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爭相打造區塊鏈ABS平臺

近日,交通銀行、平安集團旗下金融壹賬通,前後宣佈上線區塊鏈資產證券化平臺,目標均為賦能中小金融機構、打造ABS生態圈。

金融機構爭相打造區塊鏈ABS平臺


廣發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倪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曾指出,該業務發展空間巨大:“利用區塊鏈技術能增加基礎資產透明度,符合穿透的原則,並增加ABS資產流動性。區塊鏈技術對於監管而言也是好事,讓各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可查,違規空間收縮。”

雖然國內ABS增速快,但整體規模距離發達國家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究其根本,行業發展的核心痛點仍然在於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對稱、發行管理困難、銷售渠道單一、資產運行效率低。不少機構瞄準這些行業痛點,先後推出區塊鏈ABS平臺。

今年6月,交通銀行正式上線業內首個投行全流程區塊鏈資產證券化平臺“聚財鏈”。該平臺通過為參與各方部署區塊鏈節點,實現其ABS項目信息與資產信息的雙上鍊,同步實現基於智能合約的跨機構盡職調查流程化。

交通銀行軟件開發中心(上海)聚財鏈系統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相比傳統的ABS業務,利用區塊鏈分佈式賬本特性實現信息流轉與共享,有效提高ABS產品運營的透明化、規範化和標準化程度,在降低產品融資成本、提升項目運行效率、強化全週期風險管理等方面優勢明顯。”

7月,交行2018年第一期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資產支持證券(RMBS)基礎資產信息由交行完成上鍊。9月18日,交行宣佈“聚財鏈”平臺一期功能圓滿落地。同月19日,金融壹賬通在深圳召開發佈會高調宣佈ALFA(阿爾法)智能ABS平臺正式發佈。

金融機構爭相打造區塊鏈ABS平臺


金融壹賬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指出:“ALFA智能ABS平臺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對底層資產完成穿透的平臺,通過重塑資產證券化的信任機制,緩解了金融資產信息不對稱的行業難題,可以有效打破資產證券化市場發展的瓶頸。平臺的誕生意味著,ABS行業將正式進入脫離依賴主體信用評級,實現資產公允定價的時代。”

對比交行和金融壹賬通的宣傳材料,二者間有諸多相同點。比如智能合約、底層資產穿透、信息上鍊後真實不可篡改、重塑投行ABS全流程業務,以及雙方最終的目——賦能中小型銀行等機構的目標是一致的。

按照交行的預想,區塊鏈ABS平臺的打造將分三步走。1.0版本服務交行,促進交行ABS業務的發展,如信用卡分期、個人住房按揭貸款ABS業務;2.0版本服務交行客戶,幫助企業客戶,尤其是中小企業實現低成本、便捷融資;3.0版本服務同業金融機構,幫助同業機構,尤其是中小銀行實現融資。通過以上三個階段的建設,使聚財鏈成為一個行業平臺。交行前述人士表示。

金融壹賬通方面也表示未來希望構建ABS生態共同體,實現共贏。

當然,仍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領域仍存在諸多難點需要攻克,如區塊鏈技術架構的效率、穩定性和隱私數據保護的安全權限機制是目前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困難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