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可能第一步你就錯了!

考研,可能第一步你就錯了!

考研這件“小事”,不僅僅是考驗學習能力和應試能力,更是考驗蒐集信息、綜合分析、妥善選擇能力的時候。

有不少小夥伴選擇考研後,一開始就各種懵逼,不知道要考什麼學校、不知道要考什麼專業、不知道專業要考什麼、更不知道該怎麼複習……

只知道自己要考研,而且一定要考上,這種什麼也不瞭解,甚至考研是個啥東西都不知道的同學,自然會懵逼、會迷茫、會忐忑。即使在這種相當不利的情況下,不少小夥伴會一條路走到黑,不管不問,一意孤行,閉著眼按自己的想法往前走;亦或者是病急亂投醫,盲目聽信別人的建議,他連你的具體情況都不知道怎麼能給你貼合自身的建議呢。

以上的情況都有可能會導致走錯考研第一步。

那麼,具體是如何造成的呢?

01、不合適的專業與院校

一戰考研的小夥伴往往會出現這麼一種情況:第一次考,不瞭解考情,奔著滿腔熱血、超越自己、改變命運的心理,選擇報考難度遠高於自身實力的院校,結果可想而知。

有這種心理並不錯,還能成為為此拼搏的動力。錯的是沒有正確估計自身實力,選擇名校、名專業,同時也選擇承擔更大的風險。如果做好考研的這份覺悟,自然可以風雨兼程。如果從一開始就選錯奮鬥的目標,後面的努力將會大打折扣,甚至毫無意義可言。

那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和院校就成了一個難題。專業和院校我們先選哪個,小夥伴們應該都清楚吧。不清楚的再說一遍,先擇專業再擇校。

首先想一下要不要考本專業,如果是考本專業那就簡單了,只要在考慮一下專碩還是學碩就行了。如果是不考本專業,想要跨考,先選你喜歡的專業,注意,是深入瞭解之後還喜歡的;如果沒有喜歡的,那就利用排除法,先排除不喜歡的,剩下的看看它們的專業課本,如果看著比較順暢跟看小說似的,那麼就是它了,然後再考慮是專碩還是學碩。

接著就是選擇院校,院校會比較麻煩一點,因為需要參考的信息比較多。如果有一個特別想去的學校,不用多想那就去吧,如果是北大光華這種目標,你需要做好二戰三戰甚至四戰的準備。

如果沒有特別想去的學校那麼先把有這個專業學校都找出來,先根據學科實力、地理位置、名氣等方面排除一部分,剩下的學校按照難度分一下類,選擇更適合你的一兩個類型的學校,然後再根據查到的一些數據信息,從這一兩個類型中選出最適合你的院校,比如,招生人數、報錄比、複試分數線、專業課資料等等。


02、備考規劃雜亂無章

制定規劃有一個前提,需要從一個整體角度來思考,不能片面地想當然。很多同學從決定考研的那刻起就立馬開始埋頭苦學,不問世事,越早開始越好。

實際上,選定目標之後,最應該做的不是馬上開始學習,而是根據自己的複習的總量和複習時間制定出可執行度高的備考規劃。

我們備考的計劃基本上都有兩個必須遵守的原則:一是要弄清楚考察什麼內容;二是清楚自己每個階段該做什麼。如果能做到這兩點,再加上自身的執行力,考研成功上岸也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雖然計劃趕不上變化,但是計劃總比沒計劃強。如果只是每天看到什麼學什麼,學到哪算哪,學習效率會大打折扣,甚至最後可能都是白忙活。


03、放任公共課偏科嚴重

有了考研計劃,接下來就是行動了。因為每個人的基礎不一樣,對各個科目的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其中,英語可以說是考研“頭號殺手”,每年都有不少同學因為英語單科不過線而失去複試資格。而對於考數學的小夥伴們來說,數學也是一道難過的關卡,拉分嚴重。

小夥伴們估計都知道自己的弱勢科目是什麼,數學能避開就避開,不能避開的科目一定要想辦法提升,即使弱勢科目最後不能變成強勢科目,也不能任由它增加你被淘汰的幾率。

針對這些弱科趁早開始複習解決,打好基礎,掌握備考重難點,深入分析命題規律及題型難度,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還是有很大可能成功上岸的。

小夥伴們不要太著急複習,一定要走好考研的第一步,把目標和大方針規劃都確定好,這就叫“磨刀不誤砍柴工”。說不定後面複習起來會更加順暢,更能考上目標院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