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深V翻转,今天的盘面与1950年的鸭绿江有何相同之处?

一个深V翻转,今天的盘面与1950年的鸭绿江有何相同之处?

1950年10月,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开始了,我爷爷也是那一年去的朝鲜。他活着的时候跟我说过,那一年他刚从福建部队转到南昌地方政府,并不适应潮湿环境的他立即就追随老部队,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了鸭绿江,几经生死,1954年才有回到了老家山东。就在爷爷从朝鲜回来的前一年,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了。

在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里,我们在苏联老大哥的支援下, 156个重大建设项目中,到1957年底,有135个已施工建设,有68个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产。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

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原定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实际达到18%。1957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8%。1957年的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原煤为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596,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4%。机床产量达2.8万台,比1949年增长17.7倍;棉布为50.6亿尺,比1952年增长3296,糖86万吨,比1952年增长92%。(以上两段资料来自于度娘。谢谢。)

你看,当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被逼迫到窘境的时候,我们释放的潜力有多么巨大,从一张白纸开始规划进行,除了谢谢朋友的帮助,那个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都是3000年文明延续的根本。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想说两个道理,第一个道理,威胁从来都不会让人屈服,只有真正的碾压式的实力才可以,如果没有,最后都得靠谈判解决,朝鲜战争这样,现在也注定这样。第二道理,已知的风险往往会伴随着未知的利好,那场战争带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点加税,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呢?我并不知道,我只是思考。

最后还是要落到投资上,毕竟我是一个职业投资人,我要考虑的是收益和风险。这个时间节点上,我脑海里过滤的这么几件事:1、我的认知告诉我,中国一定会继续向上,谈到最后都会有结果;2、现在的大盘TTM16倍,我所投资的个股、宽基估值现在全部都在15-25倍之间,peg基本上都是<1的,我看不到低估变高估的可能;3、我没有融资没有杠杆,除了去年就安排好的可以定投到9月份的资金外,有房有车有10年以上的资金可以应对;4、作为一名投资人,我目前的情况,把钱拿出来我也找不到比投资A股更有把握的地方了,除非存银行,可我现在的股息也差不多3%也可以了;5、重新审视出口占比比较大的投资标的风险,如果过大就要减仓或者调仓应对了。

最后,明确一下我的态度,除了出口型标的评估风险外,其他的仓位和计划保持不变。

各位,投资只与收益和风险有关,与其他无关,别被其他观点绑架,也别被我的观点绑架,拿去参考,制定好自己的投资计划。祝你们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