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乡话是怎么说“厕所”的?

街区42570282


观点:在我老家厕所叫:“茅缸”。

上厕所叫:“解手”。

小时候也有叫“茅坑”的,普通话称之为“厕所”的很少。

在我老家有很多土话和方言,不同镇上都有点差异。

比如:

向日葵🌻:叫做【阿老魁】

八角:叫做【八个】

拖鞋:叫做【吐孩】

洗衣服:叫洗rang

爸爸:叫达达或者阿易

小孩:叫衙门

哥哥:叫锅锅

妹妹:叫梅梅

聊天谈心:叫刮蛋

你很厉害:叫你好来撕

长得漂亮:叫你好攒

明天:叫麻个

头脑不灵活:叫不顶龙。

河蚌:叫挖刀子

干什么:叫搞什么东西

铁锹:叫洋敲

其实还有很多方言,但一时难以想出来。



也欢迎各位说说你们老家的方言,与大家一起分享!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谢谢!


A果5个点


我们那,厕所叫毛子,上厕所叫解手,拉屎叫屙屎,尿尿叫尿泡。

早晨叫亲晨,7上午叫晌午,下午叫哼哼,傍晚叫傍黑天。

爸叫达达,大伯叫大爷,叔叔叫付付,姑姑叫妈妈,姥姥叫老娘。

吃晚饭叫喝汤,馒头叫卷子。

喝水叫和飞,饭叫fai,猪叫唠唠,家禽叫圣灵子,女孩叫妮,男孩叫小。

麻雀叫小小虫,斑鸠叫咕咕鸟,喜鹊叫马嘎子,撵兔狗叫叙狗。蛇叫长虫。

村东头西头南头北头叫家东家西,家前家北,中央叫当中。

见人打招呼都是,你吃了吗,

自行车叫洋车子,摩托车叫电驴子,拖拉机叫蹦蹦车。

老丈人丈母娘喊大爷,大娘。

你猜我哪里人吧?


初三7603


我先不表明自己的家乡,看看多少人能够凭口音猜出我是哪里人。

在我老家,“回家”叫“家去”,“行不行”叫“个照”,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牛奶”读成“刘奶”,“厕所”我们叫“茅厮”,农村的旱厕叫“蹲缸”,“老婆”叫“烧锅滴”,你们猜出来了吗。


胶卷记忆


厕所,不同叫法,见证一段历史。

坐标:湖南

八戒70年代,农村人。

小时候上厕所,叫解手。

小便叫解小手,大便叫解大手。

而厕所,彼时的农村,也不叫厕所,通俗叫法叫茅斯。

上厕所就叫走茅斯。


6070年代,农村的茅斯搭建很简陋。

屋后有自留地,地面开挖一米五到两米深,四周糊水泥,批荡,不设排污口。

化粪池长宽一米五左右。

地面部分,土砖垒砌。

土砖规格60*30*20左右,墙体长宽高2000*2000*2000,入口处开一小门洞,宽80公分左右,移动木门板或木帘挡住,甚至什么都不用,敞开式。

防止雨水倒灌,水泥化粪池部分一般会高出地面几十公分。

也有整个化粪池全部水泥预制置于地面的,厕所前面置一小矮梯。

化粪池上铺设几块厚木板,中间留30公分左右空隙,排泄用。

茅斯顶上横竖架几根木头,铺青瓦,或茅草铺盖,遮雨避光。

彼时农村,条件简陋,也有直接用木头打制成方桶,方桶内刷桐油,置于地上。

化粪池满,农村人舀出,挑去菜园地浇菜施肥。



6070年代人口多,一般一户五六七八个。

一间茅斯,不分男女。

到了早上刚起床,经常闹出争茅斯位置,实在憋不住,屋后随地大小便的笑话。

当然也有茅斯木板打滑,一不小心一只脚踏入粪坑的。


走茅斯纸也金贵。

有读书人家的,可能拿小孩读过的书本撕下来擦屁股。

没有的就用稻草或树枝,屁股上一抹了事。

农村还有专用的小便桶,我们老家叫小菸桶。

月黑风高,天寒地冻,解个小手出门不方便,直接将个木桶置于卧房墙角,以备晚上急用。

小时候我家就闹出个笑话。

早上妈妈叫大家起床吃饭上学,弟弟睡的迷迷糊糊,半梦半醒。

妈妈让他倒水洗脸,他眼睛半睁半闭,拿个水瓢,直接往小便桶里舀,狠狠的挨了妈妈几巴掌。


90年代后,家家都通了自来水,生活条件开始改善。

过去的那种茅斯依然还在。

条件好盖了新房的,原来的茅斯慢慢开始废弃不用,全部采用室内的卫生间模式,蹲坑,马桶,花洒,热水器,浴霸,一应俱全。

教育的普及,农村的小孩也很少再有人叫厕所为茅斯,普通代之的是厕所的通用叫法。

可以想见,607080这几代人慢慢老去,农村路边,屋后的那些茅斯会慢慢消失。

未来的年轻人将不再有茅斯的概念,也不会有解大手小手的说法。

茅斯,将成为几代人的历史!


八戒圈栏


哈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小酱是地道的农村人,所以呢有很多土话是很有意思的!!

这里呢,问的是“厕所”怎么说…

那么我就来聊一聊,关于我的老家是怎么称呼厕所的!

其实,小酱很纠结呢!因为想了半天,也试着打了半天,都没能把这俩字打出😂😂

emmm……

我用拼音拼出来吧☞chai shuo☜,好尴尬,找不到两个合适的字形容!

如果你觉得拼音不能够表达的很明白,小酱又想了一招,助你读出这两个字,那就是“拆说”😂 “拆”读二声,“说”读一声!连起来读,就是我们农村对厕所的称呼!

哈哈哈……是不是感觉有点难啊!

而且,在我们农村,上厕所不叫“上厕所”,叫解手🤔有意思吧!?

小便 我们叫“解小手”,“尿泡”…

大便 我们叫做“大手”“屙屎💩”…

当然在农村,有些地方称厕所还叫做“茅坑”,“茅房”,“茅缸”……

不同的地方可能叫法不一样!!

小酱坐标河南驻马店,不知道你坐标哪里呢?!

你们那里对厕所又是怎么个叫法呢🤔🤔

评论区走一走,看看还有什么有意思的叫法呢?!

PS:

农村厕所图我就不放了,普遍还是很那啥的,怕引起一些人的不适(毕竟农村嘛,厕所也是脏乱差,厕所卫生是不如城里的)

带你们了解一下农村的房子,生活环境👇👇👇

图一 家庭条件全是困难的吧,房子很破,我外婆家就是这种房子(不玩笑话俺哈)

图二 家庭条件一般的,还是住的瓦房,我村里就不少,我二叔家就是(嘻嘻,穷人家的孩子)

图三 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平房,农村普遍都是,不算太好,也不差。

图四 家庭条件好的,比较有钱,花个二三十万盖个小洋楼,别墅啥的!(目前我们村里就一家)






生活甜甜酱


“今日头条嬲腮咯油菜籽,我要压毛屎,木耙账号搞七屎马臭场。”哈哈!除家乡人以外能看懂的就是大神。我来翻译:今日头条了不起,我要努力,不要把账号搞得乱七八糟。

说起家乡话厕所俗称“毛厮”

小便:解小手、窝尿

大便:解大手、窝屎

家乡的土话有时更本就找不到适合的字来代替,看过些能猜出我的家乡是哪吗?

我家乡是一个革命老区,平江 可能你没听说过,但是彭德怀平江起义应是知道的。平江话是蛮难懂的方言,经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平宫普通话哇不的野要哇”。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改善,农村老家也得到了很大进步,房屋的改造,厕所也再不像从前和城里没两样,慢慢也开始改口叫卫生间。




简单生活fang


刷到这个问题,我真的忍不住要回答一下。

我生活在河北保定,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生活,那时候厕所都是露天的在院子里四周用砖墙围起来,挖个坑在坑的两遍放上几块砖或是木板,我们管这叫茅子或者茅坑。去厕所无论大小便就说上茅子,包括现在好多也是这样的只不过条件好了有的改成冲水的了。

还有好多方言比如:月亮叫老母亮儿,太阳叫老爷儿,晚上叫黑介,蚂蚁叫别蜉,很好是好多多咧,等等。

来个方言笑话感受感受我们的保定方言

有个人去列趟北京,不说保定话列。我问他,你什么时候回来地耶?他说:昨儿晚上我又问他,你什么时候回来地耶?他又说:昨儿晚上我上气给列他个嘴巴你什么时候回来地耶?列个黑街。哈哈。




屋檐上DE猫


你好!

厕所在我们的家乡叫魔缸,也叫魔坑,后来叫厕所了。

我的家乡古代称为中原,我家住在河南南部靠近湖北,厕所在我们那里,由于年代的不同叫法也发生了改变,我是八零后。

1,我的老一辈人称为厕所为魔(mo)坑,由于地域口音问题,我想他们说的魔坑,应该就是茅坑吧。

2,我这一代人多数称厕所为(mo)魔缸,口音问题。我们说的魔缸就是茅缸吧。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这代人因为出门打工的原因,现在都说厕所了,因为和外地人说魔缸,他们不懂啊。

3.现在由于我们这代人都称魔缸魔坑为厕所了,所以比我们小一辈的人都称为厕所了

家里老人经常说,十里一规矩,百里一方言。所以说每个地方的叫法都是不同的。不过我们那的老人还称厕所为魔坑,他们说的魔坑到底是哪个(mo)字,我是真的不知道。也没法查证啊!





大表哥记光阴


我的家乡在南方,那种很古老厕所的叫“粪坑”。

描述一下,挖一个若干平方的坑,面上简单铺一层水泥,甚至都没有,直接搭几根木棍(一般是树干)或者木板横跨这个坑,木棍或木板中间有个稍大的缝,蹲的时候臭臭往缝下掉。说实话,小时候我去粪坑都会产生心理阴影。

一是踩在那上面摇摇晃晃,生怕坠了,脑子里每次想着掉下去了咋办😂

二是实在是味儿,几乎全程捏着鼻子

三是粪坑里蚊子,苍蝇超级多,特别是夏天那种无时不刻光顾你大腿或者PP的感觉真心难忘

四是冬天很多没有阻挡或者挡着不严实,什么叫风吹pp凉,估计和我一样经历的小伙伴才懂

五是底下的蛆虫蠕动着准时恶心,以前不知道是什么,还以为会吃人呢,得拿个草片拨开😱




江南西道摆渡人


我们四川把厕所叫“茅屎坑”,也不知道字对不对😂,反正四川方言是这个读音。

小便叫“解手”,大便叫“窝屎”😂

我们家在农村,小时候家里比较穷,厕所都做的比较简陋,一般做在猪圈旁边,也没有单独的门。夏天的时候,茅坑里的蛆就往上爬,好恶心。

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里的厕所居然也是没门的(我们那条件够差吧),每次上厕所都有人在你面前排着队,等着上厕所,完全没有隐私,那叫一个尴尬😓。

直到高中,宿舍里才有了有门的厕所😊,那叫一个开心(可公卫还是跟初中一样),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家家户户的厕所也越建越好,再也不会遇到像小时候那样尴尬的事了,相信以前读书的学校厕所也翻新重建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