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50 VS 上證50 誰最可能成為股市的漂亮50?

很多投資者可能都知道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存在一個顯著區別,即美國股市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而中國股市的個人投資者,或者說散戶,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統計顯示,2018年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市值佔比高達 93.2%,個人投資者持有市值佔比不到6%。而根據上交所發佈的2017年統計年鑑,截至2017年底,A股機構投資者持有市值為4.53萬億,個人投資者持有市值5.94萬億。

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在投資理念和方式上存在著顯著差異,在盈利上同樣也有顯著區別。以2017年為例,滬市散戶貢獻了82.01%的交易額,而機構僅佔14.76%。散戶以超過機構5倍的交易額,所獲得的盈利卻不到機構的30%。

一般來說機構投資者更為關注中長期價值投資,而散戶從統計上存在更多的非理性和短視行為。理論上股市投資者的盈利的最終來源是上市公司的盈利和增長。因此一個成熟的市場中投資者必然更堅持基本面價值投資邏輯。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A股的機構投資人的佔比逐步增加至接近50%。同時MSCI納入、資管新規、稅收遞延等政策將長期利於機構投資者入場,A股正朝著成熟穩健的方向發展,基本面價值投資將逐漸凸顯其價值與意義。

A股機構投資者佔比

基本面50 VS 上證50  誰最可能成為股市的漂亮50?

很多情形下,上證50和滬深300指數被認為是基本面投資的參考標準。上證50和滬深300均以公司規模作為指數成分股的挑選標準(滬深300還考慮了流動性)。公司規模和基本面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但並不存在必然聯繫。

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包括財務狀況、盈利狀況、市場佔有率、經營管理體制、人才構成等各個方面。其中經常使用的基本指標主要是涉及財務狀況、盈利狀況這兩個方面

基本面50指數選取了分紅、營業收入、淨資產、現金流四個指標,這些基本面指標不與股價直接關聯,能夠反映公司經濟規模、表徵公司價值

基本面50的編制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1. 計算基本面價值

選取分紅、營業收入、淨資產、現金流四個基本面指標,對每個上市公司計算四個指標過去5年的均值。在每個基本面指標下,計算每個公司的佔比,計算上市公司各個指標占比的總和,即基本面價值。

2. 計算可投資基本面價值

用基本面價值乘以流通股數佔比,計算出可投資基本面價值。

3. 基本面選股與基本面價值加權

根據可投資基本面價值,選取排名前50的股票。按個股可投資基本面價值在所選定50只股票中的佔比決定每隻股票的權重。

基本面50指數的編制方式決定了其有如下幾個優勢。首先,非市值加權的加權方式能夠避免定價誤差。相較於美國股市,A股仍然是一個相對無效的市場。非有效市場中,股票存在定價誤差及均值回覆特徵,即高估的股票的預期表現更差,而低估的股票的預期表現更好。

市值加權的方法下,高估的股票賦予高權重,低估的股票賦予低權重,從而不利於指數業績,而基本面價值加權能夠更好地反映公司質地與股價的關係。其次,相較於上證50和滬深300,基本面50指數具有估值低、分紅高的特點。

更高的分紅股息率也更符合投資者的偏好。

基本面50 VS 上證50  誰最可能成為股市的漂亮50?

對比上證50,基本面50指數長期存在顯著的超額收益。過去5年(2014-2018)累計收益138%,對上證50的年化超額收益8%。同時在過去5年,基本面50每年都穩定地跑贏了上證50,通過實證凸顯了基本面投資的價值。作為基本面50指數對應的基金嘉實基本面50榮獲晨星三年期、五年期五星評級。

基本面50 VS 上證50  誰最可能成為股市的漂亮50?

基本面50 VS 上證50  誰最可能成為股市的漂亮50?

總結來說,基本面50相當於從藍籌股中基於基本面價值優選的藍籌股,具備指數化被動投資及基本面價值驅動優勢,以及較低估值、較高分紅股息率的優點。

隨著中國市場逐漸去散戶化,逐步走向穩健和成熟,基本面50有望進一步體現其投資價值

基本面50 VS 上證50  誰最可能成為股市的漂亮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