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搶手”

东莞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抢手”

■市場上新能源汽車維修師“人才緊缺”。圖為傳統燃油車師傅正在修車 記者 鄭家雄 攝

目前,各大汽車品牌均推出或正在推出新能源車型。在節約能源、改善環境等大背景下,節能環保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十三五”末中國將累計產銷超500萬輛新能源汽車。日前,記者從市車管所獲悉,截至5月4日,東莞上牌的新能源車16891輛。記者通過連日走訪,發現市場上新能源汽車維修師 “人才緊缺”。東莞不少職業學校專門設立了新能源專業,專門培養新能源汽修人才,彌補這個市場空缺。

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

汽修行業瞄準後市場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截至2019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銷量為29.9萬輛,同比增長了109.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為22.6萬輛和22.7萬輛,同比增長109.3%和121.4%;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為7.8萬輛和7.2萬輛,同比增長85.2%和79.1%。大力發展新能源車型,似乎成了很多汽車製造商在短期內的主調之一。日前,記者從市車管所獲悉,截至5月4日,東莞上牌的新能源車16891輛。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漸漸熱銷,其相關維修人才的缺口逐漸加大。《製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指出,預計到2020年,全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人才缺口將達68萬人。

記者在某招聘網上搜索東莞汽車維修機電工招聘信息,發現有30餘條類似的招聘需求。聯繫店家後,招聘者除了問及從事年限、工作履歷外,還會詢問是否懂得新能源汽車的簡單故障維修。

其中一家汽車維修服務中心的老闆楊先生表示,路面上的新能源車越來越多,自然維修需求也會增加。“目前,公司也在招聘這一類人才,為後期新能源汽車維修市場打下基礎。但真正面試時會的人卻不多。”

維修難度增加 需求量不足

“維修技師對新能源汽車維修普遍生疏。”東莞永佳豐田服務經理高偉明說,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的一大不同點在於,燃油車的電壓只有12伏或者24伏,而新能源汽車涉及的電壓很高,往往高達幾百伏,屬於非安全電壓,現有的主機廠基本都規定從事該類維修保養的維修技師,必須要持有“電工證”才能上崗操作,使得這類汽車維修的人才少之又少。

各家有新能源車型的汽車品牌商,基本都有自己培養的維修人員。高偉明說:“目前,在混動與新能源車型上,豐田的維修技術較為成熟。對於技術人員培養早有成熟體系,如與一些學校合作創辦豐田班。學生們在學校便接觸了新能源車型的維修,畢業後到店更有培訓導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斷培養。”

東莞市汽車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專家組主任肖對養表示,目前東莞上路的新能源車雖然增長迅速,但保有量還不夠多,充電配套的不完善制約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當車子不多時維修體量自然少,專業維修人員收入低是導致專業新能源汽車維修人員稀少的原因之一。

校企協共建平臺

培育人才滿足市場需求

如何應對新能源汽車的熱銷後維修市場專業人員的空缺問題?記者瞭解到,早在2017年,東莞市技師學院交通運輸學院便已經開設新能源汽車檢測維修班。“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大環境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售後的技術人員缺口會增大,所以當時學院為了迎合社會需求,給予產業發展支持。便較先開設了班別。”東莞市技師學院交通運輸學院院長袁煜財說,當時從2017年的2個班60人,到2018年3個班140人,逐年增加培養學生。

“為了培養契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學生,學校教學上採取理論與實操一體化教育。”袁煜財說,學院與多家企業合作共建平臺,在完善的理論教育下,讓學生在企業中實習頂崗掌握實操經驗。“現在畢業的學生也十分‘搶手’,有不少學生還未正式畢業便得到了企業的預訂。”

東莞市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張華文介紹,目前市汽車行業協會也和汽車職教集團正在協助職業院校編寫教材、培訓教師、開設課程,現已有5所院校開設或正在申請開設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另一方面,即將對全市維修工轉型,舉辦培訓班。預測一兩年內可滿足行業需求。

同時,張華文建議有關部門可購買行業協會服務,委託有資質,有能力,且管理規範的商協會開展新能源汽車維修培訓服務,填補人才缺口。(記者 張喜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