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魚腸劍政變,美人血祭旗,3000寶劍陪葬,此春秋王者霸氣十足!

以呼嘯的劍氣作為一個王朝的開場和謝幕,吳王闔閭的生命意象冰冷而凌厲。

這個在史書中最早被稱為公子光的春秋人物是這樣改寫自己名字的。公元前515年,吳王僚趁楚平王駕崩,大舉興兵伐楚,這個立足未穩的王沒有想到他的班師凱旋會捲進一場策劃周密的宮廷政變。覬覦王位多年的吳國貴族公子光早在僚出征之前,就結交了一個叫專諸的刺客,讓其天天研習廚藝,伺機下手。當不知就裡的吳王僚欣然趕赴公子光為其接風洗塵的邀約,專諸在為其呈上一盤香氣四溢的鱸魚的同時,這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庖廚將一柄纖細的魚腸劍瞬間刺進了吳王僚的咽喉,也刺開了一片新的天空。當公子光以勝利者的身份諦視著吳國的子民,他已經有了一個霸氣外露的名字——闔閭。

用魚腸劍政變,美人血祭旗,3000寶劍陪葬,此春秋王者霸氣十足!

闔閭即位之後,馬上就將那柄為他立下大功的魚腸劍函封起來,流血的宮廷政變他絕不希望在自己身上重演,與此同時,這個抱負遠大的王者開始抽出自己的另一把治國之劍。彼時的吳國,正面臨著重重危機,周圍虎狼之國環伺;而國內,“險阻潤溼,又有江海之害,君無守禦,民無所依,倉庫不設,田疇不墾。“(《吳越春秋·闔閭內傳》)在這種內憂外患的背景下,闔閭意識到不勵精圖治,富國強民,吳國將很快為人所滅。正因如此,他即位後的首件大事就是大膽起用從楚國投奔而來的文武全才伍子胥,與之“共謀國政”,他聽從了伍子胥“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的建議,積極發展生產,鼓勵農民開荒屯田,他自己則“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用,擇不取費”(《左傳•哀公元年》),力倡節儉。隨著國力日盛,物阜民豐,闔閭開始為自己的春秋霸業做準備,他精選士兵,教之以戰、騎、射、御等各種軍事技能,同時,督造水師,廣置戰具,不惜重金請工匠製造武器,一時間,,“吳作鉤者甚眾”,歐治子、干將、莫邪等一批能工巧匠紛至沓來,尤其是吳軍裝備的“扁諸”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匜。”當闔閭手中的“扁諸”之劍凌厲出鞘,人們看到的,是一個王者閃著寒光的遠略雄圖。

用魚腸劍政變,美人血祭旗,3000寶劍陪葬,此春秋王者霸氣十足!

在發展生產,精良裝備的同時,闔閭沒有忘記嚴整的治軍,他深知,再強大的補給,再精良的裝備,如果沒有一支訓練有素的鐵軍,同樣無法在大國爭霸的戰場上贏得主動,為此,他通過伍子胥請來著名的軍事家孫武,而孫武為闔閭帶來的不僅是充滿智慧的十三篇兵法,更有一套嚴明的治軍思想。這位十八歲便以煌煌兵書投奔闔閭的齊國人,在其兵法《計篇》中開宗明義指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特別是領兵作戰的統帥,更應認真分析形勢,必要時“君命有所不受”,孫武練兵斬吳姬的故事可視為這一重要軍事思想的體現。彼時,吳王闔閭對孫武的兵法很感興趣,但又不知其真正帶兵如何,於是便挑選了一百八十名宮女,同時令自己兩個寵姬做隊長,組成一支奼紫嫣紅的隊伍,藉以試探孫武的演兵能力,嬌驕二氣的宮女們顯然沒把這個遠來的齊國人放在眼裡,尤其是兩個寵姬仗有君王在側,更是肆無忌憚,只顧相互嬉笑。接下來的結果已是眾人皆知,這兩個寵姬均死於孫武劍下,後世由此對孫武的決絕果斷稱頌不已。其實,人們更應關注的是吳王闔閭,因為就在寵姬被斬之後,孫武不但未被降罪,反而因其軍紀嚴明而被官拜將軍,讓其與伍子胥一起訓練吳國士卒。當訓練有素的吳軍在姑蘇臺下排開整肅蕭森的陣形,闔閭長劍遠指,兵戈相見的春秋時代已經註定要上演一場好戲。

用魚腸劍政變,美人血祭旗,3000寶劍陪葬,此春秋王者霸氣十足!

由此,吳軍接下來的攻城略地便成為必然。公元前512年,吳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很快翦除了楚國的羽翼——徐國,6年之後,闔閭認為大軍攻楚的時機已經成熟,調集全國精銳,“選多力者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為前陣。”(《呂氏春秋·簡選》)以奇襲之術在柏舉大潰楚軍,隨後,吳軍在伍子胥的的指揮下一路勢如破竹,五戰五捷,以三萬兵力大敗十倍於己的楚軍,只是後來因楚臣申包胥哭秦廷引來援兵,楚國方逃過滅頂之災。經此一役,楚軍元氣大損,而吳國則聲名遠播,“東征至於庳廬,西伐至於巴蜀,北迫齊晉,令行中國”,順著手中的劍光所指,吳王闔閭正一步步展開自己的霸業雄圖。

用魚腸劍政變,美人血祭旗,3000寶劍陪葬,此春秋王者霸氣十足!

如果不是在與越國的交戰中意外身亡,闔閭的夢想還會走得更遠。公元前496年,闔閭利用越王允常剛死,新君勾踐初立之機,親率大軍攻越,這本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役,但闔閭的霸業卻被越國將軍靈姑浮的一支長戈瞬間截斷。當被擊成重傷的闔閭一路潰敗還師,並終因傷重不治,死於歸途,他那柄征戰沙場的長劍砰然墜地,春秋霸主之夢已化作滴血的殘陽。

用魚腸劍政變,美人血祭旗,3000寶劍陪葬,此春秋王者霸氣十足!

“琴調冷聲閒虎丘,劍光寒影動龍湫。 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鎖吳愁。”作為“吳中第一勝蹟”,蘇州著名景點虎丘每天都在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遊人,而徜徉於碧樹紅花之中,劍池是人們的必由之地。相傳闔閭墓就在深深的劍池之下,《越絕書》記載:“闔閭墓在虎丘山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其墓中“銅槨三重,傾水銀為池,黃金珍玉為鳧雁”。因闔閭生前酷愛寶劍,下葬時以“魚腸”等名劍3000柄殉葬,故有“劍池”一稱。此後,相傳勾踐、秦始皇、孫權都曾遍尋於此,均悻悻而歸。這位兩千多年前活躍在中國歷史舞臺的王者,用三千柄寶劍作為自己的葬器,既在向後人昭示著自己的夢想,同時,也在昭示著自己的榮光。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