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他虽然年纪很小,但却能表现得镇定自若,让她有些惊讶

小说:他虽然年纪很小,但却能表现得镇定自若,让她有些惊讶

乔玄翎的事议过之后,接着其他大臣又奏禀了一些其他的要事,除了边疆边患的一些事之外,无非也就是一些各地灾情之类的。

我都一一给出了解决方案,或者听众大臣们的谏议,这期间,皇帝一直都乖乖地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这让我更加佩服这么个小人起来。

他居然小小年纪能够如此镇定自若,知道这种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他知道这时候还不是他能够拿主意的时候,便安安静静地坐着便可。

下朝后,我跟皇帝各自回了自己的寝宫,想到这日皇帝的表现,我心里暗暗赞许。

“轻屏,把这几碟糕点送去给皇上吧。”

御膳房新做的几色糕点还挺不错,我知道小孩子喜欢吃甜食,便让轻屏直接把糕点给皇帝送过去。

轻屏见我执意,便点点头亲自拿过去了。

其实轻屏的话说的没错,经过只要他不跟我闹,经过陈潔容之事后,这孩子八成已经恨我入骨了,但他是先帝之子,是先帝属意又已登基的我朝的正统天子,为了稳定朝纲,我必须保他坐稳这把龙椅,说到底还是为了稳固先帝的江山,不使先帝在酒泉魂魄不安。

而且我冷眼瞧着,李琛的长相和先帝十分相像,并且越大越分明,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先帝驾崩后,我每次看到这孩子,就像是看到了先帝,所以我对这孩子心里是非常疼爱的。

所以即便真如轻屏所说的,这孩子已经恨上了我,我也一定要保他护他,在他年幼之时替他好好打理好朝政,直到他亲政为止。

故而,只要他不跟我闹,无论是朝事,还是下朝之后的他宫中的琐事,我都会尽力关照,他喜欢吃什么,我便多多地让御膳房给他做,我这里有什么,也会给他送过去。

并且我已经替他请了老师,是我朝非常有名望的饱读诗书的博学鸿儒,我要他好好地跟着老师学,不许偷懒懈怠。

这孩子竟也一句也没回嘴,很听话地点头答应。

没错,只要他好好学,能够为他将来亲政打好坚实的基础,这就够了。

我也郑重交代叮嘱了他的老师,让他一定要严加教导,不必因为是皇帝的缘故而有所顾忌。

身为帝师,这名在我朝声望颇隆的大儒也非常配合,表示一定会照我的话去做。

如此,我便能放心了。

之后,在皇帝听学之时,我还曾偷偷地去看过,发现皇帝的确非常认真地听讲,不时还会发表他自己不同的看法,而且还很有见地,颇得老师的赞许嘉奖,这让我更加放宽了心。

而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之后的日子里,皇帝每次上朝后都非常自觉地不多说一句话,只安安分分地坐在龙椅上听,这对我来说,是最想看到的。

毕竟我可不想让大臣们议论我和皇帝之间有嫌隙,甚至以此为出发点把我打成牝鸡司晨的国之祸水。

现在看到皇帝一直这样跟我配合,我心里自然乐见。

虽然日理万机,但身为女人,我还是更乐意多放点时间在自己的兴趣上,所以闲暇之余,我便会待在自己宫中的暖阁内练练字作作画,看到出自自己之手的娟秀小楷,和或工笔或写意的山水花鸟图,我便越发喜欢这样自得其乐。

不过朝政之事我还是不会放松的,毕竟我深知,那才是我的正经事,而且我还不时询问谭知进有关于齐玄翎的事。

只是对于捉拿齐玄翎的事,一直都没什么进展,我也知道,齐玄翎并非等闲之人,一旦他逃脱,要将他顺利捉拿并非易事,所以我便也只能尽量叮嘱谭知进尽力拿人。

谁知正当我为朝事忙碌还得关心皇帝的生活琐事,并为捉拿不到齐玄翎的事而大为烦心的时候,吴海英竟然来告诉我,宫外竟已流言四起,纷纷指责辱骂我行为不检,是yin乱宫廷的妖妇。

“你说什么?宫外居然有这样的流言?”对于吴海英带来的这个消息,我心头一惊的同时,简直不能忍,从书案的黄花梨椅子上噌地站起,吃惊地看着吴海英道。

吴海英点点头,对我道:“很多大臣尤其是皇族子弟都纷纷指责太后不检点,说是太后主动勾引齐玄翎,还说什么太后玩齐玄翎玩腻了,想要一脚踢了齐玄翎,所以才故意给齐玄翎加一个谋反的罪。”

吴海英转述的话简直让我气得浑身发抖,齐玄翎明明功高震主越来越放肆,就算的确是我故意勾引了他,那也是为了要除掉他才不得已而为之的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也是为了挽救先帝的江山才出的下策,这些人居然跟睁眼瞎似的说出这样的瞎话来,简直可恶!

我知道了,一定是那些看不惯我一个女人垂帘听政的人想要打击我,所以才会利用这样的谣言来兴风作浪。

这些人也不想想,皇帝年幼,如果我不垂帘听政,那就得又回到以前的局面,被像齐玄翎这样的功高声威的人把持朝政,如果我不帮皇帝看着这座江山,还能有谁来帮皇帝看着?

我知道,就算把我心里的这些话跟那些人挑明,那些兴风作浪专想与我作对的人也不会觉得有理,在他们的眼里,女人就不能干政,管她是恶意还是好意,只要是个女人,那她就是祸乱朝纲,就是牝鸡司晨。

那些人打生出来就被灌输三纲五常,又岂会因为我的几句话而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

所以即便我很想当着那些人的面把不满吼出来,我知道也根本无济于事,何况我一个人又怎能左右得了那么多人的心意。

“这事传得很厉害吗?”我蹙眉看着吴海英问道。

“是啊,拒老奴打探来的消息,说是起初只是一些大臣偷偷非议,消息渐渐传开,被好几位亲王听说后,几位王爷开始大肆抨击辱骂太后,这几位王爷本来就对皇上的登基不满,更看不惯太后垂帘听政,所以更是什么难听的话都骂,简直让人不能入耳。”吴海英皱眉对我说道。

是啊,我又岂会不知,其实除了功高震主的齐玄翎跋扈之外,那些和先皇曾兄弟相称子侄相称的皇室近宗们的气焰也是十分嚣张的,这些人当然也跟我一样不满齐玄翎的所作所为,但他们也一样不满我跟李琛。

同是皇室后裔,他们的年纪又比李琛大,看到李琛这么一个小孩登上皇位宝座,他们又怎么能甘心?自然盼着登上大位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眼睁睁看着一个小孩成为九五之尊,使得他们居然要向一个小孩俯首称臣。

所以那时候他们竭力反对李琛登基,要不是齐玄翎仗着势大又在名义上压到人他们,恐怕他们早就率先谋反来抢夺先帝的龙椅了。

不得不屈服于齐玄翎的威势眼睁睁看着李琛坐上大位后,这些人又见我垂帘听政,自然更要借着我的事发泄他们心里的不满了,所以在抓到我的把柄后,他们又岂会善罢甘休。

而且我细细想来,这中间恐怕还有齐玄翎的那些还未被除干净的党羽趁机烧了一把火,看流言中说什么是我勾引齐玄翎,玩腻了想要踢开他才故意给他定了个谋反的罪名,这些话恐怕是他的那些党羽不死心后来加上去的,目的自然是想要替齐玄翎开罪,以洗脱齐玄翎谋反的罪名,把给他定的罪说成是“欲加之罪”。

他们的想法果然不错,这样的话一旦有人相信,那天长日久下去,齐玄翎的罪名恐怕真的会被洗脱也未可知。

几股势力都明里暗里地在与我较量,我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如果任由他们这些人继续这样妖言惑众蛊惑人心下去,恐怕局势会失控,更会动摇李琛的皇位。

所以我必须尽快把这些邪恶势力打压下去。

但我如今能做的只有先惩治传出谣言之人,并严加惩治,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狠狠地压一压他们,给他们来个下马威,也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不是好惹的。

“到底是哪个混账东西竟敢流传这样的谣言?”我气极,厉声问道。

“老奴已经在着手打探,只是还没有多少进展,只知道流言是从宫里传出去的,但具体是谁第一个将谣传传递出去的,老奴暂时还未查到。”吴海英恭谨地向我回报。

我微微点头,我自然知道想要凭证据把传递谣言的人揪出来,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既然是谣言,必然是已经经过了无数人的传播,就算一个一个问下去,也还不知什么时候能问出个结果来,根本就是件十分费时费力的事情。

更何况这个率先传谣之人如果有心隐藏,那么在他传谣之前就必定早已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又怎么可能轻易留下把柄让人抓到呢。

“哀家怀疑,传谣之人是李冰。”我很快就怀疑到了一个人,此人就是李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