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

【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从即日起

直播遂宁将推出【2019防灾减灾专栏】

和大家一起认识灾害、了解灾害

一起学习防灾减灾技巧吧~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

遇到山体滑坡、泥石流怎么办?

【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

认识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

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

山体崩塌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

山体滑坡(射洪县5.8日山体滑坡现场图)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

滑坡要素示意图

【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地质灾害分级标准: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

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

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

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
【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

● 崩塌体后部出现裂缝。

● 崩塌体前缘掉块、土石滚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 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甚至小面积土石剥落。

● 岩质崩塌体偶尔发生撕裂摩擦声。

发生崩塌怎么办?

● 发生崩塌时,应迅速向崩塌体两侧跑;开车路过陡崖一定要留心观察。

滑坡前的异常现象:

● 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者泉水(井水)突然干枯等异常现象。

● 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

● 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上隆(凸起)。

● 有岩石开裂或被挤压的声响。

● 滑坡体四周岩(土)体出现小型崩塌和松散现象。

● 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 滑坡体范围内的动物惊恐异常,猪、狗、牛惊恐不宁,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发生山体滑坡如何逃生?

● 逃离时,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切忌顺着滑坡方向跑,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险的。

● 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 发生滑坡时,不要贪恋财物,要迅速离开房屋;向滑坡体两侧跑离危险区;如条件允许,应立即向领导汇报并组织受威胁的人员撤离。

容易发生泥石流的时间:

● 连续长时间的降雨之后。

● 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深谷或沟内传来像似火车的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还有轻微震动感,表明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遭遇泥石流如何逃生?

● 迅速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立即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 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攀到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

● 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 向沟谷两侧山坡或坚固的高地跑,绝对不能顺着泥石流前进方向奔跑,不要上树躲避,不要躲在陡峭的山体下。

地面塌陷发生的前兆:

● 井、泉的突然干枯或浑浊翻沙,水位骤然降低等。

● 地面产生地鼓,小型垮塌,地面出现环型开裂或沉降。微微听到地下土层的垮落声。

● 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

● 地面积水出现冒气泡、水泡、旋流等。

● 动物惊恐。

怎样预防地面塌陷?

● 采取措施减少地表水的下渗。

● 合理采矿,预留保护矿柱,充填采空区。

● 加强采空区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

● 防治结合,加强工程自身防护能力。

地裂缝的防治措施:

● 加强地裂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已有一些城市制定了相应的条例、法规。

● 采取各种行政、管理手段限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 对已有地裂缝进行回填、夯实等,并改善地裂区土体的性质。

● 改进地裂区建筑物的基础形式,提高建筑物的抗裂性能。

● 对地裂区已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

● 设置监测点,密切注视地裂缝的发展动向。

滑坡与泥石流的识别防范

【2019防灾减灾专栏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识别与防范逃生知识看这里↓↓↓

本台综合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