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曾经杂草比人还高 渣土堆积如山 可从北京铺到天津

即将走进600年历史,作为明清两朝皇帝宫殿的故宫,在辛亥革命后曾因《清室优待条件》让已经宣布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得以暂居宫禁,这一住就是13年之久。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称“民国六年张勋复辟,破坏共和,捣乱虽在张逆,祸根实在清廷。看样子不取消清宫优待条件,不把逊帝那小孩子请出宫,今后难免有人再搞复辟,今后共和政体势难安宁!”

不曾想冯玉祥还真的一语中的,在清理故宫物品时果然发现了复辟的密函,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决定“俟全部结束,即将宫禁一律开放,备充国立图书馆、博物馆等项之用,藉彰文化,而垂永远。”1925年10月10日才正式成立了故宫博物院。

故宫曾经杂草比人还高 渣土堆积如山 可从北京铺到天津

1901年杂草丛生的太和殿

故宫博物院虽然成立,但当时的故宫自从八国联军入侵后,一片残破和凄凉。因为清朝末年,清王朝早已经在帝后相争的风雨中摇摇欲坠,民不聊生,人心惶惶。清王朝根本没有多余的财力和能力来对故宫进行维修和清理,因此在当时故宫里的杂草都长得有一人多高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故宫虽然有过一些修整,不过也仅仅是简单的修整。

故宫曾经杂草比人还高 渣土堆积如山 可从北京铺到天津

1939年伪华北临时政府在太和殿举行两周年成立大会

九一八事变以后,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保护故宫文物不落入日军之手,数十万件文物开始了南迁,后来全面抗战以后,又再次西迁。

北平沦陷后,日伪当局曾多次在故宫太和殿广场举行各种敌伪组织的成立大会和庆典。

1945年10月10日,故宫也与中国人民一起见证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第11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在故宫太和殿接受了华北日军司令官根本博中将的降书。当时北平十万民众前往观礼见证。

故宫曾经杂草比人还高 渣土堆积如山 可从北京铺到天津

1945年10月10日,太和殿受降

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故宫残破的现状,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故宫渣土的清理上面。当时故宫里的渣土真的堆积如山,甚至都可以顺着渣土爬上城墙了。清理掉的渣土多达25万立方米。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把这些渣土铺设成路基,可以从北京一直铺到天津了。

故宫曾经杂草比人还高 渣土堆积如山 可从北京铺到天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太和殿

这次故宫清理渣土的过程中,还对一些当时认为没有价值,破烂不堪的房屋进行了拆除。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内务府,曾有数百间房屋,解放时已经所剩无几,到最后仅留下了7间。随着房屋一起被拆去的还有许多的篱笆、天棚甚至一些建筑物内的神像和龛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