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长山要塞区——68年从獐子岛招来八个兵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外长山要塞区——68年从獐子岛招来八个兵

外长山要塞区——68年从獐子岛招来八个兵

  五十一年前,不知是谁在连队的操场上高喊了一声:“獐子岛的八个新兵来了!”一群老兵热情的围了上来,这个帮助拿背包,那个帮助拿脸盆,还有一群早到连队的新兵,站在门口偷偷的指点着什么,我只听到一句,“海岛兵的个子真高!个个都是身强力壮!”

我们獐子岛的八个新兵,于一九六八年二月二十四走进了通信四连,也可能是吃海鲜的原故,除了薛乃荣个子矮一点,其余全是大高个。后来才知道,这批海岛兵是为潜水员而挑选的。

外长山要塞区——68年从獐子岛招来八个兵


六八年兵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征兵,应该说文化程度都不高,八个人中只有毕勇是中专毕业,(毕勇他不是土生土长的海岛人,他是大连人,沈阳粮食学校毕业分配上岛)其余大都是初中毕业,有的入伍前从来就没离开海岛,用海岛话讲,一个个都有点“傻乎乎”。看那棉帽戴的,和赶马车的车老板的帽子差不多,根本也没有个型,棉袄棉褲也不合身,再穿上那笨重的大头鞋,个个都显得那么臃肿,怎么看都是傻乎乎的。

外长山要塞区——68年从獐子岛招来八个兵

你别看样子有点傻,干起活来那可都是生龙活虎,冬天连队修菜窖子,一百多斤重的大石头扛起来就跑,连队的几个大水缸,只从新兵到连队后,都被这群新兵芽子承包,冬天的井沿冻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冰上再洒上了水,那真是滑上加滑。为了能抢到水桶,海岛兵天不亮就起来挑水,一不小心摔个仰八叉,差点把门牙摔掉。抢不到水桶的就扫院子,等到起床哨声响,营房的前后都被打扫得溜光崭亮。

最艰巨的任务是冬天清理厕所和猪圈粪,用铁鍬根本铲不动,用镐刨,一镐下去,粪肥四溅,嘴里眼睛里耳朵里,一不小心就飞进了粪便,有的战友还开玩笑的说:“快闻闻是什么味,快尝尝鲜不鲜”。这些活我的海岛兵都抢着干。我也想了一个好办法,找来一块纸壳子,在上面挖两个眼,剪一块毛驴车的里带当皮筋,做成了一个抵挡粪便的盾牌,把它戴在脸上,你可别说,还真管用。只可惜当时忘了申请专利权。

我们八个海岛兵,入伍第一年,大多数都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几年后又有四位同志提了干,是解放军这个大学校培养了我们,是通信四连这个大熔炉,使我们得到锻炼和成长,我们永远不忘记军旅生涯,时刻想念可爱的连队,是因为军营使我们脱胎换骨,是这个大学校让我们百炼成钢!

外长山要塞区——68年从獐子岛招来八个兵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新兵芽子己经头染白霜,八个海岛兵中的周远贵和杨宝臣己去了天堂,但愿剩下这六个当年的新兵,永远能健健康康。

后述:这八个海岛兵,毕勇后任警工实业公司财务处长,我当了二十年水线兵,后任水线营营长,张云生提为水线技师,石天健提为512艇指导员。其余几位先后复员回到了地方。也都在不同的岗位担任了经理和科长。

外长山要塞区——68年从獐子岛招来八个兵


二0一九年五月九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