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01

前几天,新闻爆出17岁少年因被母亲责备而直接下车当场跳桥身亡的短视频时,一个只有13岁的女孩在后台跟我说,她家住5楼,她有无数次也在妈妈不分青红皂白责难自己的时候想要跳下去,可她比较怂,看完这个视频感觉多了几分勇气。


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这样的留言让我瞬间感觉毛骨悚然。

之后,我主动找这个小女孩跟她聊了聊。

女孩其实自始至终也没有说出一件太具体的事。

无数次促使她想要一跳了之的原因,都是无处申冤的琐碎。

有时候是在学校受了排挤找妈妈倾诉,妈妈却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有时候是因为老师算错成绩导致她跌出了前10名,她想要个说法,妈妈却说又不是正式大考你自己知道不就行了;有时候是男生给她写的纸条被妈妈发现,妈妈气急败坏地说她“不好好学习却勾引同学”。

总之,她感觉无论一件事是谁的错,在她妈妈看来,就理应从自己女儿身上找原因。

然后,就这样诸如此类的一桩桩、一件件,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甚至有一次她当着妈妈的面威胁要跳下去,步子要往窗边挪了又挪,她妈妈竟然一声冷笑道:“跳吧,赶紧跳,养个女儿真是出息了。”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到她在哽咽落泪,她说,我妈这辈子在我面前都没有承认过错误,我不会跳,但我永远不会原谅她,只想快点离开这个家。

我叹,只能告诉她,很多妈妈都是不会道歉的,她们只会在做好饭的时候假装一切都没发生过,然后喊你出来吃饭。

现实确实如此,孩子一辈子都在等一句对不起,父母一辈子都在等一句谢谢你。

大家都认为仪式上的被理解很重要,可谁都做不到。

最后这些等不来的东西,慢慢发酵成积怨,一辈子都不肯原谅的那种,一辈子都甩不开的那种

将来无论遇到谁,心里都憋着一股子倔。

想质问全世界,凭什么原谅放下才能让我变成更好的人?

我偏不。

02


麦家在《人生海海》里,就讲了牵绊所有人一生的原谅与放下的问题。

一个拥有通天本事、身负一生传奇的上校回到村里,想要过过养养猫、吃吃蹄髈的安稳日子,却要被扣上一个像模像样的“太监”的名儿,但他对此也并不计较。

因为有一个他在意的好兄弟相信他不是,就足够了。

就像《后会无期》里说的那样:

“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那就够了”。


但如果你一辈子的安生日子,恰恰是被那个你最信任的人的亲生父亲给毁了呢?

你还能做到原谅嘛?

上校是选择原谅了,甚至写了一份“大纸大字”的申明,去希望全村的人都去原谅好兄弟的父亲,可好兄弟的父亲没等到这个申明,就急急忙忙地在猪圈里上吊自杀了。

《人生海海》里写道:

人要学会放下,放下是一种饶人的善良,也是饶过自己的智慧。但有些事长进血肉里,只有死才能放下。


你的人生,别人原不原谅你,并不能左右什么。

一辈子要活成什么样子,到底是自己说了算。

03


《都挺好》热播的时候,备受争议的一个情节,便是苏明玉被打。

生活不是你活过的样子,而是你记住的样子

亲哥哥苏明成把亲妹妹苏明玉怼在车库里往死里打,打成重伤后,所有人都跟你提都是一家人,不至于把亲哥哥送到监狱里坐牢吧?

在阴影与原谅面前,“不至于”三个字,最是伤人。

它意味着,没有一个人理解你心里的伤。

她们把那些击碎我们生活本来面目的致命伤害,一笑而过地称之为不至于。

凭什么我要原谅?

可苏明玉最终还是没有把苏明成送进监狱,而是做了一件看上去十分幼稚的事来让自己扳回一局。

让苏明成读完自己帮他写的忏悔书,然后录下来,一来羞辱,二来威胁其再犯。

为什么会如此?

因为从小被哥哥打到大的妹妹,受的最重的伤,不是皮肉疤痕,而是一辈子的阴影,所以,对妹妹来说,能够从精神上用同样的方式摧毁你,你才知道我有多恨你。

如何让一个人彻底原谅别人对她的伤害?

说出来可能很残忍,最佳治愈方式是,我受过的屈辱以加倍的方式让你也尝尝滋味。

所以,电视剧里你以为不把苏明成送进监狱就是原谅了吗?

其实不是原谅,是算了。

很多人对待心口上的刀伤都是如此,永远做不到原谅,只要出了口气,也就算了。

《人生海海》里说:

一些事,就像烙铁烙穿肉、伤到筋的疤,不但不消失,还会在阴雨天隐隐疼。

这便是“算了”式的原谅。

04


但最终,那些一生都背着深仇大恨的人,永远没办法发自肺腑地开怀大笑一次。

就像尼采说的,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就像马尔克斯说的,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我们选择记住还是原谅,无关圣母,无关宽容,最终还是为着自己的日子能好过一些。

因为我们记住的样子,才最终构成了我们活过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