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走过的职场生涯(七)- 民企第二站 乐视网

​ 离开锤科之后,就来到乐视网工作。乐视是个很大的集团,当初面试我的时候,让我做两个选择,一个是去乐视手机,一个就是乐视网。前者是非上市体系,后者是上市体系,而且是上市体系总部。

由于在锤科做过手机制造的业务,而对内容业务没有接触过,加之是在上市公司总部,于是就果断选择了乐视网。毕竟曾经是创业板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

入职单位是乐视网总部财务管理部,主要工作内容是预算啊、审批啊、财务BP等方面的工作,包括流程改善等等。

办公室就在乐视大厦16楼,里屋是乐视网CFO的办公室,我在外屋。隔壁就是贾总的办公室,公司内更多管他叫YT,偶尔在楼道能够看到他的身影,甚至打个照面。

今天开始说乐视的职场经历,还是老原则,敏感的内容不说。其实,虽然在乐视只工作了6个月的时间,但记忆还是很多的。

入职第一天,到乐视大厦负一楼,也就是平时食堂的位置,办理入职。排队,填表,那会的入职很壮观,一次入职小几十人,毕竟乐视当时整体员工已经过万了。入职后,发员工卡,领电脑,才发现原来总监职级是M8B,笔记本电脑还是HP的超薄款,挺好!

入职办理后,就开始工作。我们这个组在16楼有7个人,一起办公,集中在4张办公桌上,也就是说,不能有太胖的,否则就会很挤。那时,也算热闹,每个人负责一摊工作。先认识人,但很多一时间根本记不住,然后就开始练习写字记录了。还好,已经有了微信多年,互相加呗。

直到后来,才发现所用微信也是个学问。什么学问?记得某亚马逊高管空降乐视不久又离开后,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里面说到了这个问题。

当时,乐视经常有活动,而且活动内容会推给部门负责人,有的是周知,有的是建议大家转发,而有的是要求必须转发的。于是,某个时点的朋友圈,一看内容,就能知道谁是乐视的了。

而为什么说亚马逊高管的那段呢?因为当初也有人建议他,一定使用两个微信,这样私人微信的朋友圈则不会这么多"宣传贴",您懂的。不过他是事后得知的,我呢,也是一样,所以一个微信就让所有人知道我来到了乐视。其实,现在想想,也是一个景儿。

起码,在乐视,这些内容只让你转发,还好吧。不像有的公司要求打鸡血、宣誓、喊口号。

毕竟,在我的认知里,只有房地产中介、发廊的小师傅们、以及保险公司的员工,才会经常喊口号的。

说到YT,我在乐视工作的这几个月里,对YT的印象,有几个还是很深的:

1、YT在楼道里,经常是小跑出现,为了赶时间;

2、他很多时的穿着,夏天就是一件有乐视LOGO的圆领衫,秋天是一家帽衫,同样有乐视LOGO,冬天呢,我记得总是一件深色的羽绒服,很朴素的老款;

3、他开会时,态度和锤科老罗差别很大,不会因为急了而爆粗口,偶尔真的生气了,也会说一句"我能骂句人吗?",这点上看还是挺能忍的;

4、记得,融创孙总驰援乐视后的连续会议开始的第一天早上,YT让在场的与会者一起感谢孙宏斌的驰援,还说"否则,我们不会仍然在这里开会";

从这些来看,我对YT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至于很多自媒体把YT写成那样,我个人觉得还是有失公允的,毕竟,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不能以偏概全,因为一个问题就把人妖魔化。

在锤科的时候,老罗虽然爱骂人,但我还算幸运,没有被骂过。但到了乐视,我可是被乐视网的CFO骂过几次,而且她骂人很狠,虽然知道她对事不对人,但骂人的时候,还是丝毫不留情面的。

这个被骂的场景,记忆犹新。还有一个场景也记忆犹新,就是有一天发现我工位后面的柜子上多了一个小袋子,后来不知道是谁放下的,问了半天,CFO说是送给我泡水喝的,觉得我最近几天说话太多,让我保护好嗓子。

其实,虽然只在乐视工作了6个月,不长。但还是和CFO学到了一些东西的。也许,是因为我职业生涯走的太顺利了,真心没有被领导那么骂过。。。

其实,这个场景,或许有的人接受不了,但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工资里,尤其是部门负责人的工资里,是包括被骂的部分的。毕竟,你是部门的老大,你需要承受更多的责任。

一个企业做大了以后,有个阶段会快速发展,甚至是你想象不到的速度。而这个阶段,会出现很多问题,包括协同的效率、培训的不到位、找不到知道的人,甚至提出问题,得不到重视。但从财务出身的职业病来说,会认为这些都是问题。而不会像现在我写这篇经历时,已经站的角度不一样了。而且,除了角度外,也是又成熟了一些。毕竟,没有问题的公司,貌似还是不存在的。每个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问题。

人的成熟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时间,在当时,一个一个挑战还是蛮刺激的,感觉和爬山一样。有点累!

毕竟,公司的员工太多了,上万人,你想想就感觉到那种感觉了。直到我离开乐视的时候,全部财务部的人,还没有认齐呢。

其实,有的时候想想,让你通过一次哪怕两次接触,就能看出个十有八九的人,还是说明你很幸运的,但如果碰到城府深的,那就只能让你觉得修行不够了。人多的地方,就是江湖,这句话没毛病。我曾经找乐视网二级公司的财务要一个PPT模板,也许对方太忙了,直到近两个月后,才给我,而且是动用了乐视控股一个老大的资源。你想想,怎么玩?生气吗,当时肯定有,但有些气,是生不过来的,而且没有时间生。

这个,就是职场!

说点正能量的吧。两个事情。

一个是去乐视视频开会,遇到不懂的问题,真的有热心同事给你讲解,而且是不厌其烦的,不计回报的。我在乐视工作的6个月里,能够很快学会很多内容,还是和这样的同事的帮助,有很大关系。哪怕直到今天,我偶尔还会微信请教这些业内专家。

另一个事情,是我当初给我部门立的规矩。当CFO安排一个新工作,而且大家都没有做过的时候,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完成,每个人拿出自己的强项来,进行工作分解,不论思考、讨论还是实操。晚饭一起吃,一起做完,再下班,即使半夜。说到加班,其实两个景象或许让你不再感觉加班的辛苦,一个是大家一起加班,挑灯夜战,一个是加班过程中在黑灯瞎火的楼道里走圈放松大脑的时候,感觉是另外一番的。

乐视太大了,所以办公地点很多,开始偶尔,后来经常来往于各个办公地之间,但还是那么有着工作激情。直到有一天,我决定离开乐视。

在乐视,试用期是6个月,我是即将到期前的3天提出辞职的。原因,不必说,反正是决定的事情,当时没必要说,现在更是没有必要说了。

离职的经过,折腾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得以离开。正式离开,是在2017年的4月1日,愚人节。以至于那天,当我感慨离开而发出一段英文写的离职感慨后,很多人还不相信这个事实。

之所以发英文,是因为有的人看不懂,没错,就为了看不懂才写的英文。

离开后,就翻篇了。因为离职,折腾了半个月。但有一个很好的回忆,就是离职过程虽然艰辛,但没有人像躲瘟疫的那样躲我,这个是乐视网最后那些天给我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也许,工作时间短,并不代表回忆少,更何况还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下一站,应该是第三站民企了,我们下篇说!

希望今天的内容,您能喜欢!并关注后续的内容。

我们下篇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