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好习惯”其实很伤身

“讲究卫生,从我做起”这句名言已是如雷贯耳了,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的保持这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但是生活中一些“过度”的卫生习惯,其实一点也不卫生,甚至还伤身。

这些“好习惯”其实很伤身

高温洗澡,用力搓灰,就能洗干净?

很多人洗澡时都爱把水温调的很高,一方面觉得温度高的水舒服,另一方面则认为水温高会洗的更干净,舒服归舒服,高温水不但不会让你洗得更干净,还更有可能会伤到皮肤。

过高的水温对老年人或儿童还会有其他的风险,研究显示,42℃水里泡上个10分钟以上,人就会开始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增大,因此,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老人洗太热的澡,变化过大的体温会导致血压的大幅度波动,引发心脑血管病痛。

所以,建议各位洗澡的水温不宜过高,应该控制在49℃以下,这个49℃有两点:一点是温度上限,另一方面是指淋浴时的出水温度,而并非泡澡的。

除了高温洗澡,用力搓灰也是洗澡常遇到的问题。由于冬季大多数人都是两三天洗一次澡,因此,很多人洗澡时都会用力的搓澡,好把灰搓掉,然而,人非蟾蜍,不能蜕皮,再用力也不能搓出一副新皮,反而易将皮肤表层油脂、角质层都搓掉,无法保护皮肤,对皮肤表层造成损伤。

这些“好习惯”其实很伤身

能冲洗屁屁的电子马桶,能让女性更健康?

不知何时开始,日本智能马桶盖成为了国人新宠,何谓智能马桶盖?不是说它可以上网,而是它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瞬间加热等功能。

其中冲洗“小屁屁”功能深受百姓所爱,但看似简单方便的操作,却让越来越多的人由于用温水过度冲洗肛门或阴道,而引起了局部炎症,其中女性阴道炎尤为严重,所以,若总是依赖智能马桶用温水冲洗私处,只会破坏内部微生物环境,导致抵抗力下降,引起炎症。

这些“好习惯”其实很伤身

有事没事掏耳朵

有一种特别的非遗文化——采耳,俗称“掏耳屎”。然而,你可千万别认为“耳屎”是毫无作用的。

在医学上“耳屎”有个得体的名字叫“耵聍”,是耳道里耵聍腺细胞分泌的一种物质,它的存在是为了起到保护耳道,防止病虫入侵的作用,且耵聍会随着我们咀嚼和咬合的动作自动排出外耳道,并不需要我们自行去“取出来”,若是经常掏耳朵不但会刺激破坏耳道皮肤,使得耵聍分泌更多造成栓塞,甚至还会引起细菌真菌的感染,严重的还会引起中耳炎致使听力受影响,就算耳朵真的“堵得慌”,那也不要自己去掏,而是要去医院处理。

这些“好习惯”其实很伤身

一起床就叠被子

一些有洁癖或者特爱干净的人,一起床就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看上去非常干净整洁。但其实,这个小习惯看似很卫生,但却不可取,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皮肤表层不仅会自然脱落一些角质,还会排出一些汗液,如果一起床就叠好被子,那就相当于把这些潮湿的气体都留在被子里,无法散去,这样非常有利于螨虫的生长,建议大家起床后不要立即叠被子,最好是先翻转下,让被子通通气再折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