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人爱喝茶的历史,从这些老地名都能看得出来

信阳人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的习俗,至今早年间的饮茶之风还表现在一些老地名中。信阳工区街的“四里棚”和“六里棚”,因分别距离古代信阳东门四里、六里而得名。一直以来,对于“棚”字的解释,存在着不少的争论,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以“棚”字作为地名的特征,在信阳出现的较晚。18世纪的地方志书中几乎没有收录以“棚”字命名的地名,然而到了民国时期,以“棚”字命名开始变得十分普遍起来。这些具有一定特征的地名被集中收录在《重修信阳县志》当中,其中卷二《舆地》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描述:

县南驿路经过村镇,三里店、葡萄井、七里棚、十里营房、十三里桥、十五里营房、八家畈、二十五里营房、青石铺,即小庙、土门、厉家湾、南铁佛寺、四里桥、西双河、高门垭、谭家河、平靖关,入湖北境。

县东汽车路经过村镇,白塔畈、平桥东、十八里庙、中山铺、茶棚、闵家冈、赤土铺、五里店逾浉河过罗山境。

县西大路经过村镇,肖家河、二道河、王家棚、栗树棚、三条岭、叶家河沟、将军庙、郝家土门、冯家庄、大关口、黄龙寺、新店入湖北随县境。

县西北汽车路经过村镇,北四里庙、枣林冈、灵官店、和孝营、山沟、孔家畈、八里棚、游河店、土城、吴家店、顺河店、小林店、金桥入桐柏县境。

如果我们拿这些得自于方志中摘录的地名资料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这些带有“棚”字的地名曾大量分布在当时信阳主要的驿道和汽车道路旁。显然,这种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地名集中分布在同一个场景的现象,或许并不是一句简单的“纯属巧合”所能够解释的,真正的原因可能隐藏在这些规律背后。


信阳人爱喝茶的历史,从这些老地名都能看得出来

▲晚清时期中国某地的茶棚(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现有的资料中,几乎很难对这些地名进行分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地名或因年代久远而消失。不过,我们从《河南省信阳市地名志》还是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该书在对“七里棚”这一地名作出如下解释:“因此地是通往湖北省的要道,原有几家饭棚茶摊,距旧县政府七里得名。”

除此之外,该书在对“姚棚”这一地名进行解释时也采取了同样的口吻:“姚棚,在田家冲村委会驻地东北700米处,田家冲村辖。民国初年始建,因公路西有姚姓茶棚,故名。”


那么,四里棚、六里棚的得名是不是与茶棚有关呢?为了验证这一猜测,我们要先对其所在的位置进行分析。众所周知,这两处地名今天都位于工区街上。历史上的工区街原名汉口路,民国时期为信潢公路的一部分。

信阳人爱喝茶的历史,从这些老地名都能看得出来

▲工区街街景(作者自摄)


信潢公路原属信阳至固始的古驿道之一段,全长二百六十里。据《河南通志》手稿《交通志·公路一》记载:“自信阳县按照旧驿道东行一百二十里至罗山县,自罗山县东南行九十里至光山县,自光山县东北行五十里至潢川县。”当时的道路狭窄,崎岖不平,坡度很大,“潢川以西岗陵起伏,殊少平畈,不能通行大车(即牛马所驾之车)”,只能通行红车之类的小车。民国十六年,信潢公路正式通行汽车,昔日的信潢古驿道,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信潢公路。

自通车以来,工区街便成为信阳至南五县的重要通道。就像今天一些国道两旁集中出现的饭馆一样,茶棚可能是当时为沿途司机和过往乘客提供休息、饮茶的简易场所。四里棚和六里棚可能就是该处茶棚距离信阳东门之距离而得名。

这些茶棚通常是用几根竹竿支撑一块大布,或用茅草结扎成棚顶。在棚子里外,置上一个简易的火炉子,放着水缸、木桶。小方桌上摆放一些竹筒茶杯。众多的茶棚排列,供路人休憩饮水之用。从一些资料来看,有些茶铺可能还提供简单的饭菜。


信阳人爱喝茶的历史,从这些老地名都能看得出来

▲四里棚菜场(作者自摄)


投资茶棚的人,大多数是当地的村民,他们常常在农闲时分开设茶棚,给过往的客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赚取一些微薄的利润,随着时间的发展,以茶棚命名的地名就大量出现了。

除了茶棚之外,当时一种兼具喝茶和看戏功能的苇席戏园也在信阳颇为流行。根据李克勤在《信阳大舞台》一文的回忆,信阳城内当年就有很多这样的苇席戏园。他还谈到:“清末民初,老票房附近及横马路先后建起几家茶社,邀请小型戏班在里演戏或弹唱,以助茶兴。因茶社多用苇棚搭盖,设备简陋,座位不多,民众戏称这类茶社为苇棚戏园。”

和李克勤回忆处于同一时代的《京汉旅行指南》一书也强调,信阳城内茶馆主要分布在城区的城隍庙街,而这里恰恰就是当时的信阳人听书看戏的热闹场所。可见,茶馆与戏曲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也间接反映出当时的信阳人对于饮茶的热衷。

可以预料的是,当时位于信阳郊外的茶棚可能是这种苇棚戏园的简化版。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它们都带有一个“棚”字。时至今日,曾经的茶棚和戏园早已被高楼林立的大厦所掩盖,但信阳人饮茶之风的盛行,却一直延续至今。(文/程思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