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囂張跋扈的二世祖高澄,為何被稱為合格的繼承人?

小說:囂張跋扈的二世祖高澄,為何被稱為合格的繼承人?

公元547年,東魏武定五年,東魏權臣高歡薨於晉陽,終年五十二歲。高歡起於六鎮,拼搏一生,終於打下了一片天地。當時天下三分,東魏實力和南朝梁國相當,遠強於西魏。但是,高歡有生之年,一直有兩個問題沒有解決:第一,沒有消滅西魏宇文泰,為高氏子孫留下了無窮的隱患。第二,就是高歡集團中鮮卑軍人勳貴、元從功臣集團橫行不法、貪汙腐敗的問題。

高歡當初信都起兵之時,告誡鮮卑部眾不要欺凌漢人。但是實際上,執行力度大打折扣。高歡號令軍人時,常用屬員張華做代表傳達軍令。張華對鮮卑兵說:“漢人是你們的家奴,男人代你們種田,女人代你們織布,繳糧繳帛,你們為什麼還要欺負漢人呢?”反過來,張華又去對漢民說:“鮮卑人就是你們的長工,收你們一點糧和布,就替你們去打仗,讓你們安居樂業,你們為什麼要恨他?”然而,這只是高歡的遮羞之語,實際上東魏政治是很昏暗的,貪汙腐敗十分嚴重。

由於文武官吏貪汙成風,出身寒門的行臺郎中杜弼就向高歡建言,要求整治吏治。但是高歡不同意,高歡給出的理由是:“天下貪汙由來已久。現在咱們政府中有不少人都是關西人,宇文泰一直在招募他們。這些人都是中間派,左右蓬源。江東蕭衍專門研究衣冠禮樂,中原士族一直以南朝為正朔,看不起我們。我如果嚴明法度,那麼將軍們就會投降宇文泰,士人投奔蕭衍,到時候我們政權就完了。不過你放心,你的話我不會忘記。”高歡的話,不僅是巧言令色,著實也是黑了一把宇文泰。西魏雖然也是一幫軍人大老粗掌權,但是也沒有貪汙腐敗成風啊。

到了東西魏沙苑之戰前夕,高歡準備出兵進攻西魏。結果,杜弼再次要求清除內賊。高歡不解的問:“誰是內賊?”杜弼回答道:“掠奪百姓的勳貴就是內賊。”高歡聽後叫士兵列隊張弓搭箭,舉刀執矛,然後讓杜弼從刀槍叢中穿過。杜弼嚇得汗流浹背,高歡這才開口說:“現在箭還沒有射,刀還沒有砍,矛按著沒有前刺,你已經嚇得如此亡魂喪膽。勳貴們打仗,都是身犯鋒鏑,百死一生,貪點錢財又算得了什麼?為國立功之人,不好同尋常人比啊!”杜弼跪拜,無奈承認自己想的不夠長遠,沒有見識。

但是高歡表面上如此說,其實內心上多少還是泛起了一絲漣漪。而高歡自己不好出面,於是開始重點扶持自己的長子高澄,以達到打擊勳貴的目的。

高澄,是高歡和婁昭君所生的長子,一直被高歡著重培養。年僅十五歲時,就已經成為了大行臺、幷州刺史。但是他並不滿足,主動向父親請求到鄴城朝中去輔政。最初高歡很猶豫,覺得他年少,就拒絕了高澄,高澄就去遊說主簿孫搴,讓他去替自己請求。高歡看到孫搴也推薦高澄,於是就同意了。高澄開始擔任東魏的京畿大都督,尚書令兼吏部尚書。

來到朝堂後的高澄,表現得極其少年老成。很快展現出了駕馭全局的能力,他規範吏治,懲治貪汙腐敗。當時官員的任用,要麼就是花錢買官,要麼就是論資排輩。高澄擔任吏部尚書後,一改往日政策,大力收攏漢人士族之心,親自徵召有名望的士人為朝廷效力。當時品德好、有才華之人大部分都被徵召,一時安排不了相應位置的,高澄就招入自己的府邸,東魏朝局為之一振。

高歡當時大部分時間都呆在晉陽霸府,主抓軍事,因此,鄴城大權落在了孫騰、司馬子如、高嶽、高隆之手裡,時稱“四貴”。這四人都是功勳,其實在本書中都已經出場過很多次了。高歡為了削弱四人的權勢,就任命高澄為大將軍,領中書監。這樣做的好處是,將以前由侍中控制的機要大事的決策機構門下省變成了高澄控制的中書省。而高澄也開始了收拾勳貴整頓吏治的步伐。

孫騰,自爾朱榮時代就投奔了高歡,多次在關鍵時刻立下大功(比如高歡想過河會爾朱兆,就被孫騰拉住了衣袖)。然而,他執掌下的朝廷,賄賂成風。不給孫騰賄賂,幾乎什麼事都辦不成。高澄入朝輔政後,孫騰自詡為高歡元從之臣,不把高澄放在眼裡。在一次會議上,神色傲慢。高澄隨即命人把孫騰拉下座位,並且用刀環擊打他。打完之後,又罰他站在門外。

高嶽,是高歡的堂弟。他本性還是很好的,是高氏家族的名將,多次節制一方。所以,雖然他好酒色,奢侈無度,但是高澄還是很敬重他,是四貴之中高澄唯一沒有修理過的人。而高隆之就不一樣了。高隆之本不是高家人,與高歡結交後,仗著高歡的勢力橫行不法。其人陰毒狹隘,對人肆意報復。當年就因為過於張狂,被還是王爺的元寶炬(現西魏文皇帝)痛打。高澄也想要敲打他。有一次,高澄的二弟,太原公高洋看到高隆之走來,立刻跪拜稱其為叔父。要知道,當年高歡為了收服桀驁不馴的高敖曹,雖無血緣關係,仍讓高澄以叔父之禮拜之。可高隆之哪比的了高敖曹,高澄看到高洋居然跪拜他,氣不打一處來,劈頭蓋臉就給高洋一頓罵。從此,高隆之知道高澄不喜歡自己,收斂了許多。高歡知道後,笑呵呵的對公卿們說:“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像我一樣對諸位那麼客氣,你們不要與他衝突。”其實大家都明白,高歡、高澄父子這是一個扮白臉,一個扮黑臉呢。從此百官畏懼高澄,連高澄的姑父狄庫幹來拜謁他,也等了三天才見到高澄的面。

而高澄下一個即將打擊的對象,則是“鬼才賈詡”在世的司馬子如。

要說這司馬子如,和三國漢末的鬼才賈詡,真的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司馬子如,河內溫縣人,是西晉司馬皇族後裔,南陽王司馬模的八世孫。他在爾朱榮帳下頗受重用,本書中孝莊帝誅殺爾朱榮的章節曾經提到過,爾朱榮被誅殺後,爾朱世隆當時想要跑回山西老家,是司馬子如立勸“要示強非示弱”,帶領爾朱集團殺回了洛陽。這簡直就是“賈詡勸李傕郭汜的翻版”。

司馬子如本來和高歡是好友,高歡發跡後,他投奔高歡,被倚為重臣。他很有才幹,是高歡能夠迅速掌握朝政的肱骨謀臣,但是他的品德卻不好。貪汙納賄,毫不顧忌,並且公然威脅下級官員,進行索賄。要說這司馬子如,還是高澄的恩人。高澄好色,曾與高歡的妾私通,結果被婢女告發。高歡一氣之下,要廢了他的世子位,並且將高澄抓了起來打了一百棍,甚至將其母親婁昭君也抓住隔離了起來。高歡當時寵幸前孝莊帝的皇后爾朱榮的女兒爾朱英娥,他們育有一子高浟,高歡想廢高澄立高浟。

高澄在監管中向司馬子如求救。司馬子如就勸高歡說:“我兒子也與我的小妾私通,我知道後就將此事掩蓋了起來。大王您和婁氏是結髮夫妻,沒有婁氏,哪有今天的王爺。如今,你們的女兒嫁給了天子,兒子高澄終將繼承您的大業,婁氏的弟弟功勳突出,怎可輕易就動搖婁氏的地位?何況一個女人,沒必要鬧成這樣,婢女的話也未必就值得相信。”

高歡也心領神會,但是總要找個臺階下,於是讓司馬子如重審婢女。司馬子如讓其他婢女推翻自己的證詞,又逼告狀的婢女自殺,然後向高歡報告說是誣告。經司馬子如一頓操作,高歡和妻子、兒子和好如初。高歡說:“成全我們父子二人的是司馬子如啊!”此事過後,高澄保住了世子位,而那個私通的小妾也依舊受高歡寵愛,幾年後還生下了高歡的十四子高潤,當然,這是兒子還是孫子,就不得而知了。

就是這樣的恩人,高澄也堅決打擊毫不手軟。高澄立志改變自北魏孝明帝以來政務刑律鬆弛、貪汙腐敗的風氣,於是推薦崔暹、宋遊道擔任御史中尉和尚書左丞。高澄對二人說道:“你們兩人一個在南面的御史臺,一個在北面的尚書省,將會使天下安定。”崔暹、宋遊道多次彈劾權貴,數年間,被彈劾的就有司馬子如、可朱渾道元、孫騰、高隆之、侯景、宗室咸陽王元坦等人,各個位高權重。司馬子如最慘,被高澄投入了監獄。一生沒有過如此待遇的司馬子如,一夜白頭。司馬子如拒不承認貪汙,他氣憤的給高澄寫信說:“我當初拄著拐從夏州去投奔大王,大王賞賜我一頭牛和一輛車,後來牛死了,牛的彎角我留了下來,除此之外,其他東西我都是從別人手中拿來的。”高歡念舊,也叮囑高澄放司馬子如一馬。高澄於是開始了自己的惡趣味,他把司馬子如裝進囚車,拉到街上。司馬子如大驚,以為要殺自己。結果獄卒將司馬子如拉下了車,解開了枷鎖,釋放了他。

幾天後,朝廷就下旨撤了司馬子如的官職和爵位,同時處罰貶官了許多人。高歡後來可憐司馬子如,又賞賜給他財物,又讓其將頭伏在自己的大腿上,親自給他捉蝨子以示寵幸。眾人看到強如司馬子如都被打擊到如此狼狽,貪汙之風銳減。

高澄,是一個完全接受了漢化教育的接班人。他必然要依靠中原士人壓制高氏集團內部的鮮卑勳貴集團。最受高澄重用的是崔暹。崔暹,字季倫,東魏博陵安平人,是漢代尚書崔寔之後。博陵崔氏是此時關東士族的領袖,日後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定“氏族制”的時候,很多官員依舊把博陵崔氏放在天下冠族之首,可見博陵崔氏的分量。本書邙山大戰一章曾經講過,高澄為了給崔暹出氣,打擊高仲密,結果逼反了高仲密,釀成了邙山之戰。

高澄為了繼續抬高崔暹的地位,在宴會上故意讓崔暹後到。等到崔暹到了後,高澄起身迎接崔暹,二人互相作揖,崔暹也並未謙讓,先於高澄坐了下來。酒才喝了兩杯,崔暹就起身離去,高澄挽留他,他卻厲聲說道:“皇上下令,我要到御史臺核查文書!”隨即起身離開,而高澄親自走下臺階相送。幾天後,高澄和王公大臣一眾人等外出,高澄故意讓崔暹迎頭走來,高澄看見崔暹後,掉頭避讓。眾大臣看到後,也都紛紛避讓,給足了崔暹面子。

崔暹彈劾權貴越多,高澄就越喜歡崔暹。高歡聽說後,見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也稱讚崔暹,並且在晉陽寫信給葉城的權貴們說:“崔暹掌管御史臺,咸陽王元坦、尚書令司馬子如都是我的好朋友,論尊貴和與我的親密程度,誰也超不過二人,但是他倆同時犯罪,我卻不能相救,所以你們要謹慎做人。”等到高歡來到鄴城上朝,百官迎接,他卻一把抓住崔暹的手,說道:“以前沒有人彈劾不法之徒,只有您不畏強暴,為人正派,是國家之福,你這樣的人,我平生第一次見到。你是我們父子之福啊。”說罷,賞賜給他一匹好馬,並且親自牽過來交到崔暹手中。

孝靜帝在華林園設宴,讓高歡推薦一位正直的官員敬酒。高歡推薦了崔暹。酒宴結束後,高澄興奮的對崔暹說:“我們父子都如此敬重您,何況是其他人呢?”然而,崔暹真的是一個正直的人嗎?當然不是,他只是高歡、高澄父子包裝出來的政治明星而已。高澄好色,看上了高陽王庶出的妹妹玉儀。庶出子女有多慘?從這位玉儀就看出來了,她居然混成了四貴之一孫騰家的歌舞伎,並且最後還被孫騰拋棄了。但是高澄喜歡她,不僅納她為妾,還奏請孝靜帝封她為琅琊公主。這荒唐的舉動,高澄對崔暹的叔父崔季書說:“崔暹一定會向我進諫,但是我有辦法對付他。”

等到崔暹向高澄彙報工作的時候,高澄就對他板著臉。崔暹立刻明白了其中含義,於是第二天直接懷揣名帖(拜見新結交的人必須先下名帖)來見高澄,高澄問道:“為什麼帶著名帖來見我?”結果,崔暹答道:“我是來拜見公主的。”高澄非常高興,拉著他見了自己的愛妾。崔季舒聽說後,對人說:“崔暹恨我諂媚,每次都在大將軍(指高澄)面前說我該殺掉,而他的所作所為,其實早就超過我了。”

但是,無論如何,東魏的吏治清明,確實是在高澄手中好轉的。而後來北齊政治昏暗,吏治腐敗,就跟缺少高澄這樣一位力圖漢化、打擊勳貴的領導人有關。所以,高澄作為接班人,是合格的,也是最讓高歡滿意的。而高澄在接班人的道路上,即將迎來了最大的考驗:高歡逝世,侯景造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