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用工荒”,另一方面出現“返鄉潮”,農民工為什麼有錢不賺?

長江老農


用工荒,返工潮,正是當下社會發展的又一體現。

在改革開放初期,一些沿海和發達城市的招商引資帶動了當地的經濟,也給內地或偏遠山區的人們帶來了致富的希望,人們紛紛跑到沿海發達城市去打工,也給他們的家鄉的發展帶來了活力,人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

這幾年隨著城市發展的保和,許多企業把目標轉移到內地,隨著內地工廠的增多,人們可以不出遠門就能在家門口上班,工資也不會比沿海城市低很多,又能照顧家庭,這也是一部分選擇不出門的原因。

還有這幾年發展城市的城市建設基於保和,而國家又大力發展農村改造,以及內地城市的快速建設,給部分從事工地工作的人選擇了在本地上班,這也是部分原因。

前段時間新聞總是報道,說某某城市招工了了幾人,再也沒有以前排起長龍的現象了,廣東東莞更是街道冷清,工廠裡有的幾條生產線只能開啟若干了。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誰還會背井離鄉去外面打工,你說是嗎?






農家子弟說健康


因為,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增高,工資又低,開支又大。特別近一年來,房租漲得較快,而工資又沒漲多少。另方面,城市的公共資源,對農民工,是享受不到。如教育方面,我小區的一位亞姨的小孩,就讀小學一年級,要交六萬元的贊自費。一般的農民工家庭是交不起的。造成返鄉潮之一。企業在城市的成本增高,如工廠場地租金,漲得快,用工成本提高,很多工業園,往外遷。農村城鄉發展很快,很多工廠企業遷到縣城,鄉鎮周邊。不外出打工,在家鄉,都可以賺錢,且還原照顧家中的老小,何樂而不為呢?在我們家鄉興寧,有製鞋廠,製衣廠,摩托車製造廠,玩具廠等等各種企業。這是造成返鄉潮之二因。綜合上述,因返鄉潮,而致引起用工荒。農民工,城市有錢都不賺,而回家賺錢了。


陳京謙


謝謝長江老農!

據我觀察,2010年以來以廣東為代表的沿海發達省份的確出現過“民工荒”,以及"返鄉潮"。但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民工荒"、"返鄉潮"現象逐漸淡化。

發生這兩種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經濟發展的韌性及動力。眾所周知,2008年,全世界發生了金融信貸危機,經濟開始衰退。2010年開始,對我國影響日增,以人口密集型的代工業首當其衝,"民工荒"、"返鄉潮"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之下發生的。

但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都是不可逆的。大城市、城市群,大灣區,城鎮化戰略上升為國家意志,進程明顯加快,到2020年要實現1億農村人口城鎮化。一些城市,為了建設發展,去庫存的需要,出臺了及其優惠的外來人口落戶政策。三四線城市為刺激本地樓市,不惜免除房地產交易的契稅,同時賦予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的同城待遇。

筆者所在的皖南小縣,2018年戶籍人口15.2萬,常住人口12.6萬。2018年安徽省常住人口有所增加,但仔細瞭解一下,只是增加在了省城合肥,。安徽第二大城市蕪湖,常住人口仍低於戶籍人口。

所以看一個地方經濟發展,既要看戶籍人口,也要看常住人口,要結合起來看才好作出科學的分析判斷。


雞毛撣子掃天下


這種現象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和以前的“出國熱”、現在的“回國潮”非常類似。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惠及的地區越來越多,一方面經濟欠發達省份越來越富裕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逐漸縮小,另一方面是大城市打工的成本越來越高。

十幾二十年前,只有像廣東浙江還有一線城市中有大量的工廠和公司,這裡有無數的就業機會,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打工者。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發展非常迅速,同時也增加了許多就業機會,並且工資也不低,比起外出打工能在自己家鄉拿到差不多的工資,估計也就沒有人願意到外地打工去了吧。即使外出打工的工資比家鄉高出一些,但由於生活成本的增加,算下來也沒有比家鄉高出太多,此外還要忍受一個人背井離鄉的各種壓力和生活上的不便,幸福感降低。

現在的90後、00後不像70後、80後,他們出生在國家經濟高速發展時期,不管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他們都是父母眼中的寶,從小沒有吃過苦,長大後不想像父母那樣幸苦打工賺錢,覺得有父母的資助自己可以不用活得那麼幸苦,能在家鄉找到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也就沒有必要外出打工了。





斕斕在魔都


隨著目前我國經濟的發現,同時沿海各地企業也在幾年裡進行了快速轉型升級。由於時代發展以及產業變革,很多傳統企業也越來越不適應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浪潮,無奈之下被迫轉型升級,而仍然繼續堅守傳統的運行模式的企業目前做運營也越來越吃力。現在普遍的企業“用工荒”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目前企業招不到人,出現用工荒現象,而另一方面卻又出現“返鄉潮”,這看似兩種不同的局面其實都跟目前經濟發展有著必然的聯繫。現在很多企業在用工制度上依然比較老舊,同時管理嚴格,經常加班等等讓現在很多新生代農民工無法適應這樣的環境,而且隨著目前國家也逐漸加大了農村的經濟建設力度,更多新型產業出現在了家鄉,作為現在的農民工有了更多的就業選擇,因此“返鄉潮”的出現並不感到意外。



這兩年我們明顯感受到時代的變化,現在農民工有著更多的就業以及創業渠道,收入的更加多樣化。很多人在這兩年都逐漸減少在進廠打工的生涯,特別是一些工作比較乏味,而且單調、枯燥的工作,而且對於後續沒有多大前景的工作都不太被人們看好。很多人在幾年的打工生涯中也慢慢摸索出了一條適合裡的路子,而不再是“埋頭只幹活,不聞窗外事”了。



與此同時,很多時候“返鄉潮”的出現也是社會轉型變革下的矛盾所在。一方面很多農民工部滿足於現在的企業的管理模式、薪資待遇,已經一方面由於城鄉差距依然存在,農村現在生存環境依然艱難。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能性人才需求會越來越高,而普通性工人也將逐漸淘汰。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的現實,順應時代的變化,逐漸提高自己適應社會發展潮流,這樣才不會被在夾縫中生存。


鄉村波比


這個問題提的很現實,目前的情況就是這樣,一些急需用人的單位卻招不到合適的人,形成用工慌,而另一方面又出現了大批的農民工在城市裡找不到活幹而被迫返鄉。

前些年,由於加快改革開放,經濟進入跨越式發展,各個行業突飛猛進,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國內一些緊缺空白的需求項目相繼增多,除了一些國有的廠和企業以外,一些民營和個體企業或廠子也都紛紛上馬,以至於到處比比皆是,大量的人工使用也是供不應求,同時一些對囗技能培訓學校也應運而生,為社會培訓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能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大量的農民工開始外出進誠,形成打工熱潮,可以說農閒的時候,男女老少都可以出去掙錢。

近幾年隨著全球經濟的下滑,國家進行了宏觀調控,經濟的發展由原來的高速進行放緩、轉入平穩過渡,由於多年來的經濟快速發展,造成了大氣嚴重汙染,現在國家環保開始治理了,並且越來越嚴格,一些不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將逐漸被取締,一些不達標的廠或企業要停業整改。建設行業尤其一線城市的擴建己接近飽和並開始壓縮開發,部分開發也是要求有實力的達標建築企業來承建,對於實力不足不達標的小建築公司或個體建築隊來說,也拿不出大量的墊資而最終放棄競標或停建。

近年來,由於外出打工的農民在逐年增多,在目前這種用工逐漸減少的情況下,導至了市場上農民工供大於求,而一些用人的單位又開始提高了門檻,廠子裡大多要求年輕的並且有學問有技能的人優先,而人工待遇卻不增反減,或延長勞動時間,而建築行業也是如此,並且年齡大的再沒點技術根本不想用,畢竟年輕人還用不完呢,導至農民工來一批走一批,不斷的跳槽。

由於外出的農民工在家平常都是幹農活,尤其是年齡稍大一些的,有相當一大部分都是沒有啥技能,手腳也不靈便了,打工也只能靠賣苦力掙點錢,這類農民工在城裡就不容易找到活幹,並且城裡消費又高,蹲城裡找活也耗不起,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能被迫返鄉、回家務農了,這種情況尤其今年最為明顯,而不是像題主說的有錢不去賺,您說是不是?


農幫手


一是城市活沒有以前多了,工資拖欠的挺多的,二是抓環保企業,場子停工的不少,倒致了用不了那麼多人,三是基建少了,工人相對的活少了,還有在城市做什麼生意錢不容易掙啊,具我所在的城市以前家家戶戶沒有閒房子,哪怕偏房也不閒,到處是外地打工的人,現在別說偏房,正房租不出去的有的是,外地人走的約有50%的人了,甚到六十多點,沒辦法


手機用戶56937397121


用工荒,返鄉潮,歸根到底,是一回事。最少15元一個盒飯,10000元以上1平方的房價,上有老,下有小,生活成本如此之高,2500元的工資,養自己都成問題,怎麼能靠打工養家?既然找不到更高的工資,不如回家,返鄉潮出現。工廠參與全球性的競爭,利潤低,發不起高工資,當然招不到人。這一切,拜興旺的房地產所賜。


江湖郎鍾1972


一些工廠最苦最累的工種給外地人做好的事全部給本地人它的親人做和舊社會差不多了有些私企裡面象黑企一樣真是傻逼也能撿到錢


用戶8835109181758


一方面出現用工荒,另一方面又是“返工超”,這說明:一是用工單位待遇偏低,農民工在城市的生存代價高,二是用工單位首先追求的是眼前利益缺乏長遠眼光,因此不注意留住農民工的心,想想看,過去工人們就是工廠的主人,以廠為家,即使是不給加班費,工人們也總是會加班加點敢工期,超額完成任務,那是什麼在激勵著他們?人心和思想才是根本。今天的用工單位們,你們有過關心工人生活和心理、感情的嗎?他們是人,不是機器。我不知道哪些老總們想過這些問題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