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钱等于更省钱?不,有时候刻意不花钱偏偏会让你花得更多

一.

之前楼下有一户人家,经常晚上七八点经过他们家的时候,都看到屋子里还没开灯,乌漆抹黑一片。而有时候他们会打开房门或者是窗户,借着外面的路灯或者月光给屋子照亮。有时候我担心他们大晚上的在里面摸黑绊倒摔伤。其实,他们家的情况并非窘迫到付不起电费。两夫妻都有工作,赚的钱也够生活日常开销了。可能是因为个人的生活习惯,即使手头并不窘迫,也依然保持着比较节俭的生活状态。

有些人日常生活可能过得比较节俭,他们总觉得能省则省。即使是一些根本不应该节省的日常必需品,也是觉得要节省下来,即使每个月节省下来的才十几或者是几十块钱。在我们生活中或多或少会遇到这些人,他们有可能因为自身经济条件,又或者是长期的生活习惯影响,总是想在一些小钱上面省钱。比如,跑多两三公里路就是为了买一把便宜五毛钱的葱,身体不适不去医院及时就医就为了省检查费。有时候,为了刻意节省一些不该花的小钱,反而会让我们因此支出更多的钱。

不花钱等于更省钱?不,有时候刻意不花钱偏偏会让你花得更多

二.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小钱是必须花的?那些会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开销。节省这些小的支出,可能会给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前文提到的,为了节省电费而大晚上摸黑不开灯的邻居,他们所节省的就是会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的必须开销。假如一味地想要节省一些生活必须品,可能会给正常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有些老人家为了减轻儿女的经济负担,即使身体不适,但是心疼看病检查费,也会隐瞒儿女一直拖延,以至于延误病情,后面需要花更多的钱来医治,还达不到想要的后果。有些上班族,早上出门挤公交上班。因为下大暴雨,公交车迟迟没有来,为了节省一笔打车费用,以至于被公司扣工资,快到手的全勤奖也没了。为了节省小钱而吃亏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计其数。

不花钱等于更省钱?不,有时候刻意不花钱偏偏会让你花得更多

三.

我有位朋友在穿衣打扮上面简直是花钱不眨眼。她每个月拿去买衣服的钱,甚至超过自己工资的八九成。而剩下的一点点钱才用来作为日常吃饭的开销。上班就自己带饭吃,通常就是带一小碗青菜斋面条,白粥咸菜,甚至有时候还不吃饭。为了节省吃饭的钱去买衣服,而不顾及自己的身体健康,这种就是本末倒置比较畸形的消费观。

正确的消费理念应该是怎样子的呢?就是该花的就花,不该花的不花。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然可能会给自己正常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不该花的就应当尽量节省,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塞满了两三个衣柜的衣服,囤了好多套的化妆品,半个月不重样的包包等等,这些其实就属于能少花就少花的开销。养成一个正确的消费理念,学会区分好生活中的必要开销以及非必要开销,清楚了解自己的支出消费走向,把一些不该花的钱花到刀刃上,才能得到良好的消费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