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一般老人活到多少岁就可以给他做寿(做寿就是摆生日酒席)?

東沐霖


俗话说隔里不同俗,但是给老人做寿,这应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风俗,虽然细节不同,但大多数人是比较重视的。下面晏子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胶东农村的庆寿风俗。


每个人都有生日,也就是降生到世界上那一天,以后每年的这一天都叫过生日。在笔者的家乡,一般都重视给小孩子过生日和给老人过生日,小孩子的生日主要重视头三个,以后就不必太重视。小孩过生日叫“长尾巴”,过生日这天,大人都会开玩笑地摸摸小孩屁股,无非是逗个开心。老人的生日比较重视,叫做庆寿或者做寿。一般遇整寿大庆,一般的生日自己家中庆贺一下。生日最主要的食物是面条,因面条比较长,取长寿之意。有的饭前舀一勺面汤,带上几根面根,抛洒到屋顶上,叫“抡汤”。

我们这里给老人做寿,一般从60岁开始,因为过去有60岁还甲子之说,六十花甲,便开始重视庆寿了。一般从这年开始,每年都要给老人过生日,不可间断。不过逢五逢十要大庆,俗话说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这样的庆贺要邀请亲戚朋友,而平常的生日,自家儿女出席即可。还有一个特殊的生日,就是66岁这年生日,民谚有“六十六,一刀肉”之说,出嫁的女儿这天要给过生日的老人割一刀猪肉,不论大不,一刀下来即可。


由于生活条件改善,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给老人庆寿。比较重视的是整寿,如60大寿,70大寿,80大寿等,这是必定要邀请宾朋的。有过生日的俗语:“早晨捞捞(面条),中午包包(饺子),晚上炒炒(酒菜)”,也就是早晨起来吃面条,寓意长寿,中午吃饺子,象征团圆,晚上招呼宾朋设炒菜喝酒相庆。宾客或送寿桃、寿帐,或送红包致贺。

在现实生活中,老人做整寿,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寿,因为整寿是满整年,以周岁计,但农村人以虚岁计,所以其实是逢九做寿,60大寿、70大寿、80大寿、90大寿分别为59、69、79、89周岁的时候庆贺,百岁生日在99岁时庆贺,以后每年生日都称99岁,民间说人生不满百,满百不是人。九在十个数字中数值最大, 人们为讨个吉利,因而形成这种“庆九不庆十”的风俗。民间做寿最忌讳中断,这是绝对不能出现的。过去老人生日各有称呼, 60岁称小寿,70岁称中寿,80岁称上寿、大寿,90岁称添寿,100岁称期颐。

一般寿诞的活动都由子孙发起,除了要布置寿堂外,还要淮备供品祭神拜祖,并淮备寿宴招待亲友。吃寿面时,要将寿面拉高抽长,表示寿星将会福寿绵长,忌讳从中间咬断。前往祝寿的亲友以礼盒、酒、等贺礼来祝寿,主人则回以寿桃、红蛋。 祝寿的贺词有: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日月长明、松柏长春等。做寿当日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感谢神明及祖先的庇佑。祭拜完神明及祖先后,子孙依序向寿星跪拜,并道贺祝寿。点烛、焚香三柱迎神,祈求一切顺利。


齐东晏子


一般60岁就开始庆生。各地不尽相同,跟各省人聊天时听说大多是59岁小庆,69岁中庆,79岁大庆。60岁以后自家儿女每年都会有孝敬,中庆时较亲的亲戚会来,而大庆时所有亲戚包括村里的人都会到。极为隆重,来宾也会刻意多些随礼,主人也极尽丰盛待客。我听到一个东北大哥的话时,对我触动极深,他说每个人生日的那一天,应该以母亲为至尊,祝寿的人必须先敬拜母亲后再向主人祝福。因为这一天是每个母亲劫后余生的日子,是母亲十月怀胎,历尽干辛万苦将孩子养大,倾尽所有,从不苛求。真是,大哥说的极是。每个人在生日的那一天,最应该向母亲致敬!真正的母亲节,是每个人生日的那一天,那一天才是你母亲的节日!


项晓高


我们那边现在要80才摆酒。做寿50就开始做了,子女给父母钱,或者给父母买大件的东西。以前有人做生日酒,被人说为了收礼钱。后来就没有人怎么办了,也有人说做了寿酒会被阎王爷知道了年龄,会被叫下去的,哈哈这个带有迷信的说法,但到了80岁,90岁子女有能力的就会给办,做寿酒不收礼钱,图喜庆热闹。有的人会买一些牛奶水果意思探望,有的买个烟花炮竹。大部分人不办毕竟办一次花好几万,也不是每个人家都可以承受的。家里有个老祖宗,是子孙后代的福气。前年奶奶80办了一次生日酒,拍了一张全家福,真的难得,一家人聚一起不容易。


1835915257


农村老人做寿的年令,一般是60岁,66岁,73岁,80岁四个年令。至于哪个年令段儿女摆酒祝寿,则因人而异。

六十岁是花甲,旧社会有钱人家的儿女摆酒祝寿的多。现在60岁摆酒祝寿的少了。这是因为现在生活好了,虽然国家老年法规定60岁为老年人,但现在60岁的老年身体都好,别人感觉他不老,自己也感觉还很年轻,60岁摆酒祝寿感觉很早,所以,现在60岁摆酒祝寿的少多了。

66岁这个年令段摆酒祝寿的比较多。因为66岁的老人,老年特征基本都显现出来了,如头发花白,脸上皱纹也多了。儿女也感觉到老人确实老了,应该给老人过生日摆酒祝寿了。于是大摆酒席,宴请亲友,给老人祝寿。一般来说,66岁摆酒祝寿的比较多。

俗话说,人活七十古来稀,这是老话,现在生活好了,老人活到70多岁一点也不稀奇。如果老人66岁没过生日的话,70岁这个年令段,就应该过生日了。这个年令段过生日祝寿,有的安排在70岁生日这天,很多人安排在73岁生日这天。因为民间有老话,七十三,八十四,闫王不请自己去。意思是73岁是老人的一道坎。摆酒祝寿,意为老人身体很健康,不怕这道坎。但70岁这个年令段过生日,一般都是小范围摆酒祝寿,只办几桌洒席。

80岁大寿是要庆祝的。因为老人活到80多,很不容易。有条件的讲究人家的儿女,要为老人大摆酒席庆寿。父母都健在的,更为隆重,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热闹一番,既表示儿女孝顺,又是对老人尊重。

咱们国家大,人口多,各地习俗不一样。上述见闻,仅供参考。


珲春徐飞768


中国老人一般在60岁就算老人了。老人过60岁叫过花甲之年,子,孙,要孝敬老人,以为是长寿了,要吃长寿面,老人在这一天是最光彩一天。到了70岁叫过(下甲子),同样要吃长寿面,轰轰烈烈给孝敬老人,搞得老人高高兴兴。到了80就不能做,中国有一个俗语。长寿不讲长寿叫吃竹鞭笋。意思就是竹子很长很长。只能做79岁。不能轰轰烈烈。只能孝敬孝顺。祝贺一下就行了。这就是中国民族民间民俗。过去80岁就算长寿老人了。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80岁老人,不算老,都有90岁,近100岁,老人身体都好得很。所以一个好政策的国家。中国的百姓幸福指数高了好几倍。希望中国这些老人越来越健康,越来越长寿。


用户江南好风光


89,99或一百都会大摆特摆,像69,79也会摆但比较少。但一般的人没摆就自己几个兄弟,婆娘,女儿,女胥做棹好菜给老人过生。像一般女儿,女胥,只要带三斤米粉十个蛋要用红纸带红噢还一只公鸡一个红包红包是给老人买衣服的钱,如果有摆寿宴就麻烦点三斤米粉十个蛋都带红纸一只大公鸡而且不能奄割过的鸡冠跟鸡观都要鲜红油亮的脚上还要绑红纸还要用鸡竹笼装起来,还要买一身衣服从头到脚买全套最后还压红就是压一张四四方方的红纸在衣服上,不过现在年轻人图省事包个红包就解决了。


郑雪娇138613910



老王头4743


屯堡人没有做大寿的习惯,不是个别地方,而是整个市区。为什么不赶时髦,像其他地区一样给老人一个吉祥祝愿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也很懵懂,竟然找不到有关资料来佐证。思来想去,只好这样去理解了:

安顺市民,多半是明朝征男士兵的后裔。祖上的兵籍从明朝初年一直世袭到清朝康熙年间。士兵们常年征战,日子都是在打杀中度过,谁有时间和物质搞这些闲人做的事呢?由于没有习俗传留下来,做寿在这个地区也就无关紧要了。即使物质丰盛的今天,也没见哪个子女给老人做寿。倒是有些年轻人受到其他地方的影响,偶尔会给自己父母过过生日,一块蛋糕,唱两句“祝你生日快乐”,就匆匆了事。



不过,我们这里虽然不流行做大寿,我却在外地参加了一次做大寿的活动。

当年,我在江苏盱眙走亲戚,突然一天,亲戚家张灯结彩,鞭炮齐鸣,我正纳闷,老表过来给我说,今天他爷爷正好六十岁,街坊邻居,亲戚朋友都要来祝寿,到时,你也要去呕。我听了,很高兴,因为第一次参加过寿,觉得挺新鲜的。但是,既然老爷子过寿,应该买点东西表示表示吧。老表说,可随意!于是,我跑到街上买了一双鞋和一套衣服,要老表交给他爷爷。

下午四点钟,老表带我来到他爷爷家,只见许多人围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那老人笑容满面,站在一张八仙桌前,桌子上摆满了许多祝寿品,有酒,有烟,有衣服,有果子;有人递红包来,老爷子也不拒绝,接过放在兜里。老表把我买的东西交给爷爷,爷爷连声说,谢谢!谢谢!

过了一会儿,有人又拿出一大串鞭炮,在堂屋面前点燃,当震耳欲聋的响声结束后,一群小媳妇和姑娘端出早已准备好的饭菜。菜很丰富,融汇了盱眙各种名菜,让我至今不能忘的是那鱼和对虾的味道实在太香了。酒足饭饱后,老爷子命家人取出红包,依次发送,每人一个。回到老表家,我撤开来看,里面有十元钱。

老表告诉我,他们那里过寿很平常。但有两个大寿一定要办得隆重些,一个是六十大寿,因为六十为一大甲子,人逢六十已经开始正式进入老年,是安享清福的时候了;另一个是八十大寿,人过八十,离世不久了,所以应该给老人补偿补偿。


雁南归168


农村人摆寿酒寿宴,各地风俗习俗不同,有的地方做“大数",如59岁69岁79岁89岁等。有的地方做"齐头",如60、70、80、90岁等。我地区是做"出一"的,即61岁、71岁、81岁、91岁等。以男性为例,一般第一次摆寿酒是庆祝31岁生日,代表人已进入"而立”阶段。第二次摆寿酒是61岁,代表已进入"老人"阶段。71岁81岁的人,有条件的可大摆宴席,宴请兄弟叔侄,舅姑姨表亲,子女姻亲(亲家),同事好友及街坊邻里等。因为71、81岁已进入“古稀"阶段,这个年纪摆寿酒宴请众人,还有一层意思,是个“人情酒",即一旦去世,吃过其寿酒的人必然会去参加其后事。


言由心声5


在农村有句俗话讲:小孩过生俩鸡旦,大人过生一碗面。就是说小孩过生煮几个鸡吃了灾祸滚掉了,大人过生日当天要吃面条,就是长寿面。

老人都从六十岁生日开始摆酒席的,(六十岁之前叫过生,六十岁开始叫:做寿,才摆酒席)

老人六十岁生日叫六十大寿。都是子女摆酒,宴请宾朋,以此表达对父母孝心,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六十岁之后还可在六十六岁时,七十,八十…都可以摆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