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產業盛會頻頻“打卡”湖南,Why?

湘 伴 導 讀

這個春夏之交,湖南特別熱鬧,用“高朋滿座、客似雲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先是4月初,互聯網嶽麓峰會第6次如約而至,各路移動互聯網大咖齊聚長沙。緊接著,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首次來到湖南,毫無懸念地颳起了一股“航天旋風”。再過些天,“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即將開幕,上千家中外知名工程機械企業正在漂洋過海、跋山涉水趕來長沙。據湘伴君一位跑了10多年工業口的同事觀察,這陣仗不說“絕後”,至少“空前”。

短短一個來月,三場頂級產業盛會集體“打卡”湖南,規模一個比一個大,國際範一個比一個足。這是什麼情況?

1 窗 口

這三個自帶流量的產業盛會,蠻有代表性。

頂級產業盛會頻頻“打卡”湖南,Why?

互聯網嶽麓峰會開幕式現場

嶽麓峰會,玩的是移動互聯網,典型的新氣質,潮流範兒。就著湘江濤聲,移動互聯網大咖們輪番登臺,為全國乃至全球互聯網產業發展帶來新視野、新觀點,每年嶽麓峰會的新經濟高峰論壇都一票難求。在“冬有烏鎮,春有嶽麓”的讚譽聲中,湖南贏得的不光是人氣,更有產業大豐收。短短數年,湖南移動互聯網產值突破1000億元便是明證。

頂級產業盛會頻頻“打卡”湖南,Why?

中國航天日開幕式現場

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炫的高精尖的航空航天科研和產業成果。一些人傳統印象中,湖南是農業大省、有色金屬大省,離高大上的航空航天產業似乎很遙遠。這種印象當然已經OUT了。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你可能不知道,我國第一臺航空發動機、第一枚空空導彈,都誕生於湖南。目前,湖南是全國唯一的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研製基地、飛機起降系統研製基地,在航天領域擁有一批具備國內領先水平的技術和產品。我們耳熟能詳的C919大型客機、鯤龍AG600、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等“國之重器”都有湖南配套產品。這次活動上,湖南也定了個“小目標”:到2022年力爭實現航空航天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又一個值得期待的千億產業。

頂級產業盛會頻頻“打卡”湖南,Why?

5月15日即將開幕的“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展示的是全國乃至全球工程機械產業的最新氣象。卡特彼勒、約翰迪爾、日立建機、三一集團、中聯重科、山河智能、鐵建重工……全球工程機械50強主機生產企業有23家將亮相,可望吸引來自全球10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專業觀眾15萬人次,展品一臺動輒價值千萬元。火到什麼程度?在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中排名第18位的美國企業凱斯工程機械,來晚了點,竟沒訂到足夠的展館面積,“有點遺憾”。

頂級產業盛會頻頻“打卡”湖南,Why?

三一重工

這樣一個國際展會,更將東道主湖南及工程機械湘軍推到鎂光燈下,迎接國內媒體乃至全球目光的聚焦。作為湖南製造業的“形象代表”,工程機械湘軍的硬實力在全球都不容小覷:2019年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中,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分居第7、第13、第34名。全球每10臺混凝土機械,就有8臺產自長沙。2018年,湖南工程機械主營業務收入達1660.6億元,佔全國總量的26%。放眼全國,長沙已成為中國的“工程機械之都”。

三場盛會,映照湖南三大產業類型,有移動互聯網、電子信息這樣的新興產業,也有航空航天這樣的高精尖產業,更有“老樹發新芽”越長越茂盛的工程機械產業,自然成為觀察湖南高質量發展的絕佳窗口。

2 培 育

曾幾何時,談湖南產業首談農業、必談農業;談湖南工業,多是鋼鐵、化工、有色等老幾樣。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承受巨量老舊產能退出的“刮骨”之痛時,精準發力創新與開放“雙引擎”,堅定不移振興實體經濟,培育新動能。積數年之功,產業面貌煥然一新。

頂級產業盛會頻頻“打卡”湖南,Why?

峰會現場 湖南日報記者 徐行 唐俊 攝

2014年,當幾位移動互聯網湘籍企業家聯合發起“湖湘匯”並舉辦第一屆互聯網嶽麓峰會時,當年湖南移動互聯網產業不過100億元,人們沒有預料到,不過短短5年,一場因鄉情湘情而起的自發聚會成為中國互聯網人的盛大節日,一顆產業“小苗”迅速長成千億“大樹”,更帶動長沙崛起為繼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之後的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第五城”。

一個故事被反覆提起:2014年湖南《關於鼓勵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意見》出臺前,時任湖南省長的杜家毫多次召開會議研究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意見》的相關內容均經過杜家毫親自修改。清科集團董事長兼CEO倪正東認為,“從湖南出臺的鼓勵扶持政策來看,湖南在全國屬於最重視移動互聯網的省份之一。”

幾年前,工程機械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三一、中聯面臨很大困難。要不要轉型?工程機械還有沒有發展空間?不少人對行業前途充滿困惑。

關鍵時刻,湖南省委鮮明提出,工程機械不是夕陽產業,而是朝陽產業,抓好技術創新就能渡過難關。全球工程機械行業中,排名靠前的美國卡特彼勒、日本小松等都是“百年老店”,沒有因為遇到一點波折就不搞工程機械了,相反更加註重產品創新和質量提升,繼續走在了世界前列。

頂級產業盛會頻頻“打卡”湖南,Why?

中聯重科

“人家搞了一百年還在搞,我們沒理由不搞。不僅要搞,而且還要對標看齊全球工程機械巨頭、瞄準世界500強的目標,搶抓‘一帶一路’的重大機遇,擼起袖子加油幹。”省委書記杜家毫的一席話堅定了行業信心。全行業加速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2018年,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淨利潤分別增長192.3%、51.6%,可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依靠這種百折不撓的精神與定力,湖南工程機械走南闖北、跨洋過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實現了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佈局20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不斷建鏈、補鏈、強鏈、延鏈。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自主可控計算機、航空航天……一批新興產業鏈快速崛起,全面開花,形成多點支撐。“湖南製造”向“湖南創造”嬗變,成為三湘大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籤”。

頂級產業盛會頻頻“打卡”湖南,Why?

C919大飛機的座椅設計出自於湖南大學工業設計研究院。

回頭再來探究頂級產業盛會頻頻“打卡”湖南的秘訣,答案不言而喻。

3 “新 氣 質”

人民日報“俠客島”微信公眾號評價嶽麓峰會時用了一個詞:未來感。這個詞,湘伴君覺得用的特別熨帖。

頂級產業盛會頻頻“打卡”湖南,Why?

中央媒體採訪團到訪“新晉網紅城市”長沙

五一小長假前,一個陣容強大的中央媒體採訪團到訪“新晉網紅城市”長沙。央媒朋友感受到的長沙是這樣的:想去湘江新區遛個彎,坐上無人駕駛“智慧公交”馬上出發;帶上身份證,走進一座健康亭,一下就能完成10多項體檢項目;心血來潮想擁有一顆自己的商業衛星,不難,10萬元就能搞定;想去夢潔家紡買床棉被,別急,一床棉被3分鐘就能“彈”出來;想給辛苦一天的環衛工人搭把手,環衛機器人瞭解一下?

頂級產業盛會頻頻“打卡”湖南,Why?

這個小小機器,可以瞬間測出身體各項指標。

這樣的場景,是不是很帶感?這是湖南的未來感,也是湖南的新氣質。

年初,新華社刊髮長篇通訊《破舊“陣痛”之後——湖南探索經濟高質量發展觀察》,評價湖南高質量發展“氣質”已然凸顯:39個工業大類全部盈利,為歷史上少見;規模工業“速穩質優”,利潤增長16%左右;市場活力迸發,民間投資增長25.2%;服務業蓬勃發展,“偏重”的經濟結構正在“變輕”……

一方面,是傳統優勢產業經歷“陣痛”後涅槃重生,湖南“國企長子”華菱鋼鐵自2017年扭虧為盈,2018年創下歷史最高的1200億元營收;另一方面,是新興產業、高端產業快速興起,過去一年,長沙市平均2.8天引進1個投資額2億元以上的產業鏈項目。2018年,湖南GDP總量在全國排名再進一位,位居第八。

頂級產業盛會頻頻“打卡”湖南,Why?

夢潔智慧工廠

就在昨天,杜家毫在長沙市專題調研產業項目建設情況,一天之內馬不停蹄走訪了8個企業,既有“老樹發新芽”的傳統企業,也有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的高科技企業。杜家毫強調,要努力營造“以產業比實力、以項目論英雄”的濃厚氛圍,大力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興湘強省的硬實力。無疑,省委書記的調研,進一步釋放了抓產業、謀產業、強產業的鮮明導向。

頂級產業盛會頻頻“打卡”湖南,Why?

通號軌道車輛有限公司生產基地試驗線

對奔跑中的湖南工程機械產業來說,即將開幕的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是又一次發展良機。如果能夠吸引部分參展企業落戶長沙、佈局湖南,將進一步提升湖南工程機械產業的國際地位,並極大促進全省對外開放。正如湖南日報5月8日發表的晨風文章《把工程機械這張名片擦得更亮——一論推動湖南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指出的,我們要當好東道主,取人所長、補己所短,把湖南工程機械這張名片擦得更亮,使長沙、湖南真正成為世界工程機械之都。這樣的未來,並不是夢想。

“今天只要你在湖南插一根枝,就有一個高點,你就能吸引很多人回到湖南和你一起去創造新奇蹟!”很多人發出這樣的感慨。

高質量發展的湖南實踐再次向世人展示:敢為人先,於斯為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