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準備清空存量,“空杯思維”真的對嗎?

點擊關注“魚堂主愛思考”每天帶你一起思維成長。

隨時準備清空存量,“空杯思維”真的對嗎?

我是魚堂主:用思考碰撞現實,知水深,看魚大。

上個月,參加一次線下聚會,有個大佬在推銷“空杯思維”。

人要有清空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改變自己。

聽著很有道理又覺得哪裡不對,“空杯思維”也不盡然都是好的。

先看一下空“空杯”來源,古時候有一個佛學高深的人,聽說某個寺廟有個佛法造詣很深的老禪師。

他覺得自己很厲害了,想去盤盤道行。

後來,老禪師接見了他,並且給他沏茶。

可倒水的時候,杯子已經滿了,老禪師還是不停的倒。

他很不解問:“大師,杯子已經滿了,怎麼還一直倒水。”

大師說:“是啊,已經滿了,幹嘛還倒呢?”

意思是,既然你已經很有學問了,幹嘛還要來我這裡呢?(老禪師也很會懟人啊,哈哈!)

可以當禪語頓悟,但對我們普通人講。水可以倒空,人經歷的事,不可能無視。

人也不是一杯水,倒完就了。人生更像一盤棋,每一子都是實實在在的存在。

我們的目標應該是發揮,已經下的子最大效用。而不是忘記這些存在。

隨時準備清空存量,“空杯思維”真的對嗎?

Q1,過去不等於沉沒,付出不能被無視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滿,空無以求全。

經濟學裡有一個概念“沉沒成本”,意思是以前付出的成本,不影響未來決策。

比如買完股票的漲跌,是給你以前漲過多高是沒有關係的。如果以歷史數據參考,最後都賠的很慘。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空杯是對的。

因為我們不能被過去所束縛,一直沒有清空自己,就不能獲得新的收穫。

理論是沒錯,現實世界比理論複雜多了。

男女朋友之間因為在一起時間久了,感覺在為這段感情付出了很多。一吵架就分手就覺得不值得,因為前面自己付出了感情和時間成本。很多其實經常吵架的男女,也捨不得放手,就是在意之前自己的付出。

道理都明白不能被過去影響,但做為人過往的經歷都是實實在在的。

過去並不會消失,而且會塑造新的未來。

當理論和現實有衝突的時候,一定要感謝現實的反饋。而不是在那裡說傻話,什麼理論是不會錯的?

理論是服務於現實的,如果理論跟現實不符。需要的是調整他,而不是忽略現實的饋贈。

我們都明白過去不等於現在,但我們又都是,過去經歷塑造出來現在的自我。

不可能真的不在意過去,只往未來一個方向看。

隨時準備清空存量,“空杯思維”真的對嗎?

Q2,人生如棋局,每一次選擇都不會白費

是不能被已經發生的事,影響現在的自己。

但不能忽略過去,也不必否定過去。

一生有很多選擇,每次選擇都不會消失,而是作為一個增量存在。

我是從城市的底層爬出來的,以前最慘的時候睡過2天大街。其它什麼被騙、被偷、被敲詐都經歷過,沒有過太多正統高等教育。

但在這樣的現實世界裡,我看懂了人性。

有這樣的經歷,對我以後的工作生活有很多幫助。很多需要年紀經歷的感悟,都被提前獲得。

人生如棋局,是對現實最好的抽象形容。以前悲慘的經歷,用的好都變成現在吹牛的資本。

過去不應該被拋棄,而是把它變成,對以後選擇的有利條件。不要過於看重單次的輸贏,更要關注長期整體的影響。

如果把人生看成一盤棋,很難說是哪一個棋子讓你贏的。不只是那一步好棋,還需要和之前下好的棋子,產生更好的的聯合。

並非是一味的追求空杯,讓自己來容納新的知識。

更要把掌握的知識,發揮出更大的效用。不僅要有一手好牌,還要利用好這幅好牌。

其他棋都是把對方吃死為贏,而圍棋只需要比對方多一個子就可以贏。

我們人也是一樣,並非獲得所有才是贏。而是要比競爭對手過的好,一直保持自己的優勢就是贏。

經歷的過去不應該被放棄,而是作為存量利用出效能。

隨時準備清空存量,“空杯思維”真的對嗎?

Q3,穿透人生選擇的影響,存量也是變量

決策很重要,跟先後順序無關,影響一直存在。

以前看過很多書,當時沒有什麼用。後來寫作的時候,這些都變成了自己的知識儲備。

你的任何一個決策都不能是致命的,如何真的是,至於是很早的決策和後來的決策都是一樣的意義。

我們經常說年輕人犯錯要趁早,並非是年輕人就可以犯錯。而是年輕才開始下棋,甚至同時在下幾盤棋。

試錯只是說明其中一盤輸了,並不代表其他就沒有機會。

如果一個人一生只能賭一次,那他早輸光和晚輸光,沒有區別。

同樣我們選擇多,就意味著可以同時下很多盤棋。輸了其中幾盤,一樣還有其他機會。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往大城市跑的原因。如果在老家,沒有這麼多機會。

每次選擇都是重要的,每次都輸不起。

儘量混合策略,避免單一風險

單一就是最大的風險,輸贏就一次沒有其他機會。

要想避免大的失敗,沒有翻盤的機會,就要儘量避免單一風險。

只有工作收入是單一風險,只有一個賺錢手段是單一風險。因為環境會變,當環境不需要你現在的能力時。

單一風險就會爆發,做事做人都儘量用混合策略。

就像我做業務是穩定收入,但長期不一定穩定。同樣寫作現在看更加不穩定,但是長期看可能有機會。

如果做其中任何一個,單一風險都會出現。如果用混合策略,兩個事同時做,就等於在對沖風險。

永遠不要只做一件事,多用組合策略。

隨時準備清空存量,“空杯思維”真的對嗎?

Q4,利用好過去的存量,把自己發揮出最大優勢

資源還是那些資源,怎麼使用就是你的思維方式。

人生無悔,不能改變過去,但可以利用過去。

不用為過去的選擇懊悔,並非一句安慰自己的話。過去雖然不能改變,但是我們可以以後的決策,帶動過往的結果。

因為過去並非消失了,而是作為一個存量存在。而存量可以成為變量,因為誰都不能保證自己總是做最正確的選擇。

無法為一生做出規劃,目前人類還做不到。

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儘量把以前的選擇效率最大化。

以前看過很多書,現在寫作就把過去的存量利用起來。我一個朋友上學的時候打遊戲,整天被老師家長罵。

都覺得他這輩子完了,出來以後找工作自己也不喜歡,沒有賺到什麼錢。家裡更加覺得他以前玩遊戲害的,後來他開嘗試做直播。把自己的遊戲天賦利用起來,現在收入是我幾倍。

這裡的含義是,我們做事會一直需要資源和知識。要學是沒有盡頭的,有些事時間也不允許。利用好自己的存量,等於打開了自己以前積累的寶藏。

要把自己發揮出最大效用,就不用區分是過去還是現在,只要對你有利都要利用起來。

資源知識本身不能給你帶來改變,就看你怎麼去使用它們。

隨時準備清空存量,“空杯思維”真的對嗎?

Q5,可以拋棄的是思維方式,不關心定位,聚焦存量優勢

空杯雖然不能做到,我們可以做到思維的空杯。

思維就是如何使用存量的方法,資源還在使用方法可以變。

以前遊戲是玩物喪志,現在玩遊戲是正當職業。不要關心定位,只聚焦如何把存量發揮最大優勢。

幾年前,我想明白的行業其實不重要,怎麼發揮自己最大優勢才重要。如果覺得自己工作經驗,離開就浪費了,就被過往的思維限制了。

甚至開始都不知道自己真的適合什麼,都是做一點感受一下,慢慢找到並且發揮自己的優勢。

開始我做過後廚,做過電子,現在又做業務。每一個選擇都是更好的發揮自己,隨時準備拋棄思維方式,以求更好的使用自己。

過去並非真的過去,他是可以被為了改變的。存量也不能被清空,因為存量不是沉沒成本,存量也可以作為變量。

如果你2年前告訴我,可以靠寫作賺到錢,怎麼都不會相信。

人生就這樣不可預測,不要放棄自己優勢。找到優勢發揮自己的效能,就是最好的人生策略。

過不能改變,但思維模式一定要常常更新。

人之所以進步慢,就是太多禁錮的思維影響。覺得自己開始選擇的職業就不能換,已經習慣的模式就改不了。

棋子落下那一刻,下棋的思路就更新。

因為每一步都會帶來新的改變,不要關心自己最開始的想法。

開始還想跟電子公司籤終身合同,因為改變思維才成現在的自己。

以後只有一個思考題,如何使自己的存量接下來發揮最大效率。

利用好過去的存量,但利用的思維隨時都要更新。

關注我,開始你的自我發展模式。

我是魚堂主:用思考碰撞現實,知水深,看魚大。


【魚堂主愛思考】系頭條號簽約作者,用思想肉身碰撞現實的魚大大,每天帶你深度思考者,專注思維分析,自我發展方法論。

關於思考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