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公安部經偵局局長感到有“三個沉甸甸”


是什麼?讓公安部經偵局局長感到有“三個沉甸甸”


“廣大群眾財產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多年的積蓄掉入陷阱,看到他們欲哭無淚,我們的心也在流血。”

“最大限度地為受損群眾挽回經濟損失。全國公安經偵民警有很多感人故事,有的民警因為連續加班加點犧牲在工作崗位,有的不分晝夜輾轉八個國家緝捕在逃人員。”

5月10日,在第十個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即將到來之際,公安部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公安機關打擊和防範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工作情況。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局長高峰在發佈會上深情講述,回應自己工作壓力下心中的“三個沉甸甸”。

是什麼?讓公安部經偵局局長感到有“三個沉甸甸”

滿博 攝


“從事公安經偵工作有30多年,面對非法集資案件的高發頻發,感受到從來沒有的巨大壓力。”高峰表示,自己有“三個沉甸甸”。首先是“心裡沉甸甸”,看到廣大群眾的財產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很多甚至是多年的積蓄掉入陷阱,看到他們欲哭無淚,我們的心裡也在流血。二是“肩膀沉甸甸”,公安機關擔負著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的重任,面對非法集資高發態勢,如何在嚴峻犯罪形勢下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對我和同事們是非常嚴峻的挑戰。三是“頭腦沉甸甸”,非法集資為什麼會如此嚴重,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十分複雜。打擊只能是治標,要想治本還需要更好的制度設計和多部門齊抓共管。

高峰在發佈會上通報,受國內外複雜經濟形勢的綜合影響,當前我國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總體上仍較為嚴峻,發案總量持續高位運行,特別是社會領域經濟犯罪與專業領域經濟犯罪相互疊加,傳統經濟犯罪與網絡經濟犯罪交織共生,破壞力倍增,嚴重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和國家經濟安全,給廣大群眾造成特別巨大的經濟損失。2018年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公安機關共立非法集資、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近1.9萬起,涉案金額4100億元,涉案金額超過百億元、涉及投資者超過百萬人的“雙百案件”屢有發生。

高峰介紹,面對當前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的嚴峻形勢,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依法開展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專項行動,持續加大打擊力度,切實強化追贓挽損,努力提升執法效能,堅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和經濟金融秩序,取得了重大戰果和突出成效。

“為了更好地履職盡責,必須創新打擊方式。”高峰介紹,全國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已經開展並將繼續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把握查處非法集資犯罪案件的最佳戰機。

非法集資有相當的隱蔽性和複雜性,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一些不法分子把“信息中介”變成“信用中介”,設立資金池,表面“合規”,實際違規違法。這類案件性質認定、證據收集難度十分大。公安機關準確認定這類案件,需要以事實為基礎、以法律為準繩,需要有辦案週期來收集固定關鍵證據。我們將不斷提高把握最佳打擊時機的能力水平。

二是強力推行“陽光辦案”。

公安機關會全力緝捕犯罪嫌疑人、追繳涉案資產,最大限度為受損群眾挽回經濟損失。對有關追逃追贓進展,公安機關將及時發佈公告,回應群眾關切,也希望群眾依法表達訴求。同時,公安機關依託大數據手段,密切關注網絡借貸、私募基金等領域犯罪風險,初步摸清有關行業生態,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三是進一步推動加強前端監管。

不僅投資人要提高防範意識,我們也積極推動有關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監管。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一同防範非法集資犯罪。

新警事兒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5月15日是第十個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宣傳日的主題是“與民同心 為您守護”,宣傳重點是打擊和防範非法集資、傳銷等常見多發的涉眾型經濟犯罪。為提升宣傳效果,公安部專門策劃製作了特別節目《非法集資“會診室”》,採用“主持人+觀眾”的互動形式,圍繞群眾關切和疑問,通過情景短片、專家點評和案例剖析,生動揭露P2P網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的常見犯罪手法,詳細介紹防騙知識和自救技巧,充分展示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犯罪的堅定立場和顯著成效。該節目將於5月15日10時通過互聯網新媒體集中推送。5月15日當天,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將同步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現場宣傳活動,以現場諮詢、實物展覽、展板海報、藝術表演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剖析典型案例、講解犯罪手法、展示打擊戰果,幫助廣大群眾更加直觀地識別犯罪手法,防範不法侵害。

新警事兒瞭解到,全國公安經偵部門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公安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做好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工作,依法保護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堅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障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同時,公安機關也希望廣大群眾進一步提高法律意識和防範意識,摒棄僥倖心理,謹慎理性投資,多看、多問、多查、多思,切實遠離非法集資、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發現有關涉嫌經濟犯罪線索的,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是什麼?讓公安部經偵局局長感到有“三個沉甸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