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叢臺區封堵破牆建店為城市“潔面”

邯郸丛台区封堵破墙建店为城市“洁面”

叢臺區封堵破牆建店。

長城網邯鄲訊(記者韓毅 武萌 通訊員宋會娛)封堵破牆建店1238餘戶,拆除門頭牌匾1323塊,種植綠植鮮花4.2萬沿米……連日來,叢臺區破牆建店整治行動如火如荼,效果也立竿見影。叢臺區是邯鄲市的核心區,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臨街非法破牆建店、私搭亂建等問題日益凸顯,嚴重侵蝕了公共資源劃,影響了城市規。為徹底根治此類“城市頑疾”,邯鄲市叢臺區自今年3月開始,以鞏固深化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為抓手,集中開展了破牆建店封堵專項整治攻堅行動,進一步規範城市秩序,還空間於民。

邯郸丛台区封堵破墙建店为城市“洁面”

拆除違規裝置。

區委書記李學軍說:“我們把滿足人民群眾對城區建設管理的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開展城區提質攻堅行動為抓手,創新體制機制,注重標本兼治,加速推動城市建設管理向更高水平邁進,讓廣大居民享有更高品質的生活。”記者在青年路(中華大街至永安街段)看到,商家正忙忙碌碌地搬運物品,工人正在封堵居民樓下的破牆建店商戶,砌牆、安窗戶。

“我住二樓,樓下破牆開了飯店,一年四季油煙燻的根本不能開窗戶。一出門是油乎乎的地面還有一些垃圾,嚴重影響了路面的整潔衛生。治理之後環境變好了,每天從這裡經過心情也跟著變好了。”居民陳阿姨說道。為徹底根治“破牆建店”“住改商”等違規違法行為,該區堅持“主幹道優先、居民樓下餐飲優先、投訴舉報集中的門市優先、佔道經營嚴重的優先、低端業態優先、整條街打造優先”的“六個優先項”工作標準,採取摘門牌、破門臺、堵門臉、刷牆面、裝圍欄“五步工作法”,對光明大街、陵西大街、聯防路、和平路等20條道路的“破牆建店”,以商戶為點、鄉街為線、全區為面,串點成線、連線成面,全方位推進封堵工作。

封堵前,對轄區內破牆建店商戶細緻摸底並拉出責任清單,對配合戶、觀望戶、串聯戶,一一建立臺賬,做到心裡有數。同時,通過告知書、微信公眾號、報刊等方式進行宣傳,深入每戶,耐心細緻與違法業主、商戶講政策、做工作,引導其主動搬離。共入戶宣講1000餘次,懸掛標語橫幅300餘條,張貼告知書5000餘份。強大的宣傳攻勢觸動了商戶,叢臺路上一家商戶業主說,“我每月租金有一萬多,但心裡也知道自己是違法的,這次我積極配合,拆!

”在叢臺路中段,曾經掛滿牌匾的道路被整齊的護欄取代,市民走在寬敞整潔的便道上不時嘖嘖稱讚。像這樣,對封堵拆違後的空間進行綠化美化還有很多。該區城管局局長李書強說,“整治後,對能恢復建築物原貌的恢復原貌,易美化則美化,對騰出來的空間有效利用,修建停車場、遊園等,對重點保護建築將按物保護級別恢復到之前狀態。”

邯郸丛台区封堵破墙建店为城市“洁面”

嶄新的街面。

叢臺公園南門有破牆建店商戶22家,僅5天時間該區完成了22家門店的封堵,並以武靈叢檯曆史文化為主題,打造了古趙文化樣板街。叢臺路的30餘家商戶被封堵後,安裝了統一的欄杆,並種植了月季和薔薇,防止反彈。店封了、堵了,商戶怎麼安置?除了封堵破牆開店進行美化綠化,該區還將原商戶的安置作為頭等大事,最大限度避免商戶的損失。對低端業態商戶,如飯店餐飲、佔道經營、汙染環境現象,堅決予以取締,不再進行安置;對便民服務設施商戶,如便利店、便民維修行業等予以保留;對經營輕工用品商戶,如服裝店等統籌安排,就近市場進行分流,並在閒置建築物、樓宇中建造一批便民市場,引導商戶進場經營,規範市場秩序。

據瞭解,該區同時開展了拆除違建、鮮花扮城和廣告牌匾整治行動,讓城區環境更宜居。截至目前,共拆除違建114萬平方米,封堵破牆建店900餘家,新植補植薔薇等攀援植物7萬株,拆除廣告牌2.4萬塊,有效改善了人居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