?还有马超和赵云,我们先说马超,马超他来投奔先主,先主把他捧得高高的——位高:由于关羽死的早,所以第一位的大将军空下来了,不然肯定是关羽的,车骑将军排第三,给谁了,给好兄弟张飞了啊,但是第二位这个骠骑将军,却给了半路跑过来的马超,比张飞居然还高一级,很多人因此感到不可思议,也因此认为马超很得先主信任,也属于那种无人可以替换的,但实际上大错特错,为什么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 这有一段史料,说的是马超曾经去投奔张鲁,张鲁打算与他联姻重用他,马上就有人跑过来劝他不要这么做,马超这家伙连自己的老头子都不爱,还会爱你这么一个外人,张鲁觉得很有道理,同理,先主对马超的心态也是类似的,虽然把马超捧得高高的,但真的会信任马超吗,恐怕不会,因此张辽是可以替代马超的。

而且从个人角度再出发,像马超这样武力值超高的猪突之将,善于统率骑兵的西凉锦马超完全可以被同样善于统率骑兵冲击敌军的张辽取代。

还有就是赵云,赵云作为早期跟着先主的一员猛将,特别擅长收拢部队和募集部队,当年先主被杀的落花流水的时候,手上一兵一卒都没,都是赵云跑出去给他很快拉起队伍,而且活得久,几乎经历了蜀汉的一切大事,是资格老的大元勋,凭什么要被一个半路上跑过来的降将把位子挤掉,这不科学啊! 所以,五虎当中,个人认为如果要换一个,最有可能被张辽代替的应该是马超。


夏目历史君


如果张辽加入蜀汉,三国直接可以大结局!

让张辽辅佐关羽镇守荆州,万无一失,能把孙权打到精神崩溃。能把曹操打到迁都邺城。大汉中兴,指日可待。

如果张辽加入蜀汉,五虎上将又添帮手。我想,不用把关张赵马黄哪一位挤出去。

直接叫“六合上将”好了。取并吞八荒、一扫六合之意。

如果非要顶替一个,那只好让赵云受点委屈了。

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

关羽、张飞效力最早,功劳最大,与刘备关系最好,这两位肯定要保留。

马超世代为将,投靠刘备之前也是一方诸侯。夺取益州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笼络人才,五虎上将也该有他一位。



黄忠虽然投靠刘备很晚,资历不够,但是汉中之战居功至伟。论功行赏,五虎上将该有他一位。

这五个人中,相对来说,赵云战功最少。只好委屈他不当这个五虎上将了。

其实当不当都无所谓,常胜将军赵子龙举世无双。


上将嗳福斯


如果我是刘备,张辽加入蜀汉阵营,我不一定要让他加入五虎将。其实对于现有的五虎将阵营已经很满意。但是如果就像题主说的那样非得去掉一个原来的五虎将之一,那么我只能把马超踢出队伍。五个手指不一样长,手心手背都是肉,没办法。

为什么我要开除马超呢?

我们知道三国武将排名,前六基本没悬念,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排名不一定准确,但是马超的实力也绝对不是盖的,毕竟人称小吕布。五虎将五人其实我认为实力基本都半斤八两,所以排除马超绝非他的武力问题。

我们知道刘备素以“仁义”闻名天下。(至少演义上是)首先,关羽张飞,自从桃园结义就一起打拼,到现在的蜀汉政权三分天下,兄弟感情实属不易,所以首先关张不可能替换掉。

赵云兄弟呢,半路投靠,那时候刘备也是穷的叮当响,没有自己的地盘,可以说是在自己一穷二白的时候投奔而来,可以说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而且长坂坡护住了唯一的血脉,还是绝对可靠的贴身保镖。此等人才也不可能替换掉。

最有争议的是黄忠了,年岁已高,就像赵国名将廉颇,虽然勇冠三军,但是谁能保证不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但是,老黄忠,忠心耿耿,射技可以说天下无双。智取天荡山,而且没有什么负面绯闻,老人要照顾,不能替换掉老黄。

就剩一个马超了,首先,马超,原先作为一方霸主,桀骜不驯。虽然被诸葛用计归降,但是谁能知道他心里是真服气还是假服气?马超的归降,其实是属无奈,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只能借助刘备的力量对抗曹操。而其他四人,则可以说是为了一个和平天下而归顺,革命理念不一样,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其次,马超,在演义里,乃至正史里,四十多岁郁郁寡终,基本没听说过什么武功的建树。一个人虽然有才,但是不能完全为我所用,杀又不能杀,不换掉马超换掉谁?

好了yy了这么多,真是手累。码字不易,文笔不好,多多指教!





人文观园


在真实的历史中,并没有五虎上将这个称号。因为陈寿在《三国志》里面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放在同一个列传里面。经过后人艺术的加工,才有了五虎将。

五虎将的地位排名:关羽肯定是当仁不让的老大,马超和张飞并列(马超的官大一点,但是张飞是司隶校尉,还多一个车骑将军),然后是黄忠(比刘备早死三年,虽然爵位最小,但是含金量高),最后是赵云。

赵云的真实地位和魏延差不多,因为两个人都是在刘备死后一个月后封侯。

赵云能和前面四个人在一起,说实话,功绩真的差的非常远。主要还是其个人的劝谏,他在蜀国内部就是个小透明。

很多人要说张辽没谋略,没武功,下面反驳: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合肥之战,张辽率800将士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打到了孙权的主帅旗下,令孙权闻风丧胆,吴军披靡溃败。这个武力就问一下谁能比得了。后来用七千人击溃了孙权十万人,差点活捉了孙权。

终其一生,张辽都是东吴噩梦,把孙权吃的死死的,张辽止啼的典故也是来源于此。黄初三年(喜欢古文的同学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就是洛神赋的开头),抱病击破了吕犯。

张辽在曹操阵营里立下的功劳要是放到刘备阵营里,肯定是在张飞马超前面的。位居第二,因为关羽襄樊大战打的太好了,第一无可争议。

喜欢就关注呗: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侃砍历史


所谓五虎上将。

关张赵马黄。

这里面,要踢人的话,赵云排第一。

张飞排第二。

黄忠排第三。

关羽排第四。

马超排第五。

如果你要把诸葛亮也拉进来,那马超排第六。

马超是蜀汉地位最高,官职最高(权力不大)的人。

在劝刘备称帝的劝进表上,马超排第一。

其他人只能靠边站。

马超毕竟是一方诸侯,跟曹操死磕的时候,刘备还不显山露水。

张辽能不能晋级五虎上将,得看他能不能比得过赵云。

于私,赵云对刘备功劳大过天。

于公,赵云兢兢业业,还过得去,但没有什么盖世奇功。这就是赵云不如黄忠的地方。关羽的功劳都不如黄忠,杀颜良文丑虽然名震天下,但那是为曹操杀的。

张辽如果加入蜀汉,在逍遥津战役之前,他会在赵云之下,逍遥津战役之后,他会在赵云之上。

不是因为张辽功劳大,而是因为两点,第一,把张辽立为榜样,号召曹营诸将来投,政治意义重大,第二,赵云是刘备的私人部曲,面子上吃点亏在所难免,只有让他吃亏才不会有怨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