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者不矯情:那些悄悄變厲害的人,都在偷偷對自己下狠手

01

殘酷世界運行邏輯:

富有的,給他更多

沒有的,把他僅有的也拿走


請思考一個問題:月薪5000和月入1萬的差多少?

很明顯,差5000。錯。那只是表象。

這個世界並不是簡單的算術題邏輯:但凡在職場摸索四五年的人都明白,在相似的崗位上,那個月薪1萬的人綜合下來,每次得到的機會和資源都比那個月薪5000的人多一點點,而每多的那一點點,他能撬動其它資源的比例又比弱的那個多一點,把時間線拉長,比如三年後,很可能的結果是,月薪5000的變月薪1萬,月薪1萬的變月薪3萬甚至更多。再過10年呢。

我開頭提到的文章就提到,這個世界的運行邏輯是:富有的,給他更多;沒有的,把僅有的也拿走。

我非常認同這個邏輯。

01 頭等艙效應

飛機上坐頭等艙的人一般在看書和工作,坐經濟艙的人一般在看電影和睡覺。

這樣合情合理麼?是的。

因為頭等艙空間很大,人也少,無論坐著還是半躺著,都很舒服,旁邊再放杯茶或果汁,那個感覺跟坐在辦公室差不多,那個氛圍一下就出來了,無論看書還是工作都不覺得難受。

而經濟艙空間小,人又多,怎麼都不太舒服,甚至都不敢喝果汁,因為上廁所進出還麻煩,那個氛圍就適合看個電影或者乾脆睡大覺,不適合學習和工作。

頭等艙的人本來就更有錢,同樣的兩個小時裡,他們在學習,你在睡覺,當然是差距越來越大,優秀的更優秀。

02 五環外效應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前幾年說過一段廣受爭論的話:

我一直認為年輕人工作生活應該住在城市中心,哪怕房子小一點(應該多出去活動啊),在市區有更多的活動和交流,下班之後也不需要浪費大好時光和寶貴精力擠地鐵。(說話背景是北京)

很多優秀的公司都是市區五環內、三環四環裡,很多年輕人在這裡的公司上班,但因為無法支付一個月2000甚至更高的房租,所以沒法住在公司附近,只能住到五環外,導致每天的通勤時間來回可能超過3小時。

而那些月薪1萬甚至更高的人,可以花幾千塊錢租住在公司旁邊,每天上下班加起來都不用1小時。

因此,每天后者都要比前者多出2個小時用來工作、學習、思考。五環外的人每天花幾個小時擠地鐵、公交,所以和優秀的同事差距越來越大。

03 大時間換小錢效應

有的年輕人工資不高,但還是希望住在市區更近的地方,咬咬牙把5000的工資裡拿出2000多租房子,再除去其它開支,生活費就變少了,但他們又想生活的滋潤一點,於是下班時間做很多兼職。

兼職時間很不划算,可能你的生活質量好一點點,但你把下班後、週末的提升時間都用來賺小錢上,所以長期看來,你可能也跟優秀人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同時因為你收入低,所以生活中各種地方你都花更多時間:

比如熱衷在很多群裡搶紅包(有錢人從來不去搶那幾塊幾十塊的紅包),比如你為了買衣服要在淘寶上花一個小時各種搜各種比價,還要關注什麼時候打折(有錢人通常會刻意讓自己的選擇更少以免浪費時間),比如你週末可能要自己刷鞋、洗包、大掃除(有錢人不會自己做)...等等。

這些又讓你陷入那個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世界運行邏輯。


逆襲者不矯情:那些悄悄變厲害的人,都在偷偷對自己下狠手



我只是簡單說了這三點,但其實還有很多,我不一一說了,總之那個邏輯是對的,也是一直在的。

老子說: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人和企業發展都是如此,贏家通吃進入正向循環。

A家庭富裕,孩子從小有充分的家庭陪伴,上最好的幼兒園,上最好的小學,找最好的課外輔導,假期去旅行,最後上好的大學甚至出國留學。

B家庭差點,父母要花更多的事件打工養家而非陪伴孩子,只能去一般的幼兒園,後來也只能上一般的學校,長大了假期要兼職補貼家用,高考後可能上不了很好的大學。

優秀者越優秀,這個社會沒有階級,但有階層,以上就是。

這樣合情合理麼?當然。人家能給孩子更好的,是人家父母努力賺來的,人家父母能更好的賺,是父母的父母的努力,所以這很公平。


逆襲者不矯情:那些悄悄變厲害的人,都在偷偷對自己下狠手



02

逆襲者不矯情

你要對那個邏輯說不


富有的,給他更多,沒有的,把僅有的也拿走;

優秀者越優秀,差的更差。

這個邏輯是對的,但你要對那個邏輯說不。

如何打破那個邏輯?

說難很難,說簡單也很簡單:逆襲者不矯情。

怎麼理解呢?

01 上文說到頭等艙和經濟艙的差距,怎麼來的?

因為你特麼太矯情。

頭等艙你暫時買不起,你就別矯情的相信「經濟艙不適合看書學習只能睡覺」的邏輯,你就是要坐經濟艙的時候也看書,你就是要在頭等艙裡有人睡大覺的時候努力。

02 上文中說到的五環外效應怎麼產生的?

因為你特麼太矯情。

你暫時花不起幾千塊錢租到市中心,花不起錢租到公司旁,你可以就住在五環外,你可以就跟別人合租,但你要把那3個小時的通勤時間給利用起來,出門前找幾篇好文章看,準備點好課聽,準備點電子書,上地鐵別人發別人的呆,你學你的習。

我每次看到那些說住的遠就浪費3小時的文章觀點,我嘴裡就罵一句:放屁,你怎麼知道我3個小時浪費了,我沒這麼矯情!

03 上文中說的大時間換小錢效應怎麼來的?

因為你太特麼矯情。

你沒錢的時候就不要做兼職攢錢買啥iPone啊beats啊之類的,你沒錢就別一門心思的攢錢買貴衣服、背名牌包,你沒錢就別週末非得去小資一把去個酒吧....

一句話:那時已經有奮鬥成果或者爸媽有奮鬥成果後的人該享受的,不是你。

你該幹啥?

一句話:你所有的時間,都應該用來彌補差距。

暫時減少你的物質追求,暫時減少生活裡的享受性付出,暫時砍掉那些花裡胡哨的儀式感....直到有一天,你有資格那麼做。

這就是所謂的「逆襲者不矯情」。

你本來就跟人家有差距,你還這麼矯情,當然階層固化了,當然逃不出那個殘酷世界運行邏輯了。


逆襲者不矯情:那些悄悄變厲害的人,都在偷偷對自己下狠手



03

那些悄悄變厲害的人

都在偷偷對自己下狠手

我已經有快兩年時間沒坐過地鐵了,去哪都是打車,而且大家都知道,一到下班高峰期快車很難打,動不動排隊幾十個人,我每次都不等,直接打專車,很快,我坐高鐵也越來越接受買那個「很不划算」的商務座,為了節省時間,為了有更好的環境和氛圍學習、工作。

我矯情麼?

不,瞭解我的人都直到我是最不矯情的人,我正是用連續好幾年的不矯情換來的今天可以更舒服的學習和工作。

我剛畢業時住在地下室,旁邊沒有星巴克也沒有COSTA更沒有什麼西西弗書店供我舒服的學習,我一樣可以在地下室看書;

第一份正式工作期間,我從地下室搬到了地上,但依然是五環外,我每天上下班時間超過3個小時,但我幾乎從不浪費那3小時,當時我的同事都知道,我經常坐地鐵坐過站,因為我一上地鐵就開始讀書或聽音頻課,經常太入狀態沒注意下車,為此還丟過兩塊代步滑板,同事也知道我上下班都帶一塊滑板,因為家到地鐵和地鐵到公司都有一段距離;

聽過我2016年的課程的朋友都知道,因為我跟別人合租,晚上不方便錄音,我經常在大冬天凌晨後大家都睡了跑到陽臺上或下樓去小區的草地上錄課收音,遇到狗叫我特麼還得等狗叫完了重錄。不這樣這麼辦?難道我要說我沒條件就不接這個活兒麼,那太特麼矯情了。

第一份工作時我經常加班到很晚,沒錢打快車,我就拼車,那時候很晚,家在五環外,拼車也不好拼到,所以我一般下上單就把手機放那,我開始看書,車啥時候來就啥時候來,反正不耽誤我看書。

我想這樣麼?我不想。

我有辦法不這樣麼?有辦法,辦法就是我要接受永遠這麼潦倒。

但我不甘心,不甘心就只能不矯情,不跟有錢人比,咱們要學會在一切不適合工作和學習的環境下拼命工作和學習。


逆襲者不矯情:那些悄悄變厲害的人,都在偷偷對自己下狠手



昨天我發了朋友圈,說週末來商場咖啡館寫東西都沒位置。有些朋友看到我的定位就說,那個咖啡館太吵了吧,能寫得下東西去麼。我說我習慣了,吵鬧反而我更進入狀態,我轉頭就去電影院裡的廳外休息區寫文章去了。

這種在吵鬧下學習的能力咋鍛煉出來的?

2017年的時候,我工作忙成狗,每天寫課講課寫課講課,我怕自己忙到沒時間成長(我的上一篇文章可以好好看看,很多人忙到沒時間成長),所以每天10點下班我也要學習,但其實那麼高強度工作後很累,回家就想躺床上玩手機,我也不是個自律的人,我怎麼辦呢?

出去學習,但那個時間咖啡館都關了,我去哪學習?後來我在小區附近找到個酒吧,我去酒吧看書。我覺得那段時間服務員肯定覺得我是個奇葩,一個小夥子天天來酒吧,拿個書本子和筆,點個東西就坐倆小時然後回家。

如果你不甘於現狀,想要突破那個「弱者越弱」的世界運行邏輯,你就要戒掉矯情,犧牲舒服,硬幹個兩三年,你就有可能進入那個美妙的「強者越強」的正向循環。

其實你覺得我狠,但就我接觸的身邊很多牛人,都個個比我狠,所以我看到他們比我牛,我不羨慕,因為他們走到今天,比我付出了更多。

如果你回憶一下身邊那些進步很快的人,你會發現,他們常常給你驚喜和驚訝:

哎呀怎麼半年不見他跳槽去大公司了,怎麼一年沒見他升職加薪了,怎麼幾個月沒見她就減肥成功了,怎麼幾年沒見她跟變了個人似的...

你看到的是人家悄悄變厲害,你沒看到的是人家在偷偷對自己下狠手。

戒掉矯情,你沒有像王思聰一樣中卵巢獎你就沒有矯情命,狠一點對自己,那那才是最溫柔的撫慰,因為你不對自己狠,這個社會就對你一直殘酷著,它有它的運行邏輯。

這個世界二八法則一直有效,但於此同時,一直髮生著小規模流動:二八法則中,二里總有人守不住,八里總有人奮起衝撞,以此發生一些替換性流動。


逆襲者不矯情:那些悄悄變厲害的人,都在偷偷對自己下狠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