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注会的技巧与方法

我是16年开始考CPA的,那时候我刚毕业,因为大学专业是会计,所以毕业后很自然的选择了事务所,可能是受到了环境的熏陶,发现周围的同事大家都在准备CPA,我也就莫名其妙的加入其中。一开始的真的是轻视了这个考试,准备的时候也就只是做做题,看一遍课件,理解理解就去考试了,当时准备的是会计和财管两科,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知道范老师在中公会计面授,因为我是理科生,对于像是审计、战略以及经济法这样的学科有些不自信,为了尽快考完CPA所以,我当时就做了个决定,辞职专心备考。


备考注会的技巧与方法


后来我联系了中公会计,并决定在那边备考6个月,当时我上的是二期班,中公教育真的提供比较好的学习环境,当然范老师也给了我很大帮助,当然考CPA光是有名师是不够的,更多是自己的决心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也就是我在2017年一起拿下了会计/财管和审计(当时其实还有一科税法,因为当时听了范老师的建议,不要贪多会得不偿失,所以在最后冲刺的时候放弃了税法)。成绩出来的时候很开心,当时也很满足,很有成就感,但是这还不是终点啊,努力还是需要继续的,但是由于工作经验也很重要,而且剩下的科目相对轻松很多,所以我选择了先工作,办工作边备考真的还挺难的,事务所的工作很繁忙,基本上下班已经很疲惫了,再加上复习三科,内心真的是崩溃的,坚持没两天我就决定7月辞职,8月到中公会计继续备考,这回准备时间较短,不足三个月,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最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以上是我这两年来备考的心路历程,以下是干货,主要是介绍每科的复习方法

会计-联系个个章节很重要

会计是基础科目,其实几乎各个科目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人都说复习只要复习各个科目的知识点就行,各科目之间联系不大,但是我认为科目之间的联系最好是建立一下,第一是帮助理解,第二对综合有一个铺垫的作用,第三,工作中联系真的很大,扯远了,会计是基于计算和文字结合的科目,其实逻辑性也相对较强,知识体量庞大,需要多次消化,因为时间长了会忘记,所以反复巩固是关键,重点章节可以多做练习,这里说一下,练习册最好做精不做多,1到两本反复练习更好,防止会的重复做,不会的还是不会,其他几科也是一样也就不赘述了,会计内部的章节联系更为重要,联系后会发现好多东西其实是相同套路,万变不离其宗,这样会大大减少背记的麻烦,这样就需要你每学一个章节就要做到整理,我是用Excel的排布


备考注会的技巧与方法


财管

这科做到理解真的挺不容易,我是做计算没问题但是文字表述相对较弱,所以我选择回归教材,多看直到有印象,这样就克服了很多问题

审计

这科目的逻辑性其实很强,我通关的关键是范老师最后的背记版的材料,以及他的习题班,他会带着你系统消化知识点

税法

其实税法很简单,就是很细碎,反复做题是关键,做题一个是可以帮助你记忆,在一个是帮助你找到知识误区,这里建议也是1-2本练习题反复刷

经济法

我听的是郭老师的习题班,多做真题,练习题没必要多做,主要记真题,其实郭老师的课讲的真的很好

战略

完全是听航老师的课程,战略很活,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出题方法,所以习题真心不建议,主要是真题就够了,加上老师的背记版,轻松搞定,战略相对轻松,我是8月开始准备的,没做什么题,听习题班,做真题,背,就搞定了!

CPA的关键是持之以恒,这才是通关的秘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