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管理唯一有价值的叫目标管理

按语: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考验的是一个人的一致性,你的关注也是我们坚持的动力。人一生都在向往远方,智鹏老师只想陪伴你去到比远方更远的地方。

所有的管理唯一有价值的叫目标管理

后来有人认为所谓成功就是管理的成功。所有的管理唯一有价值的叫目标管理。没有目标的管理就是“假打”,失去了目标就叫打杂,连主心骨都失去了。

一开始就要定目标,定一个十年的目标,这叫战略。然后才是三年目标、两年目标、一年目标、月度目标、一周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但只定目标没有什么用,还要对所有的目标进行分解。围绕着目标会产生无数的想法和干法,这就是战术层面的问题,这才产生真正的管理。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管理的逻辑就是回到组织目标,一群人通过协同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彼得德鲁克并不是管理最早的发明者,在他之前就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这个人叫这泰勒。泰勒发现在一个生产企业有一个人一天能够做100个产品,而其他99个人平均每个人只能做50个产品。研究完才明白原来这个人做事的动作非常精准,没有多余的动作。于是他把这个人的动作就作为固定的标准,并形成了生产的流程。

所有的管理唯一有价值的叫目标管理

第一阶段的管理慢慢就形成了,用现在的管理学观点看,早期的科学管理就是流程管理,制定的是工作的标准和工作的流程。但真正的管理不仅仅只是这些内容,彼得·德鲁克发现不是光把动作做标准、流程做好就完工了,每个企业还需要中间管理层。企业整体的效率是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整体的协同。

如何提高一家公司的生产效率?第一是采购把合格的原材料用最低的价格采购进来,第二才是生产环节,每一个车间每一个工人的科学管理做好,减少废品次品,销售环节要把产品卖出去,尽快收回资金,实现收入。这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每一层的每一个角色都应该有标准流程。让企业团队能够围绕公司的总目标进行合理分工,协同达成目标,才能实现管理的最大价值。

管理就是围绕目标进行分工合作,本质上管理就是目标管理。围绕目标进行的分工就是企业的架构。通常企业的架构是这样设立的,最上面是总经理,总经理下面设置生产部、采购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研发部等,每一个部门都有经理,经理下面才是员工,在这样的架构下,才是总经理、经理、员工的岗位说明书,确定的工作职责范围以及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

目标确定好、架构搭建好,就是薪酬体系的设定。员工的收入是怎样组成的?首先是岗位工资、工龄工资,然后才是多劳多得的绩效工资、提成,另外奖金可以设计月度奖、季度奖、年度奖金、全勤奖,还要有福利、五险一金。像做得好的企业如方太集团还实现全员分红股制度。当所有架构设计完成、薪酬绩效考核制度确定,就会有上级对下级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来约束每个的行为。

公司的薪酬体系还分为两种待遇,一是针对新人的工资,二是针对老人的绩效考核工资。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试用期,岗位的工资是5000一个月,试用期只有3000一个月。这几乎是所有公司的一种常态。

所有的管理唯一有价值的叫目标管理

以上总结的叫“过去的公司”,不管怎么变都是这些制度,大多数的企业都是这样做的。这是常态,或者叫约定俗成。所有“过去的企业”都以为自己就是这样成功的。而且由于这些所谓成功的经验,很多老板已经形成了固化的思维。

现在我们会发现今天的企业仍然是同样的管理,过去有效的经验通通开始失灵了。并且很多企业感到了危机,京东商城这样创业不到十来年的企业也开始犯了大企业病,刘强东已经开始率先壮士断腕,拿高管开刀,并且说不能像以前一样同甘共苦的兄弟不再是兄弟 。

马云发出对996工作法则支持的声音也被官媒批评,只是说“周末愉快了!”事实上中国已经进入了下行经济周期,这个时期正是要学习华为的加班制度,重新提倡奋斗者精神,才能度过难关。西方国家经济制度今天出现的太多问题,就是高福利和低贡献。看看我们企业过去是怎样创业成功的,无不是努力奋斗,没日没夜加班工作的结果。

(待续)


想深度了解智知集商学院及线下商业演讲俱乐部的合作模式请私信智鹏老师。

↓↓往期精彩文章,点击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