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我國的器官移植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而今天的成果,很大程度上源於40多年前第一代器官移植探索者的大膽嘗試——

✦ 1977年10月21日,瑞金醫院為一名42歲的男性肝癌晚期患者進行了肝移植手術,拉開了我國器官移植技術發展的序幕;

✦ 次年,中國首例心臟移植再次誕生在瑞金,這同時也是亞洲第一例心臟移植術。

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反覆“演習”,只為等待這一天

1954年

美國人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腎移植手術,這被視為現代器官移植的開端。

20世紀50年代中期

廣慈醫院(瑞金醫院前身)外科就已開展了血管移植手術。

1959年

傅培彬在國內率先進行肝臟外科解剖研究。


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1959年,傅培彬在國內率先開展肝臟外科解剖的研究,為此後肝臟移植打下基礎

1963年

美國醫生進行了世界上首例肝臟移植、首例肺移植後,董方中也開始了移植手術的準備工作,並指導林言箴等人創新性地進行肝移植動物實驗。

20世紀60年代中期

廣慈醫院外科就已具備了開展肝移植和心臟移植的科學基礎和技術儲備。但在十年動盪期間被迫中斷。過後,研究和實驗得以恢復。林言箴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地收集分析國外器官移植資料,以學習經驗。團隊還獲得了普外科、內科消化組和血液組、麻醉科、檢驗科、血庫的力量支持。兩個月裡,光動物實驗就做了20多次,還進行2次聯合實戰演習,保證動物實驗能順利地過渡到臨床。

1977年10月

一名有肝移植適應症的病人來到了瑞金醫院。這名病人姓胡,是一名42歲男性肝癌晚期患者,外院診斷已無法手術。病人來瑞金後,醫院立即安排了消化組江石湖參加外科查房,血液科王振義和王鴻利每天會診調整凝血功能。傅培彬和董方中親自參加病例討論。經過多次討論後確定唯有行肝移植手術才能挽救患者生命。10月21日,由林言箴等施行同種原位肝移植手術。李杏芳和王鞠武共同完成麻醉,黃宗明輔助。


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第一例肝臟移植(右一)

為了保護好器官,手術室護士們用木榔頭將大塊冰塊敲碎成冰粉,儲藏在木箱子裡作為“土冰箱”。為了到現場取供體,醫生護士們爭分奪秒。

肝移植手術時間非常長,在沒有顯微鏡,沒有血管縫針的情況下,林言箴只能憑著肉眼進行絲線縫合。阻斷血管的只有橡皮筋,醫生們必須根據阻斷時間,動作極其迅速地縫合器官。為防止感染,做好病人的術後隔離,醫生們在高壓氧艙臨時搭建了病房,由手術時護士愈惠芳負責護理。

手術後,病人接受了免疫抑制劑、止血、抗生素、胰島素、補充凝血因子等治療。術後,這位病人存活了54天。按照今天的標準,這是一次失敗的移植。但是,在1963年3月世界上第一例人體肝移植到1967年7月的4年多時間裡,全世界僅有3例肝移植手術,最長存活時間僅為23天。因此,瑞金醫院第一例肝移植病人術後存活54天,在當時已經處在世界先進水平。1978年,瑞金醫院又接連完成了3例肝移植,均獲得成功,術後生存期分別為139天、200天及261天。


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自制器械設備,完成心臟移植術

瑞金醫院啟動肝移植手術的同時,心臟移植的準備工作也開始了。1967年,南非醫生完成世界上首例心臟移植。1977年11月初,瑞金醫院張世澤等醫生開始收集國外有關心臟移植手術的資料。在5個月的時間裡,團隊在動物身上共做了36次移植心臟的實驗。


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動物實驗

由於心臟移植在我國原是空白,手術用的器械非常缺乏,從事心臟移植的醫務人員就在實踐中自己動手做器械,或請有關醫療器械廠協助製造,一共改進和製造了10多件器械、設備。縫合心臟需用的無損傷絲線,經不起拉伸,張世澤想方設法改進持線鉗,請手術器械廠工人按照設計要求,造出無齒持線鉗,解決絲線容易被拉斷的毛病。診斷排斥異體情況用的心內活檢鉗,長達70多釐米,而只有火柴梗那麼細,在手術器械七廠的工人幫助下,也製造出來。

1978年4月21日,胸外科張世澤、方立德站上了手術檯,一枚3.5小時之前由周思伯醫生取下的珍貴心臟供體,被送到了他們手上。手術持續了6小時15分鐘,其中體外循環2小時22分鐘,整個供心血管縫合時間只用了69分28秒,術後呼吸機支持26小時。

瑞金醫院胸外科在外科團隊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中國第一例人類同種原位心臟移植手術,同時也是亞洲第一例心臟移植術。在克服了術後休克、排異反應、細菌感染等難關後,病人慢慢恢復,最終存活了109天。


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第一例心臟移植患者(左三)術後77天在和醫務人員交談

由於成功地實施了國內首例同種原位肝臟移植和首例同種原位心臟移植這兩項重大醫學成果,瑞金醫院獲得中央衛生部“重大科技成果甲等獎”。這兩項重大醫學成果不僅填補了我國器官移植的空白,也為器官移植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從“一肝兩用”到“兩供一受”

進入21世紀後,常規的肝移植手術技術已經普及。此時,瑞金的移植團隊又開始挑戰新高度——劈離式肝移植

劈離式肝移植

就是將一個完整的供肝,按照解剖結構分為兩半,分別移植在兩個患者的身上。這種移植方法難度大,醫生們需要將肝臟依解剖結構劈離,然後整理和建立起兩套各自獨立的動脈、靜脈和膽道系統。


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首例劈離式肝移植手術

2002年7月19日,時任瑞金醫院院長、普外科主任的李宏為,與彭承宏教授領銜,進行了國內首例劈離式肝移植嘗試,兩臺手術“齊頭並進”,先將總重量為1080克的供肝依解剖結構劈離為二,重量分別為850克和230克,並修整出兩套各自獨立的動脈、靜脈及膽道系統,然後分別植入兩位病人體內。

49歲的患者病變切除後,850克供肝擔負其全部功能;22歲的患者由於需解決的是部分肝代謝問題,手術僅切除了其左半肝,再用230克供肝移植上去。兩臺手術歷時13個小時,“一肝二用”,救活兩位病人。這是瑞金醫院在肝移植領域寫下的又一項“第一”。


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第一例劈離式肝移植術後隨訪,兩名患者分享一個肝臟

2003年2月17日,瑞金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成立,又完成了好幾個中國器官移植的“第一例”

❆ 2004年10月,瑞金醫院幫助應急性小腸扭轉接受小腸次全切手術的大學生完成了國內首例肝臟小腸聯合移植手術;

❆ 同年12月,一位38歲的女病人在瑞金醫院接受了腹腔七個臟器的聯合切取和移植手術——患者的肝臟、胰腺、脾臟、胃、十二指腸、全小腸和結腸等腹腔消化器官整塊移植。

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如此高難度的手術,不僅是中國的“第一例”,也是亞洲第一例腹腔多器官簇聯合移植手術。

劈離式肝移植是難度非常大的手術,但將兩個供肝人的肝臟拼接起來再移植給患者則更加困難。2007年12月,一名15歲、體重達85公斤的女患者來到瑞金醫院。按照她的生理狀況,她需要獲得一枚不少於950克的移植肝,但中國人的肝臟一般只有1000至1200克重,也就是說按照傳統的技術,由親屬捐獻肝臟的活體肝移植無法實現。另外,等待自願捐獻的肝臟也可能遙遙無期。

為了挽救患者生命,瑞金醫院決定將女患者45歲父親的左半肝和43歲母親的右半肝這兩塊健康肝組織移植到女兒體內。這一次肝移植,涉及三個手術,3組麻醉醫生嚴密觀察,保證手術過程中三人的生命體徵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當天,醫院還配備了放射科、超聲科和出凝血專家,37位醫護人員守護在手術室,17個小時後,手術圓滿成功。


心臟移植,上海創下亞洲第一


2005年7月,一例妊娠期合併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經多科聯合搶救成功並剖腹產下2890克健康女嬰;產後6天,移植中心成功為其進行肝移植手術,母女健康存活至今

“兩供一受”活體肝移植手術複雜程度高,排異風險嚴重,當時全世界能夠實施的國家不超過5個。這些年來,瑞金醫院不斷挑戰高難度,在我國器官移植歷史上完成多個“第一”,並建立起一支實力雄厚的器官移植團隊。如今,經過4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器官移植手術量僅次於美國,位列世界第二。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左 妍

圖 片 | 採訪者供圖

編 輯 | 梁 群 李 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