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複試的基本流程是什麼樣的?附上面試技巧

考研複試的基本流程是什麼樣的?附上面試技巧

考研複試基本流程

01、考研分數線什麼時候出?

考研初試在2月份中可進行查詢,國家分數線在每年的三月中上旬就公佈了,最晚也不會超過三月底,34所院校複試分數線公佈時間會比國家線提前一些,一般在3月初就陸續公佈。

02、是否過線就能參加複試?

達到國家分數線後,各大高校會根據招生比例,安排複試,大部分會採取差額複試,比例在1:1.2至1:1.5之間,甚至更高,具體差額比例考生需要在學校官網上公佈的研究生複試招生簡章中進行查詢。

所謂差額複試,舉個例子:一個專業需要招收10名研究生,差額比例如果是1:1.2,那麼將會有12個考生進入複試。所以如果一位考生過了國家線或者院校線,但排名沒有進入前12名,還是沒有參加複試的資格。因此不是過線就能參加複試,考生還需要結合複試比例、排名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不要一味只關注是否過線。

03、考研複試流程是怎樣?

考研複試的基本流程是什麼樣的?附上面試技巧

大部分院校的複試流程會包括筆試和麵試兩方面,當然也有部分院校只進行面試考試,具體情況要根據不同院校的考察要求確定,總體來說複試從出分開始,可以參考以下流程:

複試時的流程:報到→體檢→專業筆試、聽力考試→綜合面試、專業面試、英語口試→加試

04、考研複試通知時間及通知形式?

除去34所院校外,其他院校的通知都是在國家分數線出來之後在研究生招生網上發佈複試通知,34所院校的通知請隨時關注你所報考的院校,一般是在二月初就要開始關注,因為這個時候部分院校已經陸續出專業課成績了。具體通知形式,各個院校一般在本校的研究生招生網上發佈,也有個別院校電話通知。

05、考研複試面試的形式?

一般院校的複試都會採取結構化面試或是小組面試的形式:

結構化面試

:是傳統的面試形式,大多數高校都採用此類型的複試面試,面試形式是多對一的,大部分是3對1、5對1和7對1,可能還有記錄員。導師手裡有一個給學生評分的表格,還有可能會提前準備好複試題目讓考生抽籤回答,導師根據考生的回答,可能還會追問各種問題,目的就是從不同角度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組討論面試:也叫無領導面試,此種面試是將多名考生臨時組成一個團隊,分析並解決既定的問題,目的是為了考察考生的組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面試形式通常會用在職業面試,但是近兩年越來越多的被用在院校專業的複試面試上,這也是未來研究生複試面試的一種趨勢。

06、考研複試面試中具體考察考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複試面試其實主要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專業素質能力、思維能力及個人心態等方面。具體來說:

(1)綜合素質能力

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本學科以外的社會實踐或實際工作表現等方面的情況;責任心;事業心;紀律感;人文素養;舉止表達禮儀等;

(2)專業素質能力

大學階段的成績、外語聽說能力、科研學術情況、專業實踐情況、專業課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

(3)思維能力

答題的整體邏輯思維能力、是否能舉一反三、是否有發散思維;

(4)個人心態:

積極陽光;中立不偏激;抗壓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

07、考研複試需要準備什麼材料?

首先要帶齊報考院校規定的資料:

(1)身份證明:初試准考證、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應屆生帶學生證)原件或複印件;

(2)政治審核表:檔案單位一般應與報名時填報的工作或學習單位一致且須加蓋公章,該表需要在院校網站下載;

(3)大學期間成績單原件或檔案中成績單複印件,需加蓋檔案單位公章,在複試時單獨交至各學院;

(4)部分院校需要交納複試費及帶一寸彩色免冠照片;

(5)加分證書:四、六級等相關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註冊會計師證書等;

(6)撰寫材料包括面試簡歷(5份左右)、自我介紹及給導師的信件等。

面試十大技巧

1.考生應該在複試面試考場中如何介紹自己?

自我介紹要進行一定的事前準備,你的經歷比你的名字更重要。重點介紹你做過什麼研究、論文題目是什麼等學術方面的經驗,其他證明自己能力的事情都可以簡要介紹。回答問題的過程是考生綜合能力的展現過程。

2.該怎麼樣組織語言回答複試面試中的問題?

拿到題目,應該考慮要套用哪個理論,從哪個角度入手,一共要分為幾點來答。這樣條理才清晰。如果能舉例子,最好用上,例子最能說明問題。一個同學被我們冠以“兩面性”的綽號是這樣來的,他說自己在複試時,每個題目都從正反兩個方面闡述,感覺效果還可以。不妨借鑑。

3.如果問讀了哪些書,哪些著作,哪些期刊,該怎麼回答?

這個題目出現的幾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當然是學校自己定的參考書目了,有的學校參考書目是自己編寫的,如果你說看了某某大師的著作,就沒有提到他們學校的,他們會怎麼想?

4.問到你是如何看待某一本著作,或者期刊的,怎麼回答?

這個和上個題目差不多,能寫書的說明都不是等閒之輩,最好是中性回答,不帶個人偏見,或者就書中的一個觀點進行闡述,如果導師剛好問到一個他不喜歡的著作或者那位作者,你卻誇獎一番,估計就有問題了。

所以如果你想要高分,那就需要在表達的邏輯性和表達的深度上有所加強。

5.今年發生了某某事件,請您談談對此的看法。

這也是熱點型題目,而且是命題型。這部分內容的準備起來,要求的量比較大。但你可以參考如下的準備策略:

(1)參考就是導師的研究方向。導師的研究方向反映了這階段他關注的焦點,面試的時候他的興趣點,也很可能與他的研究方向有關。

(2)多看相關專業領域的一些權威期刊,對所報考導師的學術觀點、論文、專著應有較深的瞭解。

(3)關注一下相關評委的研究方向,畢竟不是你的導師的評委也可能提出一些問題。

特別提醒:如果你的觀點和導師的一致或者可以在他的基礎上有所創新,那他一定會對你留下不錯的印象。

6.對於你所報考的專業,你曾看過什麼著名的書,作者,成書的朝代或者時間,書的編目方式,以及該本書的主要學術思想,有哪一條對你印象最為深刻,並簡單闡述。

建議:準備一到兩個案例。

如果實在沒有準備就上了考場,那就如實回答,以博得誠實的好感。

7.請你舉一個今年發生的與你所報專業相關的熱點事件,並談談對這些熱點事件的看法。

對策:理念聯繫實際,事先準備一些熱點的分析提綱。

建議:關注行業熱點,並主動進行分析。

8.如果問到剛好是我所不知道,或者沒有底的怎麼辦?

在專業面試時,很多考生都會被問到不懂的問題。此時考生一定要誠實,就說不是很瞭解,不要不懂裝懂。導師既然問了那個問題,表明導師對問題很瞭解,靠蒙是不能過關的。

考生最好在告訴導師不懂後,利用一定的面試技巧嘗試著對問題進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這樣老師會感覺,這個學生虛心誠實,善於思考,也會給給老師應急應變能力比較強的好印象。

所以考生在複試前一定要運用面試技巧增強自己的考場應急應變能力。

9.自己今後研究的優勢在哪裡?

這個問題是發難式提問。考生應該從邏輯方法,思維習慣等上層角度去論證和應答,因為任何專業儘管其學科內容不盡相同,但研究問題的邏輯方法卻大致可共享並普適。

例:“你本科的化學專業會對今後所研究的企業管理專業有何幫助呢?”

答:四年化學學科的研習培養出自己注重條理邏輯和追究方法步驟的這一理工科思維習慣,而隨著管理學等人文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和研究的深入,需要相當的數據支持已是方向之一,那麼嚴謹的理性思維便可為發散浪漫的人文體驗提供理論支持和邏輯化規範等等。

10.研究生畢業後打算如何——求職抑或深造?

該類問題旨在探尋學生的讀研目的,回答這些問題時,提醒大家實事求是上策,誠實坦蕩是要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