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一个人是如何带大四五个甚至更多孩子的?

葛老师教育新智汇


当年爷爷是老师,奶奶出去干活,大姑比爸爸大3岁左右,由大姑看着爸爸和小姑,爸爸还不听话,跑出去玩还把腿摔折了,听说奶奶回家还把大姑揍了,后来条件好了,爸爸也长大了,上学到结婚。

我的理解是,孩子多,父母固然照顾不过来,跟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一样,都是努力的工作,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假如母亲一个人带大好几个孩子,真的很伟大,太难了,孩子要一辈子都孝敬,理解母亲的苦楚。


小榴莲1


我所知道的,是听我妈妈讲的,我姥姥如何把他们兄弟姐妹六个拉扯大的。

当时的条件是:农村,生完孩子一段就要去地里“上工”,也就是要去集体的地里干活。我姥爷要上班,还经常借调到外地,很少在家。大人去“上工”,家里孩子里面稍大的孩子就要挑起照顾弟弟妹妹们的担子。

我妈妈是老大,她小时候她的爷爷奶奶尚能搭把手,到后来年纪大了也就帮不上了。为了便于解释,本段用排行来直说:老二与老大差了五六岁,老二平时便由老大照顾。等老三老四出生,老大十多岁了,便经常背着老三老四玩,老二给老大打下手。就这样带着带着孩子们就长大了。老五出生的时候能搭手的就更多了,到老六的时候,又回归到亲妈自己带大的情况。那时候老大已经读高中,经常不在家,以至于老六小时候和老大根本不熟。老二老三老四也都读初中了,也帮不上。

至于孩子照顾得怎么样,大概是活着就好。我妈妈曾说到一些细节。有一次她背着我二舅在磨盘那玩(当时她的小姐妹们也大都是背着自己的弟弟或妹妹出来玩),玩到兴头上忘记自己还背着我二舅,一不小心就把他从自己头顶摔过去了,咣当一声掉地上。我二舅当时居然没哭,但我妈已经吓坏了,也不敢吭声,愣是一直观察好几天看他没事才放心。

当时的孩子,养得都很粗糙,毕竟大人们活着就已经很艰辛了。孩子太闹腾挖个坑把孩子圈起来的有,任由孩子随便哭的有,大冬天孩子棉裤尿得水淋淋顾不上换洗的也有。我妈说有好多次我姥姥见我舅舅姨姨们裤子尿湿也从不训她,大概是觉得她能带就行了,也是忙了一天没有更多精力训她。

养这么多孩子,每一个都要吃饭啊,好在那时候我姥姥家饭够吃。我妈妈每每说起来,都觉得我姥姥很有本事:馒头一笼笼蒸出来,各种拌菜腌菜家里没断过,总是很好吃。衣服呢,我姥姥会织布,我初中的时候还经常见我姥姥坐在织布机前织布。至于鞋子什么的,那时候都是自家做,更是费时费力。



不知道那些年我姥姥是怎么挺过来的,我们家里小辈们都知道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她听不得小孩哭,听到就觉得烦躁。

人活着,有时候真的就是熬过来的,总是有那么多的迫不得已,被生活推着一步一步向前走。我姥姥辛苦了那么多年,还好后来到有她最小的孩子,也就是我小姨的时候,我姥爷已经经常在家了,我妈我舅舅和姨们都很孝顺。从那以后,我姥姥的日子总算是舒服了一些。

如今我姥姥年纪大了,最爱去她最小的孩子即我小姨家,想一想,她的这些儿女中,她有精力照顾大的孩子也就只有我小姨了,自然和我小姨感情最深厚。


花满径


这得写我妈妈那个年代的

很早之前就听我妈说过,因为我家有三个女孩儿,我妈那个年代思想旧,她就想生个男孩,所以我们家有四个孩子,也幸亏最后一个是男孩儿,我到现在都在想,如果当时还是女孩的话,她还会不会继续生。孩子多的下场就是,爸爸妈妈要忙着挣钱,我们家除了我大姐和我弟,得到过更多的关爱,我和我二姐,就是散养长大的。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家承包了一个果园,我爸爸和妈妈,整天都得在果园里忙东忙西,我大姐那个时候都要上初中的年纪了,所以我们几个小的都是她在家照顾得,她那个时候就会做饭了,不光做我们几个得饭,还有我爸爸妈妈的,有时候得给他们送到果园,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果园离我们家很远的,夏天那么热,骑着自行车就去了。现在想想,哎呀……

我二姐,和我,还有我弟,因为年龄距离的比较近,我们三个爱打架,因为当时年龄小,总是爱抢东西,但是到最后,不管谁对谁错,都得让给我弟。

我是要上小学了,才被我妈从我姥姥家接回来的,从我在医院出生,一直都是我姥姥在养我,我从小是吃奶粉长大的。我是长大了才听我姥姥说,我妈当时生完我,一看我又是女孩,就哇哇大哭了起来,更不要说是让我吃母乳了。小时候,我和我弟总是生病,但是那个时候钱不多,当然得让我弟弟先看病,而我听我姥姥说,如果不是我命大,早就没了。唉……

因为在以前,物质条件还不是那么好,孩子也很好带,基本上只要给口饭,不饿着就行,我记得小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玩具,不管什么时候,小朋友门都是在外面玩,成群结伴,到饭点回家吃饭,家长也不会担心说孩子会丢什么的,他们也不找。现在想想以前过的也很开心。


想瘦的胖子1627


这个话题是我在小的时候,妈妈经常给我上的思想教育必修课。

我姥姥有8个孩子,刚开始听到这个数字我也是感到惊讶的,后来发现在那个年代,并不是什么稀奇事,要是放到现在,可能就是重大新闻了吧。

家里只有姥爷是单位职工,在那个资源匮乏时期,单职工家庭要想养育这么一大家子人,是相当困难,饥一顿饱一顿是常有的事。

姥姥没上过学,也不识字,在家主要就是负责做饭和照看孩子,因为粮食是限量供应,所以家里还要种点地,她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家里都是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一起疯闹,有时候都打成一团了。姥姥听到声音会冲进屋里,把所有人训一顿,严重点还会挨一顿棒子。打完之后,姥姥自己还心疼,但是没有办法啊,她实在是顾不过来。

妈妈说她那时就感觉姥姥不停地在干活,干完这样还有那样,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孩子,他们就像散养的小动物,天天撒丫子玩,倒是身体都很健康,即使有点小感冒之类的,抓两片药吃,然后玩着玩着就扛过去了。

后来他们兄弟姐妹就都长大了,也能帮着分担家务,再后来也上班挣钱,家里的境况才慢慢好起来了。

到我记事的时候,每年大年初二去姥姥家都是特别高兴的事,人多很热闹,吃饭的时候要摆三张桌子,还得挤着坐才行。我想那个时候,姥姥应该是最幸福的,孩子们也是幸福的,因为是姥姥的付出,才给了孩子们那么多亲人,这是一笔用钱无法衡量的财富。


静说故事


讲讲我奶奶吧,因为我有6个姑姑,家里就我父亲一个男孩,我的爷爷在我父亲19岁便去世了。我奶奶也经常给我讲她怎么拉扯大我的姑姑和我父亲的。

那个年代穷,特别是他们经历过三年饥荒,我奶奶说她经常带着我姑姑和我父亲他们上山挖野菜,挖树皮,然后回家吃。

因为穷,所以上不起学,我的姑姑和我父亲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是她们都上过学,我奶奶经常告诉我,一定一定好好学习,好好学习才会有出路,她老人家比任何人都明事理!

后来,我的姑姑和我的父亲慢慢长大了,我奶奶就带着他们去挣工分了,那时候工分才可以换粮食,再后来我的姑姑们出嫁了,都在我奶奶的安排下结婚了,也很幸福,而且必须一提的是,我奶奶给姑姑找的对象,也就是我姑父真的人都特别好,都很孝顺长辈,从来没有出现什么矛盾,每逢过年,我的姑父和我姑姑们就会从外面赶回来,那也是最热闹的时候。

再后来,我的父亲也结婚了,慢慢的,奶奶也就从农活中退了出来。

我奶奶90了,她自己有个小院子,自己种菜吃,因为她喜欢有点事做,身体也很好,没事就和周围老太太啥的聊聊天。

我真的很佩服我奶奶,她独自拉扯我的姑姑和我的父亲长大,真的很伟大。


小机灵鬼胖虎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妈妈一个人"带大四五个甚至更多的孩子。就现在来说这么多孩子是少之又少,两个社会的极端可能出现∶特别贫穷的和特别有钱的。有钱的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带,更甚从来不带。偏远贫穷家庭随意生,妈妈可能边干活边带孩子,大带小,小的猪养,日常活动随意。在我家附近菜市场有一对夫妻买烧饼,三个孩子在附近随意跑,小的才两岁左右,大的五六岁样子,我看到都心悸,万一被人抱走了怎么办,可他们的父母习以为常。

我们都说现在孩子不好养,也许是我们的关注他们太多了。我自己养第一个孩子,一旦发烧了我首先心慌慌,感觉看医生,烧不退夜里根本睡不着。到了老二,发烧了,有时候精神状态可以,就自己给吃些药,有一次一个朋友说,你娃都高烧两天了怎么不去医院看看,要不打吊针吧 我说给吃着药呢 ,总要有个过程,第三天就很快好转了。任何事情都是见的多了就淡然了,养孩子一样。

第一个精养,第二个猪养,后面的随便养,这应该是大部分普通母亲养孩子的过程。


漫优优妈妈


首先,在5月12日母亲节即将到来之时,预祝所有的母亲身体健康,节日快乐。从我这辈看来,一个家庭有4、5个孩子已经是爷爷奶奶辈才有的情况了。传统观念里,老一辈一直希望多子多福,对于他们来说,多生个孩子,意味着多一份希望。

对于奶奶辈,妈妈辈如何一个人带大四五个孩子甚至更多孩子,有如下看法:

以前的经济条件,生活条件等较为困难,贫困状态下的人虽然养娃数量多,但是养娃标准也低。首先在安全问题上是低于现在的标准的,父母们都为生计奔忙,没有能力和精力过于关注小孩,那么孩子们呢,大多也是家里、地里、山里的跑,跑累了就回去吃饭喝水睡觉。其次,因为总是在外面待着,随地拉尿也无妨,屎尿基本不太用伺候,在他们的年代里,纸尿裤是罕见甚至不存在的,开裆裤才是他们的首选。然后以前的小孩子是不大可能获得大人的陪玩,都是自己玩或者被哥哥姐姐玩儿,玩具书籍各种用品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基本不存在的,除了吃饭穿衣几乎没开销。再有哭闹了不用哄不用管,毕竟家里太多事比孩子哭重要。最后,前面的孩子稍微大点了,就帮着家里看着更小的弟弟妹妹,早早得就担起了如父如母的责任了。应该说,贫困年代可能生活得非常辛苦,但是在对于“带孩子”这方面,对比现在应该算轻松了。

物质越是匮乏的年代,养孩子花费的各种成本反而极低。当然,每个孩子都是母亲怀胎十月辛苦生下来的,即使在穷苦的年代,我们也在父母的拉扯下长到了现在。母亲,包括父亲,都是辛苦人儿,,望母亲节的时候,更多的祝福不是出现在朋友圈,而是真真切切的给到他们,望我们在社会上打拼的同时,记得还有我们最亲的她/他~







萧瑟liao


妈妈一个人是如何带大四五个甚至更多孩子的?

在以前不那么发达的年代,一家人有个四五个孩子甚至更多是很正常的。一方面可能是老一辈对儿孙满堂的向往,另一方面可能是父母那一辈希望通过子女来改变命运,毕竟孩子越多,将来发展得好的可能性越大。当然,也可能是避孕措施不普及。现在经济水平越来越高,现代人更注重生活的品质,于是,不会要那么多的孩子。

计划生育的政策下,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现在国家又开放了三胎政策,鼓励每个家庭多要孩子,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等多种问题。然而,政策只是鼓励了部分人,极多数年轻人是不愿意生太多孩子的,甚至出现了“丁克家庭”,也就是只结婚不要孩子。不能否定“丁克”存在的意义,因为人是自由的,每个家庭都有权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要孩子可以让生活的幸福指数更高,似乎没什么不妥。毕竟,生孩子和养孩子确实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很多年轻人,想追求更好的生活,无可厚非。

在以前,一家人生个四五个孩子,然后父母还要忙着干活。孩子就是自由成长,少不了磕磕碰碰。但是为了生计,也只能如此。我的外婆生了八个孩子,我妈妈说小的时候,外公在外面忙农活,外婆也要出门赚点钱,根本无暇顾及这么多孩子。年龄稍大的哥哥姐姐照顾着弟弟妹妹,经常一窝孩子都生病了。到了吃饭的点,贪玩的孩子没赶上,也只能饿肚子。因为人口太多了,根本没人发现缺了谁。就这样,慢慢长大,大家都变成大孩子,也能帮忙干活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应该是这样,不像现在独生子女,一身公主病和少爷脾气。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发达了,如果你想要四五个孩子。最好是经济上做好了准备,可以请保姆,或者请家里的长辈帮忙一起带。不然一个人带这么多孩子是很累的!而且带不好!现在不比以前,不能用陈旧的思想观念来应对。千万别觉得,像以前那样丢着不管不顾,孩子就会健康成长。毕竟年代不同了,用老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肯定跟其他有人精心照顾的孩子不同,在今后学习或者生活上难免会遇到问题。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既然我们带他们来到世界上,就尽可能给他们好的。量力而行,孩子不是越多越好!


我是追剧老阿姨


一是一般无固定职业,多为全职妈妈,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带孩子;

二是小孩之间有一定的年龄差距,这样大点的孩子能帮助母亲养育年幼的孩子;

三是一般祖父母辈能在抚养孩子方面给予帮助,这样便减轻了母亲独自抚养的压力。

俗话说"农家孩子早当家",意即农民的孩子懂事早,我想这也是农家孩子多、母亲无法在孩子抚养教育方面样样精致、一一周顾所致。年龄差较大的,即做哥姐,又做"爹妈",大的照顾小的,实属常见。所谓先生存后发展,农村大部分这样的家庭,孩子很难真正出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务农生活,生计成了头等大事,更别说良好教育和全面发展了。孩子吃喝穿戴,很多靠自给自足,这样家庭的母亲一般都手艺精巧,能缝会补,做衣服,纳鞋底,可谓样样精通,这样便减少了家庭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存压力。

多子女家庭的母亲,能将四五个甚至更多孩子抚养成人,实属不易。她们把脊背山梁、满头白雪及青春之光献给了儿女,她们用阳光为儿女编织翅膀,用生命为儿女写下历史。伟大的母爱,子女只能用一生心血去报答。

值此母亲节,祝天下母亲福泰安康,幸福绵长!


穆检说法


这就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之处!我们国家这种情况那是在以前了,我想这主要是由于避孕措施不发达,还有女性地位还不够高造成的吧,并不都是女性自愿的,但是身为母亲,天性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既然生了,就会拼尽全力照顾好孩子。在我们国内我们的爷爷奶奶甚至太爷爷太奶奶辈有很多人经历过,那时候社会大环境鼓励多生孩子。现在全家人带一两个都能累够呛,不敢想象单亲妈妈带着那么多孩子怎么熬过来的。如今养娃和以前养娃天壤之别啊,那种情况不会再现了。

我姥姥就刚好是这个样子的!姥姥家是地主,姥姥也算是个小姐,嫁给了贫农的姥爷,姥姥生了六个孩子,最小的一个夭折了,妈妈就成了最小的一个。我妈很小时候姥爷就去世了。姥姥独自一人拉扯大两男三女。本来地主的女儿有很多嫁妆,应该过的还行,可是都被姥爷便宜卖掉了。家里穷只让大舅一个人上了学,大舅还做了工程师。据说大舅小的时候日本人来了,姥姥裹着小脚抱着大舅逃命,跑着跑着把大舅弄丢了,又跑回去捡回来,真是不易呀。那个年代总算过去了,姥姥活到七十多岁,对姥姥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只记得她抽着旱烟袋,踱着小脚出来迎接我们的样子。姥姥是个伟大的女性!

斯人已逝,会有天堂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