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十年,你见到妈妈的第一句话会说什么?

书给余生


如我离家十年,我回家第一句话,也只是一句简单的“妈,我回来了”。

为什么我只会简单的这样说一句呢?

因为我的家庭和大多数中国家庭一样,都是传统型家庭。而且爸妈都是城市里边做小生意为主的务工人员。我相信,在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父母,都是与我差不相同的情况,甚至是还没走出农村的家庭,毕竟我们国家目前还不能达到人人在城市,家家住高楼的情况。

所以,由此引出来的问题就是,绝大多数家庭的父母,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就拿我父母来说,他们那一辈人里,基本他们的家庭都是好几个兄弟姐妹,所以一般都是老大付出的多一些,得到的少一些,至少在我父母这里可以看得出来。我父母他们都是初中毕业,且是都是双方家庭的长子,因此,基于他们那一代的原生家庭,在他们身上的担子,明显比其他兄弟姐妹重一些。我的父母也因此,一直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他们一直坚信着“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而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去“折腾”。

比如:我妈最小的弟弟,也就是我的舅舅,当年他们家兄弟姐妹三个都不上学,就为了供他,而他上到初中上不进去,后来我外公花钱把他送到我们这边省会城市的一所中专去读,听说在校期间也是结朋交友,在校真实学到的东西,据我估计基本是没有,但是就凭人家“能折腾”,现在开了4家公司,省会城市3套房,我们市里2套房,在我妈他们这4个兄弟姐妹里是最有钱的,而且远远超过其他人,当然人家多少会看不起其他兄弟,特别是我爸妈。

而我爸妈虽然老实巴交,但凭借自己的坚持,他们心中的“脚踏实地”,靠卖小吃,前几年在我大学毕业前一年,在市里买了一套房。这其实在我心中,我觉得已经很了不起了。当然,房子是我爸妈花一辈子心血买的,我以后结婚我要凭我自己能力去买属于我的房子。

其实我爸妈的情况搁在现在这个时代来讲,就是城市里的“农民”,由于他们文化水平,认知水平有限,所以我的家庭并不会像其他城市上的家庭一样,父母儿女之间有言语上,行为上的亲情交流。而在我们家庭,这种交流是没有的,因为爸妈不擅表达,从小我也习惯了这样的氛围,若现在突然变得“热烈”起来,不仅我会觉得尴尬,我爸妈也会不适应。

所以啊,如我十年离家,当我踏进家门的第一步,我只会简单说一句“妈,我回来了”。因为他们都懂,做儿子的心里是有他们的。


治愈系思维学


孩儿很小时,是你抚养长大,妈妈孩儿不孝啊,不应该扔下你一个人孤单的守着家,每天思念着我,头发都白了,妈妈,孩儿再也不走了,以后我常伴你左右,好好的陪你安然的度过余生,带你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愿你余生安好,我就知足了!


睿智的小精灵


妈,不孝的儿子回来了,这么多年让你们担心了

我想,离家十年可能是为生活所迫,也可能是和家里闹过矛盾或者其他情况,不管怎样,离家十年不曾回去的人,在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份谴责和愧疚,为人子女不能在父母前尽孝,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10年之久,也许当初离家时母亲一头乌黑青丝,归来时母亲却多了几绺白发,一句不孝儿子道尽了自己对母亲的愧疚,每个做孩子的人,最见不得的就是母亲变老了。


笑忘终未归


从来没有离开父母这么长时间,就算是以后结婚了也是一年回家一次,

每次出去打工,就好想自己的父母,每到打工快回家的时候都在心里默念回家了一定不要和妈妈吵架,斗嘴;

可是每次到家第一天那个亲啊,什么都帮妈妈做,妈妈说什么都是对的,但是过了一天就完了,原形毕露了,那个斗嘴啊,隔几家人都可以听的到😂😂,每次都想说妈妈“我爱你”,可是一直说不出口,祝母亲身体健康,快快乐乐


新姐521搞笑达人


虽然么有这样的经历,但是我想第一句一定是,妈,我回来了


用户65625746383


从没离家那么久,求学在外开始每年至少回家一次,每次见到妈妈时都会说:“妈,我回来啦!”


心晴笑现


“妈,我回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