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上我向家长讲了三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家长很反感?

不是天方夜谈


说句实话,这位老师说得一点都不错!可惜的是,听懂的人不多,做到的人更少。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哪个因素对孩子影响最大?是学校,是老师,还是家长?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家长的因素占70%。

有人说,什么样的家庭出什么样孩子;

有人说,家庭是孩子的天花板;

有人说,教育到了最后,拼的是家长的态度。



有人教育不好怪“天赋”,他们不知道“天赋”不是“天生”,幼儿期的教育才是天赋的来源。有人怪老师,有人怪学校,他们不知道“好学校”最好的不是老师而是好学生。

这位老师也不必沮丧,大多数家长不懂就对了。这个社会永远是分三六九等,少数人懂了,一路名校,名额就那么多。


江苏高考咨询导师


我看了一下你说的三个问题,道理很正确,但是如果实事求是来讲这三个问题,肯定会得到家长的反感。

我给你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当官的说,为人民服务,大家听了舒服。但是有当官的说,你们这些老百姓是为我服务的,你反感吗?

再比如,校长说,老师们,你们是学校的主人。大家听了,努力干。但是,校长说实话:我才是学校的主人,你们都要听我的。你反感吗?

所以,看破不说破,才是王道。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是希望得到教师的管理与教育,现在你把这皮球踢回去,似乎是推脱责任,无论是谁都是不爱听的。

所以前两个问题你换了一个说法,或者不要说。谁爱听讲大道理。

例如,第一个问题,你可以这样讲:老师和家长是一个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希望家长们配合。——家长会反感吗?


一路散花说教育


人人都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可是多数人却做不成“别人家的父母”……

题主说的这三点我认为“总结”的是没问题的,说的很对。

但是为什么说的对却会被有些人反对呢?

我尝试分析一下,你看看是不是像我说的这样:

措辞方式的问题

当你面对的对象是学生的时候,你的教学、管理能够被“接受”的原因未必是因为你说的是对的,而是因为你是老师。多数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于老师的“畏惧”心理是比较强的,他们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认可你的观点、要求才遵照去做的,而是因为你的身份是老师。

事实上大多数老师的“自尊心”会特别的强,这跟这个职业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但是当你面对的对象是家长的时候,你的“教师气场”也很有可能会对一部分家长没有任何的作用——你的“道理”、“观点”、“要求”等等必定会被有的家长去分析和思考。

这个时候你的态度还是像面对学生那样或者你以为你已经注意措辞了但是实际上还是会有“职业习惯”夹杂进去,那么引起一部分家长的不认同甚至是反感也是很正常的——你是孩子的老师,但是很多家长并不认为你是家长的老师。

事实也的确如此!

你在第三条中也说了“配合”二字,可是你知道配合的前提是什么吗?我认为是彼此的认同、信任!只有你和家长们的目标达成一致,那么你们才会建立起“合作”的关系,才会出现“配合”的可能性。否则,对于很多家长而言,你的要求“配合”就会变成你在推卸责任、你在布置“家长作业”……

事实上同样的三点内容如果换一个人来讲或者换一种讲法,可能所有家长都会接受和认可,你信吗?

关于这点我是深有体会,为什么很多人一张嘴你就知道这个人是当老师的?因为他们的职业习惯(把所有人当学生了)太明显了……

所以如果你能换一种沟通的方式,比如相同的内容你请优秀学生家长、比较有点名气的教育专家来说,效果会好很多的。

交流方式的问题

也许你是用的PPT,而且这三条也是直接这样写在上面的。我是非常不建议老师在跟家长交流的时候搞的跟“作报告”似的。

你讲的这些“道理”如果以这种方式呈现给家长,那么当家长们看到这页PPT的时候第一时间会产生各种想法,接下来听你讲的时候极有可能实际上脑子里是在不断的做出“反驳”思考。这种情况下你想把你的思想全部被接受是非常困难的。

我给你的建议是:一个大标题即可,比如只有一行“聊聊孩子的教育问题”。然后你要先“讲故事”,讲一些案例(支撑这三个观点的案例),通过各种案例让家长们自己去思考、提炼,等到最后的时候再去说“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好越来越优秀,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通过这些案例我认为教育好孩子只是依靠老师还是不够的,毕竟我一个人实在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每个细节,尤其是在家里的时候,这就需要咱们家长朋友们多多配合才行了。如果您在教辅、督促孩子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问题,那么我非常欢迎大家和我一起交流……”

说真的,你虽然觉得你提的要求是理直气壮、合情合理的,但是在反对者的逻辑里他们的反对理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作为教师你一定对“教育(讲课、教学)是一门艺术”这话不陌生,那么“沟通是一门艺术”你可能就没太注意过吧?

家长认识上的偏差是客观存在的

我给你讲一件我真实见过的案例:

有一个小学生他们家拆迁后得了好多钱,孩子的老师因为孩子学习上的问题批评他并且叫了家长,结果你猜人家家长怎么说的?“老师,你不用对他要求这么高,说实话现在家里有的是钱,这也就是国家不允许,要不不用上这个学也行……”

遇到这种家长,你觉得讲什么道理能够讲得明白?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那些不赞成你观点的家长都是这类家长,而是想告诉你一个可观的现实那就是不是所有家长都会跟你有一样的对“教育”的认识!

面对这种情况你首先要做的肯定是“理解”,然后再看看是否还有必要再单独沟通一下,指望这种公开的交流,是不太可能有太大效果的。

总结:我认为您说的这三条的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即便现在会有家长不认同那也是无法改变这些事实的。但是题主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是否在表述上还存在可以改善的可能呢?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家长会上我向家长讲了三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家长很反感?

刚看了您的三个问题:

1、不要以为孩子的教育全是学校的事。

2、孩子的行为习惯与家长的教育有关。

3、孩子的家庭作业需要家长认真配合辅导完成。

其实,您讲得很有道理,或许问题出在表达方式或者语言语气上?

试试给您改动了一下:

1、不要以为孩子的教育全是学校的事:孩子的教育其实是个系统性的学问,三个主要的要素:学校、家庭、社会环境,都能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学校只是“教育”里的一环。

2、孩子的行为习惯与家长的教育有关:在三个“教育”要素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学校对于孩子的学习方法影响最大,社会环境对孩子的“三观”建立影响最大。

3、孩子的家庭作业需要家长认真配合辅导完成:老师希望家长能配合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咱们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教育,共同督促孩子,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良好环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更满意的学习成绩。


另外,也不排除有些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所以反感。这部分家长的情绪,希望你能理解。


————————————“蜗牛耍钝刀” 2019.5.11


蜗牛耍钝刀


家长会所提的这些问题,虽然都很有道理,但如果我是家长,我可能也会非常反感。因为毕竟这话是老师说出来的,似乎就给人以推卸责任的感觉。

这些年来,关于学生的教育责任,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分歧不断。二老师,现在主动站出来说这件事,家长自然是非常反感,有的可能会直接反对,大多数可能是敢怒不敢言。

首先,关于学生的教育责任。这位老师说的没有错,就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儿。老师需要督促和管理,而家长更要言传身教,积极管教,不能当甩手掌柜。其实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道理相信每一个人都懂,而在家长会上,老师上纲上线的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从理论上来说无可辩驳,但实际还是有推卸责任之嫌。既然是家长会,老师首先肯定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孩子的教育老师要承担主体责任,但是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老师的精力有限,万一有管教不到位的地方,对孩子来说就意味着一生,所以需要引起家长注意,只有做到家校共管,才能万无一失,确保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其次,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位老师说的其实也很实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上学之后开始的,而是从很小就已经养成,并在家庭和父母的影响下进一步强化。班上的学生那么多,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习惯都不一样,从实际情况来说,老师很难去逐一纠正。我想除了老师,那只有父母去承担起这个责任。去积极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要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去影响孩子。但是这句话说出来往往是刺耳的,没有哪一个父母愿意承认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他们都会想着我望女成凤,望子成龙,都是用心良苦,为他们好,何来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老师这样说明显是瞧不起我们,更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

最后,关于作业的辅导问题。这个问题是最近几年家长闹得比较凶的一个问题,作业量过大过难,而家长必须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去陪孩子完成作业,实际这个问题也已经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所以现在也已经提出了家长减负的概念,不允许老是布置作业,让家长来监督批改。而且这个问题的确也已经给学生家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文化程度高和知识结构完整的下来还好一点,否则的话真的很吃力。所以家长听到老师说这样的话,自然是不开心了。

教育管理是一种责任,更是一门艺术。我们的老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当中,得到的一些关于教育经验的总结都是非常靠谱的,但往往问题说出来又是那么刺耳,不说出来又无能为力和显得不负责任。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强化自己和家长的沟通艺术,既要把问题说清楚,也要让对方愿意听,愿意做。


小艾老师课堂


恕我直言,我不喜欢绕圈子,有的话也许听着刺耳,不过确实家长的心里话。

首先我觉得你说的三点,前两点你说的没错,不过你写出来当然语气就让人不快,还别说会上你是怎么讲的了。

至于第三点,我一点也不认同。现在的老师,只管教课,不管每个孩子的状况差异,有的孩子接受的快,有的孩子接受的慢,老师,就是要因材施教,把孩子教明白。

如果仅仅是讲了课,就完事了,剩下的全部交给家长,那老师就太轻松了。试问一下,老师在当学生时,你成绩的好坏,是不是也是爸爸妈妈辅导的结果?如果老师仅仅是讲课了而已,没有教会学生(故意不好好学的学生除外)那我觉得老师的职责没有尽到。

另外,如果老师只要讲了课,就不管了,全交由家长辅导,那我觉得家长要比老师厉害。

按照你的这个逻辑,老师教了,孩子在家父母辅导好了,孩子就优秀了?就能达到你们学校的要求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孩子就能考上考上清华北大,牛津剑桥,哈弗麻省?如果不是的话,你们的要求,就是有问题的,不负责任的!

沟通很重要,看你的问题,一副责问的口气,即便很有理,大家也不会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