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霜含有害成分,致血液中化学成分超标?正确防晒这样做...

近日,随着气温的飙升,全国各地纷纷进入夏季模式,炎热的夏季,防晒再次成为了许多年轻男女关注的焦点。许多朋友都有这样的认知:通过各种手段的防晒,可有利于阻挡紫外线的直射,避免肌肤发炎、灼伤,同时还可预防色素性皮肤癌。但5月6日,《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篇研究却让不少人产生质疑,文中称:常见防晒霜中的大多数活性成分可能会被人体吸收,且水平过高,这些有效成分的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检测。

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官网上的研究原文显示,该研究为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资助的一项小型随机试验,研究目的是为确定4种市售防晒剂的活性成分(阿伏苯宗,羟苯酮,奥克立林和ecamsule)是否被吸收进入体循环。

防晒霜含有害成分,致血液中化学成分超标?正确防晒这样做...

而在研究中,研究人员于2018年7月随即招募24名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健康志愿者,平均35.5岁,男女各半。他们被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接受不同的防晒产品(2款喷雾,1款乳液和1款乳霜)测试,受试者连续4天每天涂抹4次防晒产品,且控制用量:覆盖75%的皮肤,每平方厘米涂2mg。7天后收集血液样本,检测4种防晒剂的活性成分的浓度。最终发现,受试者血液中四种化学成分都超过了FDA此前建议的0.5 ng/mL这一血浆浓度阈值,且随着重复使用,活性成分浓度在持续增加。

该研究引发不少“防晒”爱好者讨论,有人因此而担心,但也有人对此不屑一顾,称“还是防晒重要”。有记者翻阅原文,发现文中有一句话称:防晒成分的全身吸收支持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以确定这些发现的临床意义。这些结果并不表明个人应该避免使用防晒霜。

因此,“防晒爱好者”对于防晒产品的疑虑可以暂时打消了。尽管这样,我们也不应该过度依赖防晒产品,还是应该科学防晒,以避免一年四季紫外线对人体的滋扰。那么,应该如何科学防晒呢?

防晒霜含有害成分,致血液中化学成分超标?正确防晒这样做...

一、物理防晒

1、遮挡防晒

1)阳光强烈时,穿深色衣衫,而不是白色的。白色衣服只反射热度,却无法阻隔紫外线。

2)烈日曝晒,可戴上宽边浅色遮阳帽,打遮阳伞。[2]

3)可穿防晒衣或防晒服,保护皮肤。

2、饮食防晒

1)维生素C水果

番石榴、猕猴桃、草莓、圣女果、西红柿或是柑橘类都可以。

2)黄红色蔬果

红色、黄色蔬果及深绿色叶菜如胡萝卜、芒果、西红柿、木瓜、空心菜等,都含有大量胡萝卜素,有助于抗氧化,增强皮肤抵抗力。

3)豆制品

大豆中的异黄酮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具有抗氧化能力。

温馨提醒:夏季应少吃感光蔬菜,这点对于防晒具有重要作用。芹菜、香菜、白萝卜、韭菜等等都属于感光蔬菜,最好少吃。此外还应该少吃酱油。


防晒霜含有害成分,致血液中化学成分超标?正确防晒这样做...

二、化学防晒

分类

防晒产品一般可以分为物理防晒、化学防晒和生物防晒。[3]还可依据防晒产品的剂型划分为防晒霜、防晒乳液、防晒油、防晒棒、防晒凝胶、防晒喷雾等。

涂抹事项

出门前半个小时,将防晒产品均匀涂沫在皮肤的各部位,用量不宜太少。

要反复涂抹防晒品。防晒霜的效力有一定的时间,夏天天气热,容易出汗,易将防晒品冲掉,因此补擦的工作就很重要。游泳后,更应随时擦干水分,重新涂抹防晒霜。做户外运动时,每3小时需补擦一次。

三、季节防晒

春季

1、春天阳光比较柔和,可以选用普通防晒系数的防晒霜,一般在SPF15左右就足够了。

2、除了防晒霜,还可以试试隔离霜。

夏季

1、重复涂抹防晒霜

流汗或者毛巾擦拭等都会降低防晒效果,重复涂抹并不是得到新的防护,而是保持防晒效果。任何保养品,甚至只是水,只要覆盖在防晒上便会影响防晒的功能,因此游泳或流汗后必须补涂防晒。

2、避免在正午出门

在夏季每天上午10点钟至下午2点钟太阳光中紫外线的辐射强度最大时,还是应该避免或减少外出。

3、使用防晒品

防晒的保护不只取决于防晒成分和系数的高低,擦拭的厚度和均匀与否也是重要的因素。

秋季

1、注意饮食,多吃蔬果等防晒营养品。

2、选择适合的防晒霜。

3、注意晒后修复。

防晒霜含有害成分,致血液中化学成分超标?正确防晒这样做...

最后还要提醒朋友们,切忌防晒过度!

虽然防晒霜SPF15能阻隔93%的紫外线,SPF50能阻隔98%的紫外线,但过度防晒却会导致维生素合成受阻,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的来源有通过食物摄入和人体皮肤合成两种途径,但食物只占据10%,人体所需90%的维生素D是内源性维生素D,来源于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转变而成,而缺乏维生素D将导致肥胖及相关代谢异常疾病。

正确的防晒方法,您学会了吗?

泓华医疗,让健康更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