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話中,法海並不是惡僧,鎮壓白蛇是許宣所為

在各種文藝作品中,法海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個惡僧。他因為嫉妒之心,拆散了白素貞與許仙的美好姻緣,以除妖之名狠心的把白蛇鎮壓在雷峰塔下,使得一對有情人最終沒有能在一起。因此,法海被千夫所指,成了著名的“反派”人物。但是在最初的神話故事中,他卻不是這樣的。

白蛇傳的傳說最早起源於宋朝,而最終成型則是在明朝。明朝有部小說叫《三言二拍》,裡面有一個故事,就是現代白蛇傳的雛形。這應該是最早用文字記載的白蛇傳故事。在這個故事中,許仙叫許宣,法海也不是個惡僧,而且救了許宣性命,最關鍵的是,真正鎮壓蛇妖的人是許宣,並不是法海。這究竟怎麼回事呢?

在神話中,法海並不是惡僧,鎮壓白蛇是許宣所為

許宣自小父母雙亡,長大後也沒什麼本事,高不成低不就,只能在他姐夫家的藥鋪中打雜。不過許宣雖然沒有一技之長,但他長得卻非常帥氣,用現在話形容,那就是“小鮮肉”。許宣這個小鮮肉平常做些送貨收款的工作,在他一次送貨的時候,他的美貌深深的吸引了一個妖怪。這妖怪是條得道的白蟒,只見了許宣一次,就亂了修道之心,一心只想與許宣歡好。結果也跟我們熟知的情節一樣,白蟒幻化成白娘子,成功的吸引了許宣。

但是妖怪總歸不是人類,它們沒有人的道德觀,也不受人間法律約束。白娘子與許宣在一起之後,生活還是要過的,僅憑許宣打雜的那點工資,滿足不了白娘子對物質的追求。所以白娘子“以身試法”,從官府偷了很多官銀出來補貼生活,對許宣則說是孃家的錢財。許宣不是傻子,這個說辭他能信?但是許宣沒有什麼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他認為這錢就算來路不明,也跟他無關,他又沒有違法不是?

在神話中,法海並不是惡僧,鎮壓白蛇是許宣所為

官府本是捉賊捕盜的地方,這部門發生了失竊之事還得了?丟錢事小,丟面子卻是不能忍受的。於是官老爺公堂之上勃然大怒,定下期限要衙役破案。上面一給壓力,衙役們自然不敢怠慢,幾天的功夫就找到了許宣這裡。結果許宣人贓並獲,被抓捕歸案。許宣是個薄性之人,到了公堂二話不說就把他媳婦給招了出來。但是他媳婦不是凡人,衙役們去哪找她去?最後只能把罪名按在許宣頭上。結果許宣落下個發配牢營做苦差的下場。

媳婦偷錢讓丈夫坐牢,丈夫不念夫妻之情出賣媳婦。按說這家就算散了,都到這份上了兩人還怎麼能在一起?但是許宣與他媳婦卻很另類,在盜竊案結束之後,兩人又膩在了一起……而且頗有小別勝新婚的感覺。書中沒有說兩人為什麼又能在一起的原因,我個人分析還是兩人都貪圖對方的美色,但是色字頭上一把刀,畢竟人妖殊途,在神話中,凡是人與妖、鬼結合後,身體狀況會越來越差,最後都是喪命的結局。許宣也不例外,與蛇妖廝守的太久,身體明顯出現了狀況。

在神話中,法海並不是惡僧,鎮壓白蛇是許宣所為

生病就要問醫吃藥,許宣也是藥鋪夥計出身,自然也懂得這個道理。但是這種病,藥是治不好的,久治不醫的許宣想到了求籤問卦這個辦法。也是許宣命不該絕,他在廟中燒香的時候碰到了一個老道,這道人一眼看出許宣是邪祟纏身。這老道告誡許宣說你要趕快離開你媳婦,你媳婦是個妖怪。但是許宣不信,於是這道人就給了許宣一個符篆,讓許宣燒了暗中給他媳婦服下,隨後真相自知。許宣本來不信,但是這時候卻被老道的一番話給說含糊了,準備回去試試。

結果這一試之下,白娘子陡然顯出原形,嚇得許宣屁滾尿流。許宣知道了真相,卻也不敢造次,他怕這蛇妖一不高興把自己吃了,所以就跑去找老道討個辦法。老道也是個敞亮人,說話也不藏著,他直接告訴許宣說他也沒辦法,白娘子法力太高,他不是對手,只有一個叫法海的才能幫你。

在神話中,法海並不是惡僧,鎮壓白蛇是許宣所為

於是許宣星夜趕往金山寺去見法海。法海是個仁慈的和尚,眼見著許宣有性命之憂哪有不搭救之理,馬上吩咐黃巾力士拿著自己的缽盂去擒拿白娘子。白娘子雖然也有道行,但是怎麼能逃過法海的法寶?不大一會,黃巾力士就用缽盂拿了白娘子回來覆命。法海念蛇妖並無大的過錯,不忍傷她性命,就把她鎮壓在一座名曰“雷鋒”的小塔之下,並許她塔倒之日,便是她脫身之時。同時也告誡許宣,要修身持德,不要總沉迷於色相。許宣經過此事,也看破紅塵,在金山寺出家做了和尚。

本來故事到此就該結束了,但是書中的許宣隨後做了一件讓人目瞪口呆的事。許宣生怕鎮壓蛇妖的雷峰塔太小,鎮不住她,於是用二十年世間化緣建塔,最後一座小塔生生的變成了一座七層的寶塔。這下可好,本來法海本著仁義之念,盼白蛇能有出塔之日,結果許宣天天的給塔加固,最後竟然建出了一個旅遊景點來。

在神話中,法海並不是惡僧,鎮壓白蛇是許宣所為

所以說,在最初的神話故事中,蓋塔鎮妖這事是許仙乾的,而法海並不是個惡人。不過世人可能對這種跨種族的愛情比較同情,所以在這個故事流傳的過程中,許仙與蛇妖成了真愛,並且把一口黑鍋扣在了法海的頭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