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河南、山東、安徽、江蘇說的方言都一個樣子?

濤聲啊依舊


這個問題其實只問對了一半,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四個省份有說方言相同的地區,但是大部分都不相同。問此問題的人要麼是這四個省份交界區域城市的人,要麼就是外地人去這四個省份相交界區域城市出差,走過這幾個地方感覺說話方言一樣。可以準確的講四個省份交接的地方說的方言叫做“中原官話”

先說說山東,山東的方言體系分為三大板塊,一個版塊就是我們剛才說的中原官話,主要集中在魯西南,與河南方言很相似。而魯北、魯中地區說的是冀魯官話,也就是與河北南部的方言較為相似。最後膠東地區說的方言叫做膠遼官話,區別於冀魯、中原,倒是與遼寧大連、丹東成為一體。

再說說江蘇,江蘇的方言體系基本也分為三大板塊,江蘇只有西北部徐州、宿遷一帶方言傾向於中原官話,而往南便是江淮官話,再往南過了長江基本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吳語”,有個詞語叫做“吳儂軟語”說的就是長江南岸城市的方言。另外因為安徽省與江蘇省原先都是江南省,所以安徽省的方言也是從北至南依次改變,與江蘇相差不大。

最後說下河南,河南是中原官話的發源地區,也是當前中原官話使用最多的省份,以河南為發源地,向四周擴散。方言體系形成的時間已經非常久遠,在歷史上基本就已經成型,而河南是華夏民族發展繞不開的省份,所以就出現了上面四個省份交界之地方言一個樣子的情況。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中國很大,所以中國也方言眾多。

有人說五大方言,也有人說七大八大甚至十大。

和尚是山東滕州人,滕州地處魯南,正是蘇魯豫皖交界處。

你看,“蘇魯豫皖”,說的多順溜。哈哈。

既然四省交界,那方言接近其實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但準確來講,蘇魯豫皖絕對不是一個方言。

就山東話來講,和尚家鄉的濟南,青島都不一樣。

就江蘇話來說,蘇南蘇北也完全兩個味。

感覺蘇魯豫皖方言一個樣子的朋友,說明你聽到的這四個省的人說話的人恰恰都講中原官話。

中原官話主要分佈於河南大部、山東西南部、江蘇西北部、安徽北部。

如果你認識的或接觸的是這四個地方的人,那聽起來他們說話都是一個味,就一點也不錯了。

其實中原官話還分佈於山西南部、陝西中部、甘肅東部南部、寧夏南部、青海東北部、新疆天山以南等地區,共392個縣市,中原官話的使用人口僅次於西南官話,達到1.86億。

再一起看個圖更直觀的瞭解一下吧:


我是山東花和尚


一、要說河南山東江蘇安徽這四個地方說話很像,也要看這四個省份的哪裡,應該是河南東部、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徐州、山東西南部菏澤這些地方說話很像,這些地方原本就是淮河流域,說的都是中原官話,

中原官話主要分佈於河南大部、河北南部、山東西南部、江蘇西北部、安徽北部、山西南部、陝西中部、甘肅東部南部、寧夏南部、青海東北部、新疆天山以南等地;

二、當初就是因為河南北部、安徽北部、山東西南部、江蘇徐州這幾個地方語言、風俗、文化相近,曾經提議在這裡建立一個淮海省,以徐州為省會,

光緒三十年(1904年),張謇擬就《徐州應建行省議》,系統地提出徐州建省計劃。此後,1931年,時任國民黨內政部常務次長的安徽鳳陽人張我華等提交給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的縮小省區案中,主張在徐州設立“歸德省”。1940年民國省制問題設計委員會胡煥庸提出的分省案中,也主張設立“徐淮省”。1944年,汪偽亦曾設立偽淮海省,省會徐州,以郝鵬舉為省長。

三、江蘇跟安徽這兩個省份,南北差異極大,安徽北部,江蘇北部與安徽南部江蘇南部在語言、文化習俗、經濟發展、飲食習慣、婚喪嫁娶都有著極大的差異,安徽北部江蘇北部與安徽南部江蘇南部差異極大,反而跟河南山東很像;正是因為安徽北部江蘇北部與安徽南部江蘇南部有著很大差異,所以這兩個省份的南北方居民時常相互看不慣,江蘇更是有著大內鬥省的簡稱

為什麼安徽江蘇的南北差異會這麼大,還要說到清朝的江南省了,

江南省,原為明朝南京(南直隸)地區,滿清入關後,於清順治二年(1645年)沿明制設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廢除南京為國都的地位,巡撫衙門設於江寧府(今南京),清康熙初年,改承宣布政使司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為江南省。
江南省的範圍大致相當於今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以及江西省婺源縣、湖北省英山縣、浙江省嵊泗列島等地。無論是明朝的“南直隸”,還是後來清朝的“江南省”,皆為當時全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清初時,江南一省的賦稅佔全國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數就佔了全國的近一半,於是有“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一說。

江南省是當時中國最發達的省份,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因其制過大,為維持滿清中央統治,故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將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右”與“江南左”。1667年,“江南右”取江寧府(今南京市)、蘇州府首字,改稱為江蘇省,“江南左”取安慶府、徽州府(今黃山市)首字,稱為安徽省。




至於為什麼當年江南省分家的時候是是豎著分的,而沒有按照長江來劃分,造成現在安徽江蘇南北這麼大的差距,主要還是因為按長江劃分的話,會造成兩個省份貧富差距過大,如果把皖北與蘇北劃分在一起這個省會非常窮,而皖南與蘇南自古就是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的地方,所以把皖南與皖北劃到一起組成安徽省,以安慶為省會,蘇南與蘇北劃分在一起以南京為省會,這樣可以讓富裕的皖南跟蘇南幫助皖北與蘇北,故形成了現在的安徽與江蘇,所以安徽北部江蘇北部語言跟河南山東相近,雖然是不同省份




江浙火車迷之家


題注的感覺“河南、山東、安徽四省方言一樣”,應該這樣理解:

這四省交界地帶的方言接近,地域接近與方言相近,具有相關性,按照中國方言分類,這一區域的方言叫做中原官話。

從地理單元上看,這一區域都屬於華北平原

從水文上看,它們都屬於淮河流域,都位於曾經的黃泛區。

從人文經濟地理上看,它們被叫做淮海地區。


大地理館


我在上面說的不是研究者的角度,說些通俗的喜聞樂見的話吧。

中國的方言區主要分幾大板塊:

北方方言板塊:多了去了……

吳越方言板塊,粵語版快,客家版塊,閩臺瓊板塊等等。

和普通話相近的,主要是北方方言板塊。這個板塊分佈的區域最廣泛,人口也是最多的,大致而言,國土面積的60%以上,人口的50%以上。

北方方言語系,又分四大區塊:

川味語系:四川,雲南,貴州,湖北等。

豫味語系:河南,山東,河北江蘇安徽局部。

東北語系:東北三省,內蒙一部。

西北語系:陝西,山西,甘肅,青海,寧夏,內蒙,新疆。

這些方言中間呢,除了西北語系跟他們之間有比較大的區別之外,其他三大板塊,基本上只是語調之間的區別(當然方言的一些習慣用詞,這裡就不細細展開了)。

跟普通話比較相近的,就是東北語言板塊了。

東三省之中跟普通話的說話習慣,以及語調最接近的是黑龍江省哈爾濱等等,他們講話的語調方式呢,跟普通話是十分相近的。這也是許多國家的廣播影視宣傳部門,東北人系比較多的一種緣由了。


agan268


方言是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因為人就跟隨父母和長輩生活在那是,形成的一種方言土語,只有當地人能聽懂,聽明白。

因為他們生活在那裡太久了。

河南,山東,安微,江蘇,之所以方言都一樣,是因為這四省相距很近,是臨省,方言就基本一樣。

尤其是靠近臨省邊緣交界處,雖說不是一個省,但居住太近,受其影響,說得方言就一樣,是很正常的。





用戶zmj情感嘚啵嘚


這一帶,不僅屬於中原官話區,而且聽的都是豫劇。

網友說,這一帶屬於淮海文化圈,準確說是中原文化圈,這裡現在屬於中原經濟區。中原經濟區還包括晉南之運城、長治二地市。在中原經濟區上報方案中,還有蘇北之徐淮地區。後來國務院這裡已屬於環渤海經濟區,就沒有被划進來。


齊聲喚賢


瞎扯淡,我安徽人,我講合肥話,一個省的皖南話我就一句聽不懂,皖北話有點像河南山東口音而已。合肥話就是地方土話,說的人不多,外地人完全聽懂也費力。


WKZ278


唉!說到方言這個問題我就上火,搬到山東,我們這個小區,天南海北的口音啊,什麼山西,陝西,四川,河南,武漢,北京,廣州,湖北,河北幾乎全國各地的了,我說普通話,和她們交流真是費勁,住小區一年了,因為這個語言沒個朋友,我都悶死了


花開有期0


本人徐州人,感覺江蘇的徐州、河南的商丘、安徽的蕭縣、山東的滕州,說話口音都差不多,因為蘇魯豫皖本來就搭界嘛!徐州正好位於四省交界之處,就像京津冀、黑吉遼,雲貴川,說話也基本差不多一樣!但是如果到了江蘇的蘇州,山東的青島,河南的許昌,安徽的黃山,說的方言口音可就差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