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发脾气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发脾气

01

某高校曾经请来一位“国学大师”,结果历史系的听众瞬间就不满了。

这位“国学大师”有一个经典论断,那就是:“生气毁三代”。

当时就被历史系的学生质问,最终还上了热搜。

不知道这位“国学大师”是否知道一件事。

在日军铁蹄踏遍中华时,若不是革命先烈冲冠一怒,保家卫国。

我看他今天没有这个机会宣扬他的女德说。

而这件事中最值得欣慰地,就是真正有文化涵养的大学生,已经不会被毒鸡汤欺骗了。

自古“和老人争执”一直被看做事情商低的表现。

如果是老人在给你一些忠告,而你觉得老人的忠告冒犯了你。

你脾气上来,和老人大吵一架。

这确实是情商低,且不管老人的忠告是否真的有用。

因为你的本来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而你的这番脾气却彻底让自己陷入尴尬的位置,那就是情商低。

可要是老人在肆无忌惮的攻击你,如果你再不阻止他就会陷入危险。

那此时对老人发脾气就不叫“情商低”。

朋友熊博士前几天大闹学校,甚至当众和某位老教授吵了起来。

我一度也以为他情绪失控。

所有人都责备他为什么不让让老同志时!

熊博士告诉我,这位老教授在背后做的事情,到底有多可怕。

由于熊博士和老教授一个专业,熊博士的出色显得老教授非常无能,而教授为了不被单位淘汰,于是用了很多很恶毒的方法攻击熊博士。

首先是四处造谣熊博士和他实验室的女研究生助理关系不正当,甚至教授主动接触过女研究生,要她诬告熊博士。

其次,天天写匿名检举信举报熊博士学术造假,逼得熊博士的研究不得不一再暂停来接受调查。

这时,熊博士和老人的争执就有显著目的。

首先,如果矛盾暴露在所有人面前,那教授再去四处造谣时,人们就不倾向于相信并看戏,而是会主动远离,避免把自己卷入矛盾。

其次,这位教授的行为过于恶毒了,如果不当面警告用愤怒威慑对方。

一个总是被调查的学者,还有可能拿到基金吗?

也许,熊博士确实会因为顶撞教授损失一点人际形象。

但只要他有了学术成就,他可以换到更好的单位,于是这点损失就不被考虑。

如果你发脾气,最终帮助你达到目的,也没有对自己造成巨大损失。

你发脾气所攻击的对象也准确单一,并没有扩大。

这时,你的发脾气就是高情商。

高情商的标准很简单:你所有的情绪都顺应你的目的,利用情绪内在力量达到你的主要目标。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发脾气


02

了解情商,要先了解大脑

准确地来说,我们的大脑不是一个进化完备的高级系统。

它是一个几千年来不断打补丁的原始系统。

所以,它高级功能和低级功能经常不兼容。

比如,你失恋后,大脑不一定知道你失恋,它会错误以为你被甩的失落依旧是一种“深爱对方的”表现。

于是主管恋爱兴奋的腹侧被盖区会加大多巴胺的分泌,这个区域属于爬虫脑,思考功能低下,怪不了它,

可大脑皮层的高级认知功能肯定知道“你失恋了”,它非常奇怪,你搞毛被甩后会频繁思念对方,这不是贱吗?

爬虫脑和神经脑打架很激烈,你无限痛苦。

最后大脑为了避免死机,它只好搞出一个错误理论来协调。

“分手后我死皮赖脸的原因,是因为我发现TA其实是我的真爱!”

在心理学上,这叫“认知失调”,生活中,我们把它叫做“自欺欺人”。

“愤怒”也是这个道理。

愤怒就像一个传令官,他在告诉你,你被人侵犯了边界,你需要阻止别人的攻击。

为帮助你完成任务,愤怒给了你以下属性加成。

(1)你的认知能力暂时下降,主要目的是为了屏蔽你对战斗的恐惧,尤其是你在面对比你强大敌人的时候

(2)你的攻击速度提高,因为愤怒能消除疲惫感,愤怒时大脑会分泌一种激素,这种激素会暂时阻断“你需要休息”的脑信号,帮助你最大化输出战斗力

(3)攻击主动性提高,温柔、怜悯、共情等部分心理功能会暂时失效,因为战场之上,稍有犹豫就会败北,一点迷茫就会丢掉性命。

以上三个功能是大脑的原始功能。

而大脑的原始功能,很多是在“面对面搏斗”这种原始社会情景里进化出来的。

现代法制社会,可以说这种情景不常见了。

高情商的人,就必须得加速大脑的进化来适应当代社会的争斗。

比如明明别人冒犯你了,

你因为害怕自己无力反击别人,

又或者害怕自己反击别人后,会有自我形象和名誉的贬损。

你就相信什么“吃亏是福”,“不生气是一种修养”,“有本事的人没脾气”之类的毒鸡汤。

这其实就是“认知失调”。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发脾气

当你内心情绪积压如同炮仗一般,某天你珍惜的人突然冒犯你

这时你可以反击别人了,因为对方弱小

这时不会有名誉贬损了,因为对方在乎你了。

好了,这时你的愤怒喷涌而出,使出过激手段去伤害珍惜的人。

我认为这是最正宗的“低情商”

我有句名言:现代社会最大的悲哀就是,把最好的脾气留给了伤害你的人,把最糟糕的情绪留给了自己人。

真正高情商,必须建立新的大脑补丁,升级系统。

升级补丁A:如何有修养的反击别人,不会引起名誉贬损?

这个我写过很多了,比如魏坤琳和郭敬明,郭德纲和交大博士的案例。

升级补丁B:恰当引导愤怒的原始功能,让它们为我所用,不是一味压抑而让它失控。

此时,发脾气成了“动力”。

这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

火影忍者里面有个情节。

佐助的家族由于想背叛村子,被担任村子特工的哥哥杀光了。

哥哥在临走前,还要特意去见佐助,告诉他。

“恨我吧,愤怒吧,这样才能强大,才能有一天打倒我为村子报仇”。

其实,这是哥哥最大的谎言。

哥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佐助。

而哥哥这番有意识的引导,就是想让佐助把愤怒变为前进的动力,快速强大。

于是佐助成了村子最优秀的年轻忍者,还不拘一格吸取力量变得强大。

这就是哥哥最大化利用了愤怒的“认知屏蔽”功能和“疲惫消除”功能,帮助一个人克服恐惧变得强大。

但这招最大的弊端在于:步入了修罗道,会让一个人最终发狂。

佐助哥哥为此的设置是,他打算设计让佐助亲手杀死自己成为村子的英雄,永远不告知真相,来消除一切“愤怒”。

而在这之前,他暗中帮助佐助的朋友鸣人,他觉得他们间的友谊会帮助佐助走上正轨。

(PS剑圣苇名一心:我曾见过修罗,他是我最好的朋友,而我斩断他的左手保护了他)

所以,你想更好运用这招必须加入两个因素。

“正道”和“监控”

比如我自身的话,鞭策我坚持写作三年。

哪怕被平台限流,被利益集团打击,我都笔耕不辍。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实在不想让市场上的情绪管理毒鸡汤泛滥了。

心理学科普的缺位,让无数的家庭悲剧和婚姻悲剧上演。

为此,我一定要把类似“生气毁三代”的毒鸡汤批下去,帮助大家建立起正确的情绪观。

这就是“正道”。

其次,作者一般都不看读者评论,因为喷子、杠精、制杖太多。

但我仍然看完,即便没时间回,因为我一定要保证自己某种程度上:不忘初心

这就是“监控”。

所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何而活,就可以忍受一切的苦难

这背后就是“愤怒”情绪的进化形态,我称之为“决意”。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掌控情绪,从来都不靠忍,靠认知。

-------------

作者简介:剑圣喵大师,百万畅销书作家,500万粉丝个人帐号意见领袖,省高校心理协会常务理事,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情绪管理达人,陪同读者成就强大,愿得我心如明月,独映寒夜迷途人。

著有《优秀的人,从来不会输给情绪》《掌控情绪,从来不靠忍》正在热销中,微信公众号:剑圣喵大师(ID:swordpa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