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阿兰.德波顿

1

《无聊的魅力》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是6.9分,这在阿兰.德波顿在中国出版的书里评分是最低的,他的书普遍在7.5分以上,《旅行的艺术》、《幸福的建筑》、《哲学的慰藉》等几本畅销书都在8.0分以上,这些评分也基本客观的反映了阿兰.德波顿书的价值。但《无聊的魅力》得分低是有些原因的。

不少读者在短评里说这本书是“欠缺诚意的炒冷饭之作”、“陈腔滥调、嚼过的口香糖“,这些评价确实没错,但也有说阿兰.德波顿“穷疯了,江郎还笔,秃头才尽”,除了“秃头”是个事实以外,其它却是说得过了。

《无聊的魅力》其实是2005年阿兰.德波顿的一本薄薄的随笔集,他在2000年、02年、04年连续出了三本畅销书《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身份的焦虑》,在05年稍作停顿整理一本小随笔集借着人气卖一笔这个很正常,但因为引进的原因,译林出版社是在2013年引进的这本书,彼时阿兰德波顿大部分书都已经被读者所熟知,所以《无聊的魅力》读起来就有点陈腔滥调了。

这本3万字的小书该怎么读?对于不了解阿兰德波顿的读者可以作为了解这位英伦才子的起步书,它有着阿兰德波顿细腻的描写文笔、独特的思考角度、引经据典的博学魅力,但由于篇幅小,浅尝辄止,正好可以看看是否合自己的口味;而对于如我这样几乎读了阿兰德波顿所有书的读者,会很容易发现这是一本承上启下的书。

你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幸福的建筑》和《旅行的艺术》的主旨,《机场里的小旅行》的出发点和提纲,看到《拥抱似水年华》的影子,《工作颂歌》、《身份的焦虑》的缘起。所以作为老读者来说,细心阅读,能找到很多横向纵向类比的乐趣。

当然就这本薄薄的3万字的书来说,26块钱的定价确实是坑读者了,分数可以再低点。

成为阿兰.德波顿

2

豆瓣里是这么介绍阿兰德波顿的:

他通晓英、法、德、西班牙、拉丁数种语言,深得欧洲人文传统之精髓

他喜欢普鲁斯特、蒙田、苏格拉底,同样喜欢旅游、购物和谈情说爱

他左手小说,右手散文,在文学、艺术、哲学、评论中自由进退、恣意穿插

他的小说思想丰赡、才情纵横;他的散文和评论又意象丰沛、妙笔生花

23岁以处女作小说《爱情笔记》初试啼声即大放异彩;此后的《爱上浪漫》和《亲吻与诉说》继续激活我们的阅读体验,开掘传统小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5岁就入围法国费米娜奖;

27岁完成惊世之作《拥抱逝水年华》;

31岁出版《哲学的慰藉》,拿古典的欧洲智慧为现代人疗伤;

33岁带着满腹诗书踏上大千世界的旅程,开讲《旅行的艺术》;

35岁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身份的焦虑》的途径;

37岁的他撰写的《幸福的建筑》成为英国热播电视节目《完美之家》的创意源泉;

41岁的他,继续将睿智的眼光投向工作领域,……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而工作?思考《工作颂歌》,成为在金融危机的今天,最适宜当前形势的作品

41岁的夏天,阿兰•德波顿获邀担任英国希斯罗国际机场的“首位驻站作家”。机场原本只是旅行中的过渡性空间,发生的不过是“出发”与“抵达”,但在阿兰•德波顿的眼中,却成为了一个综合各种文化面貌的博物馆,由此引发《机场里的小旅行》;

2012年,他43岁时,“哲学向左,宗教向右”,以他一贯的在哲学和宗教之间旁征博引,自由进退的优雅笔触,带来一本具有最抚慰人心的,号召大家从宗教中偷点什么东西为己所用的供广大无神论者阅读的作品——《写给无神论者》。

这段文字基本就是“跪舔”,回归到冷静的描述是阿兰德波顿1969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是一位小说、随笔作家。

在中文版他的自序里,阿兰德波顿这么写自己的定位:

我知道我不是诗人,我也知道我不是个真正的小说家。而且我知道我也做不来学者,因为我不想墨守那一套学术规范。后来,我终于发现了自觉正好适合自己的定位:随笔作家。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所谓随笔作家,就是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的作家。

这个过程基本上从阿兰德波顿的创作过程中就能发现端倪,他在93、94、95年连续写了三本小说,但这三本小说都是文论式的小说,长于揣度人物心理,以及印证一些思考的问题,但并不长于编故事和塑造人物,所以他放弃了小说的创作道路,尝试了《拥抱逝水年华》这样用私人化的角度语言去解读经典的方式,最终在《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两本书中使得这种写作手法臻于成熟,最终成为他的招牌。

用一种个人化的调子来写,使读者读起来就像跟朋友娓娓谈心。……我希望我的书读起来就像跟朋友谈心,不想拿大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我讨论的主题本身就是跟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恋爱、旅行、身份焦虑、美与丑以及分离与死亡的经验等等。

在中文写作里找一个跟阿兰德波顿相似的人,我认为最像的就是蒋勋。

成为阿兰.德波顿

3

《无聊的魅力》里译者序里边认为“德波顿一直游走在专业与通俗之间。他的作品把人生感悟融入哲学思想,被称为‘日常生活的哲学’……他的成功,源自于他拉近了专业领域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让人们获得了暂时超验的可能。”

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阿兰德波顿的书并不难读,他常常从一个日常的现象入手,辅以他细腻的生活感受,再以一个独特的角度提出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然后通过带着读者在历史中经验、在现象中感受、在思考中碰撞,让你感受到“建筑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幸福感的?”、“工作对于个人幸福的体验到底有何意义?”、“无神论者能否从宗教中汲取营养?”之类的命题。

2006年时,我初入职场从事房地产,领导甩给我一本阿兰德波顿的书《幸福的建筑》,跟很多第一次接触阿兰德波顿书的文艺青年一样迅速被他征服——细腻的描述,代入感很强,独特的角度,严谨的逻辑,旁征博引。后来10年间,我把他的书基本读完了,有的读了几遍,除了《机场里的小旅行》(这本写作目的性不纯)和《新闻的骚动》没读以外,其他的都读完了。其间也一度产生过豆瓣上好些读者都有过的感受。

成为阿兰.德波顿

成为阿兰.德波顿

一个畅销书作家争议是在所难免的,读者总是希望一本书是有用的,这种有用具体指向于“解答我的疑惑”,“给我生活上的指引”,“让我拥有某种技能”等等,而阿兰德波顿自己的阅读乐趣也恰恰是这样的,“我不想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我读书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更有自知之明、更多才多艺的人。我几乎从来不为了‘取乐’而读书。”这样的契合造就了阿兰德波顿书的畅销,因为他试图帮生活在世间的人在所有的事情中找到意义,但很多时候这种意义也如他非常喜欢的画家霍珀的画一样:传递忧伤、孤独的感受,让看的人感同身受得到瞬间的安抚和慰藉,但很快这样的体验又会被世俗的生活冲刷的一干二净。

成为阿兰.德波顿

4

在我读阿兰德波顿最着迷的时候,我想过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成为阿兰德波顿?

这个世界的艺术家、作家分两类,一类是天才横溢你永远无法成为的,另一类是有迹可循你可以学习成为的。比如李白是你学不了的,杜甫却是可以试着学习的,所以李白被称为仙,杜甫被称为圣,圣是普通人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阿兰德波顿是属于有迹可循的作家,我曾经在给公司文案培训时讲过如何试着成为阿兰德波顿。

阿兰德波顿的书总结起来就这五招:

1、基于日常生活思考的选题

2、从史论角度整理观念或文化的变迁轨迹

3、代入感很强的描写和独特的角度切入思考

4、一个题材下强大的引用库

5、用逻辑和精妙的组合将上述内容串成一本让人有所悟的书

这五招在《无聊的魅力》里都能看出一些痕迹,比如《忧伤的快乐》一篇里通过霍珀场景的画让人思考——为什么有些艺术描绘忧伤孤独却给人以安慰;在《工作与幸福》里从史论角度看古希腊、文艺复兴、18-19世纪和现当代的工作观演变;在《机场散心》里有很多非常细腻的描写和我们从未注意过的角度;《无聊地方的魅力》里能看到阿兰德波顿经常引用的福楼拜和蒙田……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5招并不是那么容易学会和做到的,比如细腻的感知能力,阿兰德波顿希望一本书去关注“细微、关键、令人震颤的时刻”,他打了一个比方:我们把收音机拿进房间,本以为房间里安静无声,但打开时就收听到了浮现在特定频率中的声音,他希望写作去发现那些隐秘的情感,“我们此前根本不知道我们居然会为此而伤心”,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准确描述自己都很难,更遑论做到发掘隐秘了。

再比如旁征博引,这不是光靠读的东西多就能做到的。林语堂《苏东坡传》里写了一则故事,说苏东坡写奏章很厉害旁征博引,他卸任知府后,继任者也是一个写作能旁征博引的人,他于是写了一篇比较得意的奏章,给自己的秘书看(这个秘书此前是苏东坡的秘书),秘书看完说,好是挺好的,但苏东坡写奏章引经据典是从来不查阅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