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1+1<2算的不錯,證券行業這麼好的業績都能說得這麼爛

這個1+1<2算的不錯,證券行業這麼好的業績都能說得這麼爛

一、環比數據難看極了

昨天,幾家比較大的券商公佈了4月份的營收和業績情況,不少媒體拉個圖形對比,4月份的營收和3月份的營收情況放在一起比較,這特麼一看,太難看了,環比下降了太多。我們來看一下,先看關於營收情況的對比。

這個1+1<2算的不錯,證券行業這麼好的業績都能說得這麼爛

再看下關於淨利潤情況的對比:

中信證券母公司4月實現淨利潤5.26億元,3月淨利潤為13.85億元;廣發證券母公司4月份淨利為4.47億元,3月份為7.85億元;國泰君安母公司4月實現淨利潤5.3億元,3月淨利潤為13.85億元;中信建投母公司4月實現淨利潤3.46億元,3月淨利潤為8.37億元;國金證券母公司4月淨利為6293萬元,3月份為1.27億元;天風證券母公司4月淨利為1075萬元,3月份為1.22億元;方正證券母公司4月淨利為1.47億元,3月份為3.35億元;東吳證券母公司4月淨利為7660萬元,3月份為2.43億元;興業證券母公司4月淨利為1.13億元,3月份為1.69億元。

二、同比數據漂亮極了

乍一看下來,滿目瘡痍,慘不忍睹,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非常明確的說,根本不是這樣,一方面看環比明顯就是視角有失偏頗,只選擇母公司業務也有失偏頗,應該統計整個公司的營收情況,以及去年同期的環比;另外,整個上半年IPO業務連2018年同期的一半都沒有,所以我覺得這個業績還算不錯,不說超預期,至少是符合預期的。

來看下同比數據,我選取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和國泰君安、廣發證券4家吧。

華泰證券2019年4月份營收13.17億,淨利潤5.3億,2018年營收7.68億,淨利潤2.85億;

中信證券2019年4月份營收14.5億,淨利潤5.7億,2018年營收4月份20.3億,淨利潤9.2億;

國泰君安2019年4月份營收16.7億,淨利潤6.1億,2018年營收4月份10.3億,淨利潤3.85億,

廣發證券2019年4月份營收12.1億,淨利潤5億,2018年營收4月份7.79億,淨利潤3.73億。

這樣看下了感覺是不是好多了?幾乎營收和淨利潤都增長了50%上下(中信證券我等下單獨說)!還覺得難看嗎?(注意以上數據只是證券公司月度經營業績披露的數據,大部分是沒有包含另類子公司、境外子公司、參股公司的數據的,並不能完全代表公司的營收和淨利潤情況,所以,媒體選取母公司的營收數據是非常不地道的)

三、頭部的突出和數據中反映的問題

根據目前已經公開的數據,今年1-4月,中信證券累計實現營收74.39億元,累計淨利潤34.67億元,高居榜首;國泰君安實現營收62.66億元,淨利潤32.34億元緊隨其後;海通證券實現營收55.50億元,淨利潤29.85億元。而中信建投、華泰證券、廣發證券、中國銀河4家的營收也都突破了30億,淨利潤突破10億元。很明顯,頭部券商的優勢越來越大,後面中小券商的差距和掉隊現象越來越明顯。

那麼這些數據裡面有沒有反映出問題呢?也有的,就是關於投行業務,其實是出現了很大的下滑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信證券;由於中信證券的投行業務主要是母公司來承擔,對比下2018年4月份情況就比較明顯:中信證券母公司2019年4月份營收13.26億,淨利潤5.2億;2018年4月份營收19.45億,淨利潤8.97億。這個數據營收都下滑了32%。我盤了下數據,造成這一下滑的原因主要是ipo大幅減少造成了投行業務的收入減少。2019年初至今IPO上會審核家數32家,較去年同期減少70%,去年同期是105家。在IPO申報方面,今年以來IPO排隊序列新申報的企業數為53家,成功ipo的家數是22家左右。

很顯然,這個情況是不可持續的,科創板目前申報的100多家,最終多少過會不知道,但註冊制的施行已經是近在眼前了,下半年隨著科創板的推出以及帶來的一系列改革,我認為B端業務會有比較大的突破,這也是我投資證券行業的主要邏輯。

所以,第一數據樣本是錯的,第二主觀傾向不客觀,導致的推理就是錯的。今天文章就這個一個事兒,頭部證券業績一點都不爛,好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