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環要聞 我省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2018年以來,關中6市2區“散亂汙”工業企業綜合整治完成比例達99.8%

■建立了日常化汾渭平原區域協調機制

■基本形成了“天地一體化”立體監測網

陝環要聞  我省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2018年至2019年秋冬季(2018年10月—2019年3月),我省緊盯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時段,堅持系統謀劃、標本兼治,重點突破、整體推進,全省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加強結構優化

我省加強結構優化,統籌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

2018年以來,關中6市2區累計摸排“散亂汙”工業企業27080戶(累計剔除不屬於“散亂汙”工業企業4140戶),完成綜合整治22909戶,完成比例達99.8%。

全省30萬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循環流化床機組除外)全部實現超低排放,提前兩年完成國家要求的改造任務。

關中地區2018年以來共完成清潔能源替代103.9萬戶,完成任務的147%。

全省已於2018年10月1日起試行供應國六標準的汽、柴油,並於2018年12月1日起全面停止銷售低於國六標準的汽、柴油。

全省2018年共淘汰國三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及“油改氣”老舊燃氣車輛3.2萬輛。

2018年全省共完成造林綠化514.5萬畝,完成沙化土地防治任務105.54萬畝。

加強聯防聯控

同時,我省加強聯防聯控,建立健全了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機制。

首先建立了日常化汾渭平原區域協調機制,並由省生態環境廳牽頭、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小組各成員單位密切配合,建立了汾渭平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數據共享和預報預警聯防聯控會商工作機制,實現了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每天數據的共享和應用。

同時,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機制的建立,實現了11市同向發力、協同治理。

加強汙染管控

我省還加強汙染管控,全面提升大氣環境治理能力。

通過在線監控、交叉執法等措施,我省對納入應急減排清單的4606家涉氣企業及386戶錯峰生產企業,實施全過程動態監管,並實現對334家重點涉氣企業汙染物排放在線監控。

加密構建全省大氣環境質量綜合監測網絡,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了由172個各類空氣自動站及27個酸雨監測點、4個沙塵暴自動監測點、1個溫室氣體自動站、100個降塵監測點組成的“天地一體化”立體監測網。

同時,我省強化大氣汙染督察執法。截至3月31日,生態環境部大氣強化督查組在關中8市(區)累計檢查企業(點位)共47324個,督辦問題3130個,佔比6.6%。2018年以來,我省約談治霾不力城市8個,“點穴式”督察縣(區)4個,預警提醒談話縣(區)14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