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大概是我聽過最悲傷的笑話”

“感同身受,大概是我聽過最悲傷的笑話”

01

八歲那年,我人生第一次想到了死。

說起來很可笑:僅僅是因為放學後去同學家做客,出來又發現自己不幸迷了路。

從小我媽怕我放學出去學壞,規定我每天下課十分鐘內到家,不然就有得一頓好打。眼看著天黑了,這次回家估計是升級版的體罰。

彼時暮色四合。街燈鱗次櫛比的亮著,小小的我揹著書包,腳步沉重得像灌了鉛,機械的走在好像永遠沒有盡頭的大橋上。

因為淚水盈眶的關係,迎面來的每一個路人都面目模糊。我努力用袖口擦乾眼淚,雙眼像雷達一樣在人群中掃射,企圖在中間發現一張熟悉的面孔求助,結果都一無所獲。

肚子唱起了空城計,雙腿也精疲力盡。我把書包扔地上,滿心的恐懼和絕望。緊緊扒著和我身高差不多的橋欄杆往下望,想著要不要從這裡跳下去?

黑暗像一口鍋似的扣下來。橋下一片片的棚戶區裡閃著點點燈光,遠處不知哪裡飄來飯菜香。我雖然飢腸轆轆卻一點也不覺得餓,滿腦子都在設想十幾種翻過欄杆的姿勢:是張開雙臂飛翔前撲還是縱身一躍,或者踏出一步單純的自由落體?

踟躕了很久,最終怕疼的恐懼還是讓我放棄了。我提起地上的書包,拍拍灰,繼續往前走。

幸運的是,走了沒多久,我發現一個熟悉的拐角——才知道自己已經不知不覺走到了外公外婆家。

那瞬間的我感覺自己得救了:我可以不回家了,也可以不捱打了。

那天,我再三叮囑外公外婆不要通知我爸媽,我今晚就不走了,留在這裡睡。但是當我吃完飯洗完腳準備上床,才發現自己還是被出賣了:

一陣猛烈的敲門聲之後,找了我一晚上的爸媽衝了進來。

我現在都還記得自己死命的抱著外公的腳,嚎啕大哭說我死也不回家的場景;也記得外公外婆再三跟我保證,說爸媽答應了回去以後不打我,我才一步三回頭的離開。

諷刺的是什麼呢。剛走出門,我就被打了……

過了很多年以後,那天的場景還是像刀刻一樣留在我心裡。每一個細節都在記憶裡纖毫畢現,彷彿拓成了琥珀。包括一塌糊塗的眼淚,跌跌撞撞的走姿,橋下星星點點的燈火,還有在外婆家絕處逢生的心情。

不知道當時只有八歲的我,是怎麼才會覺得迷路比死更可怕的?也許是源自母親的無數次恐嚇吧,放學超過十分鐘到家我就打死你。

我知道她一向是說到做到,特別是在動手這件事上。一想到可能面臨的皮肉之苦,我就渾身抖如篩糠。

反正回去也是捱打,比死還難受。

那還不如干脆去死好得多。

“感同身受,大概是我聽過最悲傷的笑話”

02

十歲那年,我扮了一回小美人魚。

小孩子腳長得快。那兩年我老覺得穿鞋太擠,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赤腳在家跑來跑去。

有一天週末,我媽出去買菜了,我又在家瘋跑。結果一個不小心,把書房的玻璃門撞了個稀碎。

碎玻璃嘩啦啦的掉了一地……我整個人都嚇懵了。因為剎車不及,很多都踩進了我腳掌的肉裡。

當時我第一反應不是趕緊打電話告訴我媽,送我去醫院。

而是:完了,又要捱打了。

幸虧爸媽沒在家。

我當時還算鎮定,馬上拿來掃帚,把滿地玻璃都收拾乾淨,扔垃圾桶裡;甚至因為怕自己流的血弄髒地板,所以小心翼翼的穿上了鞋。

那天我徹底明白了安徒生童話裡小美人魚的感受,什麼叫“在刀尖上行走”:每一步都鑽心蝕骨。

我面不改色,用墊著腳的彆扭姿勢,糊弄過去了一整個白天。

直到晚上,她非要給我洗腳,我死都不肯脫鞋。

幾度撕扯,才東窗事發——

我的鞋子裡滿滿的都是碎掉的玻璃渣,歪七扭八的嵌在腳心。鞋墊上腳掌上,都是凝固後的血跡。

於是長大後,我媽偶爾拿來當笑話講。

“她啊,小時候是沒有痛感的。傻楞的很,腳被扎壞了都不哭的。”

其實怎麼會不疼呢?只是怕被打罷了。

畢竟平時洗碗的時候不小心打破了一個,都是會被重重的巴掌甩到我眼冒金星的。

“感同身受,大概是我聽過最悲傷的笑話”

03

並不是莫名其妙想到這兩件事。

前段時間那個17歲少年跳橋新聞出來時,我原本是打算寫點什麼的。

但手放在鍵盤上很久很久,卻突然哽咽得不知道怎麼打字了。

8歲時的我,和17歲時他的唯一區別,可能就是在於他真的讓一瞬間的想法成了現實,而當時的我卻拿不出勇氣吧。

很多時候,人為什麼會想到死?因為現實對他們來說太殘忍了。那是他們唯一可以逃避苦難的方式,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子。

成年人難以承受的現實痛苦有很多種。投資失敗,中年失業。親人去世,愛人離開。幸運的是,這些都可以解決,隨著時間都能過去。

而孩子的痛苦呢?大概就是世界之大,卻沒有一個可以取暖的地方吧——只能無能為力的蜷縮在角落裡,遍體鱗傷都沒辦法躲避。對於一個還虛弱到無法獨立的靈魂來說,他們的人生太單薄了,唯一可以信任的只有父母。

但是這些大人們做了什麼呢。輕視他們的感受,踐踏他們的皮囊。把他們捏成自己想要的形狀,然後澆灌進模子裡。指著他們的絕望哈哈大笑:這個孩子真傻。

難道放學回家迷路了這件事,會比跳橋還可怕嗎?在當時的我看來是的,因為會捱打。

難道告訴爸媽玻璃碎了這件事,會比扎一腳玻璃還可怕嗎?在當時的我看來是的,因為會捱打。

於是成年人每一個看來匪夷所思的理由,在孩子的認知裡都能成為世界末日:

因為最應該成為他們依靠對象的人,反而給了他們最多的焦慮和恐懼;所以解決很多事情的鑰匙不是回家就好,而是一死了之。

“感同身受,大概是我聽過最悲傷的笑話”

沒有人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有什麼問題。

孩子不聽話能怎麼辦?打,最簡單粗暴啊。

所以很多人就這樣,外表看起來安然無恙的長大了。

他們藏匿在人群中。有些人在快餐店裡啃著漢堡,有些人在格子間裡打字。有些人若無其事的談著戀愛,有些人怒火沖天的教孩子寫作業。這時候手機突然彈出跳橋男孩的推送,他們點開看見動圖,楞了下神。

在那個瞬間,成千上萬的孩子從他們記憶深處抬起頭來,大聲慟哭。

長大就意味著自由。不幸福的婚姻可以離,不快樂的工作可以辭,沒有哪個成年人會被逼到絕路。

孩子犯了錯只能回家,因為他們唯一的退路只有父母。家應該是他們的後盾和底氣,最後卻成了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家長只會覺得:為什麼我家孩子這麼脆弱?為什麼我家孩子這麼不懂事?為什麼我家孩子總是撒謊?還動不動就說要自殺?

他們從來沒想過:從來沒有哪個成年人,會因為回家晚了十分鐘就被不分青紅皂白一通暴打,作業丟了就當著眾目睽睽跪在小區樓下。

感同身受這個詞,大概是我聽過最悲傷的笑話了。

“感同身受,大概是我聽過最悲傷的笑話”

ps.當你跟別人普及家暴的時候,總有人跟你說:等你當了父母就知道了。

好像全天下的父母都會打孩子。

是這樣嗎?如今我也當了媽媽。可我,也是從孩子過來的啊。

大人們的傲慢,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他們試圖用粗暴打罵彌補自己教育上的無能,宣洩生活的不順,為孩子們從小埋下了缺愛、自卑和討好性人格的種子。

打罵孩子是最方便的一條路,但是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暴力鎮壓造成的後果是孩子畏懼又崇拜強權。不是性格懦弱,就是性格跋扈。

博主@遊識猷 說:認為可以靠揍孩子讓孩子變好的大人,可以思考下這個問題:如果你的直接領導隨時可能吼你罵你侮辱你甚至揍你,會不會讓你變成業績第一名?

用錯誤的方式去糾錯,他們真的會知錯嗎?

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不要再選這條路了。

如果你真的愛ta的話。


作者簡介: 搖鈴鐺,長沙射手女,資深情感作家。微博:搖鈴鐺eno。公眾號:搖鈴鐺。著有暢銷書《姑娘,你活的太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