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這邊獨好,“一帶一路”正成為我國外貿增長新動力

記者 聶琳

海關總署日前公佈了今年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繼續大幅增長,“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正在成為我國外貿增長的主力。

海關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今年1-4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2.73萬億元,同比增長9.1%,高於全國整體進出口增速4.8個百分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佔我國外貿總值的28.7%,比重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

“對‘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增長超出整體外貿增長說明‘一帶一路’沿線國傢俱有成長性,這為中國未來外貿增長提供了空間。尤其在目前全球經濟放緩、貿易摩擦出現加劇跡象的情況下,如果‘一帶一路’國家能夠保持比較快的增長,這無疑有利於我國外貿增長。”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稱。

“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物貿易總額由1.09萬億美元增長到了2018年的1.27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於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增速。同時,中國與沿線國家的雙向投資穩步增長且投資領域不斷拓展,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完成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超過4000億美元。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此前表示,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潛力正在持續釋放,成為拉動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動力。

儘管去年全球貿易形勢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而惡化,但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卻逆勢發力。2018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進出口8.3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3%,高出我國外貿整體增速3.6個百分點。其中,對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希臘進出口分別增長24%、23.2%和33%。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等四家機構5月7日發佈的《“一帶一路”貿易投資指數(BRTII)》顯示,報告顯示,與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比較,“一帶一路”內部貿易在全球總貿易中的佔比提升明顯,至2017年已達13.4%,其體量已相當於歐盟內部貿易的65%。

“‘一帶一路’”成了僅次於歐盟的全球第二大貿易板塊,貿易紅利進一步顯現。”報告稱。

白明表示,未來“一帶一路”建設要進一步在基礎設施項目、產能合作、貿易投資便利化等方面發力,從而釋放更多經濟和貿易機會。“要把握好‘六大經濟走廊’等經濟增長抓手,只有在這些抓手上有所突破,‘一帶一路’沿線貿易才會進一步增長。”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