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员工,一个做事认真但效率低,一个迟到早退但效率高,只能留一个我该留哪个?

刘普洛夫斯基


我的导师曾经说过,职场中,关于领导力,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对于你这个问题呢,其实很难回答,不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下。

一、资历

从资历这一点来看的话,你必须要去看一下这两个人的工作年限。如果那个效率高的人已经工作了两年了,而另一个效率低的人才工作了三个月,这自然要另当别论。

职场中,员工的能力虽然并不与工作时间绝对成正比,但基本上大多数的工作是需要一年左右的学习时间才能熟练掌握的。

这还没有谈到那个著名的“1万小时定律”,要想成为专家,你需要有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就算是你把刻意练习安排到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那你也至少需要三年。

二、好的领导要永远都能为员工考虑,永远不批评员工!

你有没想过,那名认真工作但效率低的员工会不会是陷入了“无限努力”的怪圈当中,如果他是这样,那你可以帮助他提高工作效率,毕竟现在认真做事的人其实并不多了。

在《精力管理》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三个非常震撼的观点:“管理精力,而不要管理时间”、“追求压力,而不是避免压力”、“目标推动工作表现,而不是正面反馈推动工作表现”,

你可以把这些优秀先进的思想灌输给你的那名低效率的员工,让他更有精力去完成工作。

当然,也有可能那名效率低的员工只是工作技巧不足,那你可以让他学习一些工作技巧、时间管理方面的书,比如《微精通》、《麦肯锡高效工作法》等,这些不对他的工作一定会有帮助。

对于那名迟到早退的员工,很多人都会很生气,但是我希望你能记住,“宰相不是因为当上了宰相之后才肚里能撑船,而是肚里能撑船的人最后才能当上宰相”,你有没有想过他很可能是因为最近家里出了点事,没办法,只能迟到早退。

又或者他只是懒散惯了,这都需要你去了解一下,如果他需要帮助,你一定要提供给他足够的帮助。根据我的工作经验,今天你帮助了他,将来他只会更加努力地工作。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名员工不够敬业,但不够敬业真的只是员工的错吗?会不会也有可能是你作为领导者的错误?

难道员工没有可能是觉得这份工作不满意、正准备换一份工作?如果真是这样,那你可就要赶快和他交流一下,看看公司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对你的公司也有帮助。

三、害群之马不可留

我看很多人都在说,因为迟到早退的人效率高,所以可以留下他。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公司里其他人都被他感染的话,那该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现象。对于一家公司而言,今天员工在工作时迟到早退,那他明天就能去完成业务目标,简直是后患无穷啊!

根据盖洛普的研究,每10名员工中就有7名员工要么懒散,要么主动地破坏公司的工作成果。

职场中,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需要有目标达成的激情,还一定要有对公司规章制度的严格要求。要知道,公司文化往往意味着一切啊!

员工的工作状态往往能直接决定产品的状态,进而直接决定客户的体验,然后影响你最终的工作报表。

我是姚树井,一个只输出干货的职场成长专家。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一定不要忘了点赞、关注哦~

姚树井


我讲我自己的两个例子吧。我原来在基层当一个小头,手下大约有六个人,其中有一个小伙子效率高、能力强,就是有点散漫,迟到早退。因为要压缩人员,我留下了小伙子。为什么呢?因为我要出业绩,必须大干快上,才能脱颖而出。后来,我升到总部工作,也遇到同样的事情,借调了两个年轻人,一个踏实认真,一个能干不踏实,借调期满,我留下了那个踏实认真的。道理很简单,大机关工作都是卡着点运转的,宁愿不争功,也绝不能出错。大机关运行,出错是致命的,效率是第二位的。

所以,选人用人是一门哲学,是企业管理者和老板的核心人物。选人用人的核心,不是选择,而是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地方上,发挥这个人的优点和长处,回避他的短处和缺点。比如说,一个小团队属于开发攻关性的,出成果出业绩,才是王道,前方打仗出点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求稳怕乱不出战绩,你们团队会被抛弃掉的。

再比如说,到了一个程序性很严谨的职场环境里,按时交出工序才是最重要的,某一个环节虽然不是核心,但影响整个流程的运转。你用一个迟到早退、不自律、没有时间概念的人,早晚有一天会给你捅大篓子。这种工作性质,首先要保证不出错,而不是求有功。我们常说,打天下用武将,治天下用文臣。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到什么环境用什么人,这些都是动态的。

具体到这个问题上面,估计题主提问的环境应该是基层单位。如果这项工作有挑战性,而不是简单程序的工作,你要优先选择效率、能干但有点散漫的员工。因为他有能力,可以突破难题,解决问题。散漫不要紧,你要用心管理他,盯着他干活,你要多操心,这也是基层管理者的题中之意啊。如果你这项工作只是程序性,不需要攻坚克难,你可以选择稳重踏实的,虽然能力不强,但不出给你出娄子。

最后,再说一点辩证哲学。认真踏实,但效率不高的人,往往是智商没有效率高的人高。效率高的人,往往聪明伶俐,但不好驾驭。但是辩证地看,能人散漫,是可以调教的,如果调教的好,就是一个打硬仗的好料。智商平庸的人,你是调教不出来的,可以把他用在程序性、严谨性强的岗位上。把调教好的能人放在攻坚克难的岗位上,让他给你打天下出战果。


职场火锅


我宁愿留那个肯踏踏实实干活的。

我自己开的是个小公司,员工也就四个,倒是招了一些兼职员工,去年的时候有一个学弟一个学妹在我这里干活,主要是负责摄相前期。

因为是兼职,两个人都只是星期六星期天过来帮忙。一般一天也就工作两三个小时,还算是很轻松的。

学弟比较木讷,但很踏实,不仅帮忙拍照,有时候拍外景化妆突然缺什么,或者是拍照的时候需要什么道具没有准备,他都主动去帮忙回去取。拍摄结束了他都是等着和我们一起走,帮着收拾东西。

学妹属于那种活泼开朗的,拍照技术比学弟要高,每次拍出来的照片后期修图都很轻松,往往还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但学妹爱睡懒觉,而且平时活动多,经常兼职的时候迟到早退。看她可爱又会撒娇,我们几个男子汉一般也就放她走了。

但有一次她实在是把我们惹火了,几个人一合计,毫不留情的把她给辞退了。

毕业季的时候因为我们和学生会主席关系好,他帮我们宣传过,所以那段时间要拍毕业照的人很多。我提前也跟学弟学妹叮嘱过,这段时间累一点,会给他们涨工资。

那天一共接了三个毕业照的单子,而且是要去不同的地点拍摄,都是女生宿舍想要拍一组照片留作纪念。

早上学弟早早的就来了,帮着准备器材,学妹依旧是迟到了,不过好在女生化妆都要很久,一直到快要出发了学妹才来。

还在车上要赶往第二个拍摄地点的时候,学妹就跟我说,下午有社团聚会,她要去参加,想跟我请个假,我说今天不行,人手实在不够。她缠了我一路我也没松口。

下车她就闷闷不乐的,我也没时间管她,只是督促她赶紧开始拍照。因为我并不懂摄影,另外懂摄影的两个那天去拍宣传片去了。所以就我一个人盯着。

她很快就跟我说拍完了,把相机给了我,自己就走了。我心中有些纳闷,虽然我不懂,但是做了这么久也多少知道拍一组照片要多久,她只用了平时不到一半的时间。我打开相机一看,里面的许多照片不仅光线没有处理好,甚至连构图都惨不忍睹。

但这个时候也实在没有办法了,重新拍时间肯定不够了,就憋着一肚子火赶往下一个地方。

最后一组照片我给学弟搭手,他来完成拍摄,拍完之后我看了看,尽管有些瑕疵,但都是后期修图可以弥补的。

晚上回到公司,我把今天的照片拿给我们的技术人员看,两个人都是眉头直皱。不过好在技术人员后期足够强大,一直修到晚上两点多,总算把图片都处理好了。

第二天我给学妹打了个电话说我们现在只需要一个兼职的了,就把她给辞退了。他她还撒娇问我那说好的涨工资呢?我反问她:你才干了几天,她没有说话了,我就挂了电话。

后来学弟一直在我们这里兼职,技术也越来越好,如今都可以独当一面了,参加省里的摄影大赛还好几次获奖,在学校也小有名气。

迟到早退其实早就反映出了这个人心思不在你这里,如果遇到更大的诱惑,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你。

而那个踏实肯干的人,暂时效率不高可能只是没有掌握方法,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往往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写作变现君


我自己开始工作的时候,应该就是题主说的“做事认真但效率低”的人。当时刚刚来北京,人生地不熟不说,普通话也说不好,同事们都是北京当地人,我口音比较重,能不说话就不说话,领导布置的任务听个大概齐也不敢问,自己慢慢琢磨着干,不仅效率低,简直是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第一任领导也是很看不上我,所以又招聘了一个新人顶替我。就在最后一天,准备办理辞职交接的时候,另外一个部门缺人,就把我调整到另外一个部门了。而且,从此我的职业生涯就像开了挂一样,一路升职加薪,直到做到了总部部门总监。

那么,有了这样一段经历,我是不是就更建议留下这个“做事认真但效率低”的人呢?不是的。后来,我自己做了部门负责人,当时负责的是综合管理部,因为某领导的关系招进来一个姑娘。这个姑娘很认真,也没有因为是关系进来的就不服从管理,但真的是不行。我们部门的工作需要经常跟人打交道,即便是最普通的员工也需要有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后来她自己也觉得非常的吃力,谈话之后,只好把她调整到仓储管理部门啦。

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作为管理者确实会面临选择的问题,对于这类“二选一”的问题,应该从全局的角度综合考虑,而不是拿出两个完全不同且各有优势的指标来对比。

第一,从两者个人的角度看:效率有高有低,但差距有多大?是否低于基本的质量要求?

在团队中,不可能每个人的工作效率都完全一样。从工作流程设计上,对“效率”这件事本身就应该有个标准。那么,工作认真但效率低的员工,是根本就达不到工作要求呢?还是说完全满足工作效率的要求,只是两者对比起来有些差距呢?

这一点非常重要,工作完成度以及完成效率是生死线,真的实现不了就只能调整。但如果过线了,就需要综合考虑了。

注意:本着对工作、对员工负责的态度,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下,为什么有人工作认真却效率不行,是不适合还是方法不对。虽然管理者不是老师,但指导和帮助自己的员工,也是我们的必修课,在时间、精力、成本合理的情况下,应该给工作认真的同事多一些机会。

第二,从整个团队的角度看:团队目前最强调的是什么,两人对团队的影响是什么?

迟到早退这件事,在有的团队是一件天大的事;而在有的团队却是微不足道的事,甚至提倡弹性办公。这跟企业的业务类型、发展周期、企业文化都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这件事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适不合适,没有好或者不好。但是!一个团队却必须要有统一的文化,不可能有两个标准。作为管理者,我们带的是一个团队,需要考虑到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从这个角度上看,这两个人对团队的影响是什么,谁更有利于自己的团队建设,更有利于团队整个绩效的完成呢?

注意:留下什么类型的员工,本身就传递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倾向。这可比在墙上、在宣传册上提出的各类标语更深入人心呢。

最后,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承担起培养帮助下属的责任,同时,也不必被“二选一”框住了。

在做职业辅导的时候,从员工的角度,我当然不敢建议员工把个人成长寄托在管理者身上,必须主动把握机会、主动成长。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我们却需要承担起培养下属的责任:刚刚说了,对于态度很好但效率低的同事,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多给一些机会;而对于纪律感不强但效率高的同事,既然人很聪明,当然也可以做工作,明确他必须遵守的职业规范,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员工成长。

反过来,公司的任务毕竟是完全工作任务,实现经济效益,我们不是培训基地,如果两个人都有问题,我也不建议被这个“二选一”的框架框住了。宁缺毋滥,如果你不能帮助他们提高、成长,那也没有必要将就。一边不满意,一边有舍不得放弃,对自己、对员工都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好办法。

我是为好优姐姐,关注职场领域,努力提供更多职业成长干货,记得关注哦。

为好优姐姐


我还真碰到过这事。在十多年前,我在一个部门干主管,因为有老同事退休要调入一个能干的年轻人顶上这个岗位。我当时就从委派单位抽调了的一个名牌大学的小丫头和一个普通大学的小伙子。

小丫头工作细致,任劳任怨,但是效率一直都很低。而那个小伙不时迟到早退,但是干活的效率确实挺高。

实习两个月后,我留下了那个小丫头,让小伙子回原单位工作了。

小伙子因为在这次工作中受到打击,回原单位后开始变得遵章守纪了。因为他知道不改正自己的不足,也许一辈子他只能呆呆在基层单位。

挫挫小伙的锐气是我的目的,半年后,我把他调入了我所分管的部门,并安排了一个关键岗位。而那小丫头到了一个需要细心的非关键岗位,做到了人尽其才。

总之,留下能干的最为关键,用制度约束好他的不足就好。

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不曾轻狂


这个问题刚好发生在我身边,我和另外两个工友都做同一工种,而老板只需要二个人,我是既勤劳又效率高,另一个是效率高,但经常迟到,早退,还经常请假,也是因为这样,我才教了另一个工人,而这个工人很勤,但就是太笨,工作太慢。后来老板让我退了这个笨的,我说如果你要退一个人,那我走吧,老板怕我跳糟,没办法,只好三个都留下。

现在那个效率高的依然迟到,早退,请假,而效率低的因为做的时间长,也和他差不多。如果真要减一个,我宁愿留效率低的,因为如果效率高的一请假就十几天,我一个人会累死。


小丑48151534


你是个逗比吧

怕是真没管理过人

那些效率低的不是蠢就是坏

你哪只眼睛看出认真来了?

我带一个中心时,有个死女的天天特别“认真”地在编辑稿子,我平时太忙了没太看她,

有一次发工资我直接被扣了快小一万时,感觉特别奇怪

我就留意了一下

她特别“认真”地看稿子魂游天外了,看了一整天两页全是错字病句,还把人家的意思改反了。

老大,一天就看两页后面把发外校的稿随便一翻就交给我想出版了事

要不是我还有个终审过程

我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人渣

有多远死多远

这样的人一般就是又蠢又懒的人

记得有次我们见社长,这一般都是比较要注意形象的情况

你知道她怎么干的吗

踏着双拖鞋,头是全是白头皮

看得那天满汉全席都不好意思吃

你他妈的是个女人,澡都不会洗吗

后来我就让她滚蛋了

有多远死多远别害人


慕颜歌41319


想都不用想,肯定留办事效率高的。

之前厂里干活,有几个员工都给我反映有个人总是在别人干活的时候坐一边扣手机,起坏作用。于是我没事就观察了一下,发现同样的活,他比别人快很多,而且成品率也比别人高很多,之后我就没有处理这件事。但是后来那些打小报告的人也学人家去偷懒。我发现之后直接裁了。

在这里也忠告一下打工的朋友,不要觉得老板不吭声或者老板都是瞎子,老板好糊弄,你出不来业绩,创造不了更多的价值,你就是再听话也没用。也不要觉得老板对谁偏心了,在老板眼里,你的产出效率才是他看重的如果你觉得老板对你没有别人好,或者自己拿的比别人少,不要找老板理论,多从自身找原因,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因为老板还没裁你已经是对你的照顾了。


逗香斋


这个问题,我可能回答比较现实吧!

两个员工,我会看那个员工创造价值大,那个员工为我带来更大效益就留下那个。

可能与我的工作环境有关,我们公司也是9点上班,但通常10点,11点或者下午才过来打卡。有时上上班可能就外出了,或者去楼下喝奶茶咖啡☕,在座位上的人比较少哦。但如果要找谁,都是微信秒回的,手机24小时不离身。

为啥这么自由???因为这些同事:有些是技术哥哥,他们开通宵是常规。有些是产品哥哥,遇到程序拔格了,需要出去冷静下。有些是新媒体妹子,文案卡顿,需要出去通通风……等。

只要把活干好就行,至于在不在公司,在不在位置上,根本没人管你。这种开放式工作形式现在很普遍呐,听说有些公司还可以带猫上班,压力大时可以撸猫猫,真羡慕的~~

老实说,公司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毕竟生存下去是首要的。谁能给我带来效益,才是我选择的(捂脸)



下凡来


一开始我认为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是决定是否能把事情干好的第一要素,但后来我发现了,态度才是决定决定是否能把事情干好的第一要素。以前上班的地方有一个小孩很帅很帅,很多客人都很喜欢,领班也很照顾,慢慢的小孩就有些傲气了,在众多男孩中看不惯谁就骂谁,还欺负新来的。慢慢的也开始挑客人了,还成帮结派,他们那一帮人经常得罪客人,有很多闹事的,乱问客人要小费的。慢慢得罪了好些客人。然后给很多人造成映像,我们这里不好了。乱要价还不好好陪,所以生意一咯千丈,从这点可以看出,态度才是最关键的,态度好你才能发挥你的能力,态度有问题的话,能力越高,危害反而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