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茶诗——《武夷茶歌》

《武夷茶歌》

清.释超全

建州团茶始丁谓,贡小龙团君谟制。

元丰敕献密云龙,品比小团更为贵。

元人特设御茶园,山民终岁修贡事。

明兴茶贡永革除,玉食岂为遐方累。

相传老人初献茶,死为山神享庙祀。

景泰年间茶久荒,喊山岁犹供祭费。

输官茶购自他山,郭公青螺除其弊。

嗣后岩茶亦渐生,山中借此少为利。

往年荐新苦黄冠,遍采春芽三日内。

搜尺深山栗粒空,官令禁绝民蒙惠。

种茶辛苦甚种田,耘锄采摘与烘焙。

谷雨届期处处忙,两旬昼夜眠餐废。

道人山客资为粮,春作秋成如望岁。

凡茶之产准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

平洲浅渚土膏轻,幽谷高崖烟雨腻。

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

苦遭阴雨风南来,色香顿减淡无味。

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

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气。

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

岩阿宋树无多丛,雀舌吐红霜叶醉。

终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

积雨山楼苦昼间,一宵茶话留千载。

重烹山茗沃枯肠,雨声杂沓松涛沸。

读茶诗——《武夷茶歌》

读茶诗——《武夷茶歌》


释超全(1627-1712)俗名阮日锡,同安(厦门市同安县)人。明末布衣,曾文忠樱(南明文渊阁大学士)门人,师事曾樱传性理学,患难与共,性嗜茶,幼习茶书,随师在郑成功储贤馆为幕僚,善烹工夫茶,有制茶工艺。

明亡,师尽节,弃家行遁,身怀工夫茶艺而奔走四方。遍览名山大川,尽尝天下名茶,慕武夷之名,约于康熙二十五年(1685)入武夷天心禅寺为茶僧。与闽南籍僧人超位、超煌等人交好,常在寺院共赴茶宴,在一起宣习工夫茶艺,以茶谈禅,以茶论道,以茶说经,还与“毁家从军抗清,明亡隐居茶洞”的李卷相好,传习茶艺。

读茶诗——《武夷茶歌》


【赏析】

《武夷茶歌》概述了武夷茶的历史、地理环境与茶叶的采制等。先从宋代丁谓创制建州团茶、蔡襄创制龙团凤饼的事谈起。

到元代朝廷在武夷山设置了御茶园,制造贡茶。明代为减轻茶农负担罢贡建茶,废了御茶园。

武夷山民为了感谢山神为武夷山所做的贡献,进行祭祀活动,以茶为祭品,祈望武夷山风调雨顺,茶叶盛产。

但是景泰年间,这里的茶农需承担每年祭山喊山所产生的费用,茶枯园荒,茶业衰落,人民生活困苦。武夷茶农为了进贡,大大摧残了茶叶的生长,久而久之茶树枯亡,茶民不得不从别处购买来充供。这些弊端后为郭公所革除,(郭公者,明郭子章,号青螺,隆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从而这里的道士和僧人以及山民受了恩惠,武夷茶叶始向三坑二涧转移;从而岩茶在这里逐渐发端,由于这里的茶叶是山民和僧人生活的依托,所以致力茶园管理和茶叶采制,在制作技术上加以改进,武夷岩茶于是诞生了。

谈到岩茶时,茶僧对武夷山茶园作出过鉴定:溪北的比溪南的土层深厚;而平洲浅渚的茶园土壤瘠薄,幽谷高崖的茶园多云雾。

采茶的天气以天晴吹北风为好,连续阴雨刮南风,则茶叶色香差且味淡。

清漳即漳州府。漳州茶农至武夷山制茶,促使武夷制茶工艺的发展。

武夷岩茶的标准采法是“三叶半开面”,即顶端芽茶开一半,下三叶全展开时采摘最好,在茶叶运送过程中,要注意茶叶的新鲜,特别是要保护茶叶的完整性,尽量避免茶叶出现折损、散叶、热变等现象,以保持茶叶的高质量成品。

采用新的岩茶制法,制成的武夷岩茶香气特别好,有梅兰香味,大概是烘焙时候的香气,炉火慢炜锅炒青,炒至清香起锅放入揉匾中揉捻,心情休闲,手上的动作却是敏捷细致。

武夷五曲朱文公书院内有一株茶,叶子有臭虫的味道,烘焙出来,味道反而比其他茶叶香,之后叫做宋树,又叫做单从,是通过单从选种选育,制出茶叶品质优异的单株茶树。武夷岩茶采用传统的摇青工艺,使茶叶受伤、发酵,从而形成“绿叶红镶边”的特性,因此茶歌中写到了“雀舌吐红霜叶醉”。

武夷岩壑山区,还有几株宋代遗留下来的茶树,如白鸡冠,坠柳条等,有茶芽带红色的即武夷茶王大红袍,好事的闽南、粤东人把它作为珍秘之品。(一壶注:茶江湖上的密宗)

结尾说:因久雨天气在山中寺院无事,煮着武夷山茗,坐在楼上品尝,写下这首“一宵茶话留千载”的茶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