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啥用“豆蔻”形容少女?看了10次照片之後,簡直太像了

從古至今,人們都對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滿幻想,女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紀大概要數青春之年了。在古代,青春之年又被稱之為豆蔻年華,古人對於女子年齡有著嚴格的界限,10歲以下古人稱之為黃口,12歲為金釵之年,13歲為豆蔻年華,15歲便到了及笄之年,也就算是成年人了,女子到了30歲,便稱之為半老徐娘,也算正式踏入中年婦女的行列。

古人為啥用“豆蔻”形容少女?看了10次照片之後,簡直太像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豆蔻年華,是女人一生中最美麗的年華,也是女子從幼童轉變為少女的過程,少女正是含苞待放,情竇初開的年紀,她不像孩童那樣幼稚,也不像成人那樣老練成熟,她們是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存在,就如同蓮花那樣清純。那麼,大家一定好奇,古人為啥用“豆蔻”形容少女?

古人為啥用“豆蔻”形容少女?看了10次照片之後,簡直太像了

其實,豆蔻這一詞最早出現在唐朝,唐代詩人杜牧在《贈別二首之一》中最先提到,這首詩是他寫給一位青樓女子的,詩中提到“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這首詩第一句寫出了少女的姿態優美,青春嫵媚的氣息,第二句話借用豆蔻這種植物,將少女身材姣好,嬌豔欲滴的形象完美地展現出來,使得這位女子的青春之相呼之欲出。這首詩是杜牧被貶揚州所作,他被貶揚州期間,與一位青樓女子情投意合,這位青樓女子是藝技,年齡剛好13歲,兩人經過密切的交談,認定彼此就是知音,因此杜牧在臨別時左下了這首詩,用來表達對青樓女子的思念。從那以後,世人也將年滿13的女子稱之為豆蔻年華。

古人為啥用“豆蔻”形容少女?看了10次照片之後,簡直太像了

接下來,小編再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豆蔻這種植物,豆蔻原本是一種草本植物,葉子像芭蕉一樣,它的果實還可以作為藥材,用來治療胸悶,胃寒之症。有網友再看了10次照片之後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豆蔻花開含苞待放的時候,與女子即將邁入青春期的模樣簡直太像了。看來,杜牧並不是隨意地運用比喻,而是經過仔細琢磨之後才運用的。

古人為啥用“豆蔻”形容少女?看了10次照片之後,簡直太像了

很多網友在看到了照片之後,也深有同感,豆蔻花開同青春期少女的狀態神相似,同樣都是嬌羞的狀態。豆蔻年華,是女人一生最美好的年華,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屬於自己的豆蔻年華,不要等到時光老去,徐娘半老,才開始感慨時光的流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