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得越久盆土越少,多肉竟也“吃土”嗎?

沁嶼


你好,我是老唐,一個養多肉植物6年以上的80後,分享多肉植物葉插、播種及養護經驗,歡迎點擊文章右上角“關注”長期獲取養護知識,亦可點擊頭像直接諮詢。

我們在養多肉或者其它植物的時候會發現一個有趣的想象:剛上盆的時候滿滿的一盆土壤,但養了幾年給植物換盆的時候突然發現盆裡的土壤減少了好多,除了滿盆的植物根系就剩下一下無法粉化的顆粒,其它比較細小的介質基本上都不見了,只有根系直接還殘留著少許。那這些比較細小的介質去哪裡了呢?是被植物吃掉了嗎?

我之前給多肉換土的時候就發現養的時間越長土裡剩下的泥炭土就越少,除了一些麥飯石、火山岩、綠浮石等非常堅硬的顆粒,盆裡能看到的都是多肉的根系,滿滿的一大盆,我想了一下,導致盆裡土壤越來越少大概有下面幾個原因:

1.疏鬆的土壤被壓實。

我們栽種多肉的時候通常用的泥炭土或者腐葉土再或者椰糠加各種顆粒石,而這幾種介質在乾燥的情況下都非常的疏鬆,看起來很多,實際上是虛胖,弄溼了以後用手一捏就會變成小小的一坨,而我們在栽種多肉的時候通常都是微潮的土壤或者直接乾土,也沒有將土壤壓的很緊實,在後面的養護中,隨著我們不斷的澆水,這些疏鬆的介質就不斷的被壓實,看起來就越來越少了。簡單的說就是我們上盆的時候土壤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多,只是因為蓬鬆的原因看起來很多而已。

2.水土流失。

這個應該是多肉花盆裡細小介質減少的最重要原因,因為每次我澆完水,都會發現底孔流出來的水很渾濁,也就是說它帶走了少量的土壤,雖然每次都很少,但是隨著我們澆水時間的增加每次少一點,下次再少一點,等我們換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量變到質變的結果,最後就沒剩下多少土壤了。

3.風雨原因。

這個問題多肉露養的特別明顯,像一些非常輕的介質,比如說珍珠岩等等,在土壤乾燥的情況下非常容易被大風吹走,下大雨的時候如果不遮雨也非常容易被雨水衝到濺出來,雖然每次帶走的量都不多,但跟上面的水土流失一樣,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時間長了這個數量也是不小的。

4.植物吸收。

這也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原因,隨著養護時間的增加,多肉的根系不斷的吸收土壤中的營養成分,而一些細小的介質比如說泥炭土等會不斷的分解,在這個不斷分解吸收的過程中,就會越變越少。總之幾個原因匯在一起,就導致多肉盆裡的土壤就越來越少,看起來就像土壤被多肉吃掉了一樣。

嗯!我說完了!以上謹代表個人觀點,作為肉友實際處理問題之參考所用,路過的肉友覺得有道理請點個贊;如有更佳處理之方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以討論,謝謝。(原創內容,歡迎轉發,但勿抄襲搬運。)


老唐多肉談


前段時間把同事一盆多肉摔在了地上,尷尬的同時我馬上出去買了新的花盆。同事是個性格很好的男孩兒,並沒有指責我的粗心,而是和我一起把地上的多肉移植到新的花盆裡。移植的時候我發現同事把摔散落的多肉瓣輕放到了泥土上面,我開玩笑說:“你這是化作春泥更護花啊”。“不懂了吧,這些多肉瓣只要擱在泥土上面就會自己生根長成新的多肉,你把它埋在土裡反而活不了”同事說到。將信將疑的我一段時間後終於長了見識,那倒在土上的花瓣一個個長出了根,健康極了。你說的吃土或許正因為如此吧。


海灘惡魔


你好,我是晨曦,一個多肉大棚主。晨曦願意分享多年多肉養護經驗與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多肉養的越久盆土越少?這種情況其實很正常,並不是被多肉吃掉!我們通常上盆後的土壤都是比較滿的,養著養著你會發現慢慢的土壤都沒有那麼滿了,這其實有兩個原因:

①土壤流失

如果你養多肉的配土裡有細沙,園土,或者比較細的泥炭。你養著養著就會發現花盆底部隨著澆水一起有一些泥土,細沙流出來。盆底的排水孔是為了方便多餘的水分流出的,但是澆水的同時,一些比較細的土也會一起流出來。那麼配土也就慢慢的少了。

②土壤壓實

還有我們給多肉用的土壤都是比較疏鬆的土壤,比如泥炭,椰糠等等。這些土壤上盆後看上去是滿的。等你一澆水你會發現土壤會下沉很多。這其實是因為土壤原先比較蓬鬆,澆水后土壤就會沉澱下去。

這個其實比較正常,所以我通常都是用顆粒比例多的土壤,這種情況就會比較少見或者不那麼明顯。如果你的土壤泥炭比例多,建議給多肉上盆后土填的滿一些,不然一澆水就會變得特別淺。



以上代表晨曦個人觀點,如果大家有其它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另外,路過的小夥伴,如果你覺得晨曦有幫助到你,請高抬貴手給晨曦點個贊!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關注晨曦,私信晨曦。希望可以結交更多熱愛多肉,熱愛生活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