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也有拖延症!年輕人的通病這樣來克服

健康時報記者 孫 歡

遲遲不動手,最後關頭熬了一個通宵,把論文趕出來了;

磨磨蹭蹭不管是上班還是約會,總是遲到……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日前面向全國199所高校大學生展開的調查顯示,97.12%的學生認為自己有或偶爾有“拖延症”。

一些人每天上課都遲到,一些人拖延到趕不上飛機火車……

拖延,似乎已成現代年輕人的通病。

年輕人的拖延生活

讀了開頭就再也沒翻下去的書,報完名就再沒去過的健身房,有的人甚至把小病拖成大病才去醫院。不僅在高校學生中,許多上班族也有同樣的困擾。

媒體人王先生每天都在熬夜寫稿,並非白天的工作有多忙,而是總覺得還有時間去完成。刷完手機看看電視,打開的電腦亮了暗、暗了亮,寫出來的題目就是沒有下文,直到交稿時間臨近,才在深夜中坐到電腦桌前,心裡祈禱著能更快速地完成。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博士簡·博克和萊諾拉·袁所著的《拖延心理學》(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一書中,闡述了一個“拖延怪圈的陷阱”:在面對一個新任務時,先是對自己有一個很高的預期,想要早早地開始,充分地準備,最後漂亮地完成任務。但拖延者往往一直處在“想”的狀態裡,就是開始不了,不肯行動,而且一邊拖一邊伴有焦慮,整個過程特別痛苦。而這痛苦的過程和很差的結果,就是拖延一點點蠶食掉本應有的、漂亮地完成工作的幸福感。

拖延看起來像懶惰一樣

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大學生認為導致拖延的最主要原因是懶惰,27.03%認為拖延帶來的最大後果是任務完成效率低,還有22.97%認為會耽誤時間和工作。

不過,在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宋崇升看來,愛拖延的人往往是太在意那個結果了,它還不同於懶惰。懶惰是不願付出,不願辛苦。而拖延卻恰恰相反,拖延者往往在心裡一直記掛著那些事,而且把時間線拉得很長,甚至不敢觸碰那個結果。所以讓人悲哀的是,拖延的結果看起來像是懶惰一樣,都是讓人遲遲沒有前進。

總體來看,拖延行為的原因比較複雜。其中過分追求完美,是最為常見的因素之一。比如,害怕開始的時機不是最好的而遲遲不去行動,就造成了拖延。有的是因為注意力分散,動機過強等。達·芬奇也是一位嚴重的拖延症患者,著名畫作《蒙娜麗莎》他持續畫了4年,《最後的晚餐》也畫了3年。達·芬奇自己也倍感困擾,但是他的拖延更多的是因為注意力分散。每一次不斷湧現的靈感,都會將其注意力吸引到新的地方而難以專注。

遺憾的是,對於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往往只患了拖延的症狀,卻難以收穫到驚豔的作品或結果。

戰勝拖延不妨“騙”一下自己

有人說,“拖延就像蒲公英,你把它拔掉,以為不會再長出。但是實際上它的根埋藏得很深,很快又長出來了。”這也是很多人面對拖延的最大困難。其實在行動中改變拖延,有時候也很簡單。

宋崇升醫生給出建議:做事前,可以在心理上“騙”一下自己。如果把要做的事情比作一項工程的話,那麼就先撬動一點點,先給自己一個無關緊要的開始,抱著嘗試、湊合、“無所謂”的態度來啟動要做的事情。如果有幾件事都在拖延,可以揀其中最容易的一件事做起,把拖延的事情集中精力擺平,就會獲得戰勝拖延的信心,獲得“完結”的力量。

請放棄完美,允許自己“犯錯”。比如寫畢業論文,可以這樣假定:寫不好也沒關係,還有老師把關,先把初稿寫出來再說。此外也要降低對結果的期待,不假定自己會獲得如何好的結果,而是在進行中“盡人力”。

值得提醒的是,有些輕度抑鬱的患者,也會存出現拖延。此時,拖延行為是一個心理疾病的信號,即經常的拖延,且伴有持續不良的情緒,或許已不再是簡單的拖延症,而是存在抑鬱的可能。這時需要到專科門診來就診。此外,如果拖延行為較重,即使沒有心理疾病,也可以到心理門診諮詢,或許這個求助行為本身,就是改變拖延、重塑幸福的轉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