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藍天下綴滿槐花的刺槐 來源:Zeynel Cebeci / Wikipedia

四月,也作槐月、槐夏,正是槐花飄香,也是唇齒留香的日子。

小時候,每年的春夏之交,總要去刺槐樹下摘槐花,拿回家裡蒸槐花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小小的花,白白的一串,用長長的棍子綁上刀子,碰上“熟練”工,一勾就是一串,吹一吹,放到嘴裡,甜滋滋的,現在想來都口齒回甘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槐花 來源:即刻用戶@晨風Morrowind

哦,當然還有槐花餅、槐花炒雞蛋、槐花蜜……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但是,誰能想到,小時候吃的槐花其實是洋槐花(刺槐花),舶來品,19世紀末才引進中國的

因此,在古代,不論是唐詩宋詞元雜劇,其中所描繪的槐樹大多指國槐,是地道的本土植物。雖然也開花,但花期卻不是四月,而是六七月份

槐花黃 舉子忙

“槐花黃,舉子忙。” 唐宋之時,六月以後,落第者不出京(這叫過夏),多是借住在一些靜坊、廟院、閒宅等地,作新文章(這叫夏課)。待到七月,再投獻新文,去各州府拔解。在此期間,槐花正黃,因有此語。

京兆府考而升者,謂之等第。外府不試而貢者,謂之

拔解。——唐·李肇《唐國史補》

那些古詩詞裡寫的槐花,諸如“槐花黃時舉子忙,使君忙過槐花黃”、“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別來愁悴知多少,兩度槐花馬上黃”等,都是來源於此。

由此來看,將四月稱作槐月,最早也是清末民初的事情了。

洋槐和國槐,都叫槐樹,但是葉子不同,花也不同,果實不同,樹幹不同、花期更是不同,他們只是恰巧都是豆科-蝶形花亞科植物而已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國槐(左)和洋槐(右)花、葉、果實等對比 來源:中國植物誌網站02

國槐 綠化界扛把子的存在

國槐作為北京的“市樹”之一,是北京綠化界的扛把子。

據1980年普查,全市共有國槐141796棵,其中行道樹75201棵,佔行道樹總數的46%,是街巷中數量最多的樹種。

在北京百年以上的落葉樹中,古槐數量也是最多的。

張恨水在《五月的北平》中說:“尤其槐樹,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種人家,到處都栽著有。在五月裡,你如登景山之巔,對北平城作個鳥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參差在綠海裡。這綠海就大部分是槐樹造成的……北平這個地方,實在適宜於綠樹的點綴,而綠樹能亭亭如蓋的,又莫過於槐樹。”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從景山俯瞰故宮,綠樹掩映,宛若畫卷 來源:微博@柳葉氘

雖然國槐很多,但以槐樹命名的衚衕不算多,西城有4條:西便門附近的槐柏樹街、槐柏樹前街、槐柏樹后街和陶然亭附近的龍爪槐衚衕。今天就來講講西便門附近這三條槐柏樹街。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槐柏樹街中段與槐柏樹后街路口東南角的地圖

明:寺廟群集 風水寶地

槐柏樹街,東西走向,連接著西便門內大街和長椿街。在這長約870米的街道兩旁,密佈著數百株國槐,從兩端的路口看,整條街道十分幽深。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槐柏樹街西口,路口南側(右)有下象棋的大爺

相傳明朝時,街東段原是一條深可沒人的土道,坡上有一古槐,樹身粗可幾抱,另外還有兩棵柏樹。由此,被稱為槐柏樹並逐漸形成街道。

五步一寺,十步一廟”拿來形容槐柏樹街最合適不過了。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明萬曆—崇禎年間北京城地圖(局部)上的紫金寺街及周圍的數座寺廟 來源:北京市宣武區地名志

早在800年前的金代,這裡曾建有一座紫金寺,到了明代,衚衕東段被稱作紫金寺街,附近還有善果寺長椿寺大報國慈仁寺(清朝稱報國寺)、歸義寺等。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今宣武藝園北門西側的紫金寺故址標誌

清:西有營房 中為墓地 東有鬧市

到了清代,衚衕西邊建起鑲藍旗營房,直到清末,這裡都被稱作營房,老百姓們口稱“營子”。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清乾隆十五年北京城地圖(局部)上的鑲藍旗營房 來源:北京市宣武區地名志

清後期,營子東邊,原來的紫金寺街西側和南側,出現了廣西義地、浙紹義地、官義地等,也就是安葬在北京的廣西、浙江紹興籍人士的墓地。民國時期,廣西義地東側又出現了宜昌義地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清宣統年間北京城地圖(局部)上的諸多義地 來源:北京市宣武區地名志

清朝間,大約在原本的紫金寺街以東一帶,曾有“槐市斜街”,名字中的“市”指的是每月逢三在此的“花市。 這個花市和崇外的花市可不同,那個主要賣絹花,這裡賣的可是真花,其中不乏奇花異草,養花的人大多來自附近的豐臺花鄉。據《藤陰雜記》記述,“土地廟市逢三”,猜測槐市斜街就是上下斜街無疑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唐土名勝圖會中標註的槐市斜街和(鑲)藍旗營(日本圖書 地圖不夠準確 僅示意)

清朝時“清詞三大家”之一的朱彝尊,就曾在花甲之年搬到這裡居住:“朱竹垞(chá)於康熙己巳(1689年,朱彝尊60歲)自古藤書屋(今宣外海柏衚衕)移寓槐市斜街,詩云:莎衫桐帽海棕鞋,隨分琴書佔小齋。老去逢春心倍惜,為貪花市住斜街。”

民國:槐樹館和柏樹館

隨著清王朝的敗落,為了湊賠款,清政府將營房這一帶的地皮賣給百姓,從那時起,這裡逐漸變為民居,也就是上面說到的“營子”。

營子中間有東、西、南、北四條寬街呈“十”字,將整個營子分成了四部分,東北部有東北頭條、二條、三條、四條,東南部也是從頭條數到四條,西北和西南部則是從頭條數到

五條,如此一來,整個營子總共是22條衚衕。其中的東西寬街,就是如今的槐柏樹街西段。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最新北平大地圖(解放版)上的營子

1965年整頓地名時重新命名,街北十條衚衕自東向西,統一命名為槐柏樹北頭條—北十條,南側則不知何時新加了一條,由東向西共

十一條衚衕,總共21條南北向衚衕

同樣是在民國年間,廣西義地以東,出現了槐樹館、柏樹館,這裡就是如今的槐柏樹后街。據《北京市宣武區地名志》記載,這裡自明清至解放前是一片溝坑墳地曬大糞的地方,住戶不多,地方偏僻,平房簡陋。

土坑變通衢 營房義地變高樓

綜上所述,直至解放前,槐柏樹街一帶都是深溝土路,異常荒僻,兩側街巷狹小人煙稀少,其餘皆墳園義地菜園糞場垃圾場,天黑之後,更是難見行人。

1954年,這裡迎來了七百年來的重大改變:道路填平,並於70年代鋪設了柏油路面,路兩側密植國槐,林蔭夾道,東段還建起了幢幢大樓,成為含有機關單位、學校等充滿文化氣氛的典型街區。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槐柏樹街,衚衕兩側密植國槐

當時街道東段路北,自路口向西數,有

市府大樓招待所、長椿街幼兒園(如今搬到西便門附近)、50年代初建起的唯一一所以“北京”命名的小學——北京小學、玻璃三廠(今已無存)等單位;路南2號便是1954年建成的市府大樓,往西有1952年建起的市府大樓幼兒園、70年代後期修建的宣武地下影院宣武藝園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宣武藝園北口,下午四時左右,有許多逛公園的附近居民

到80年代初,衚衕西段21條衚衕實現了自來水入戶,每個院子也都安裝了下水道。

隨後,槐柏樹街西段21條衚衕的平房還作為危改試點,成為北京市首個危改示範小區,並於1992年建成。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槐柏樹街拓寬改造完工,這是宣武區的民心工程之一。經改造後,擁堵問題得以解決,每天來北京小學接送學生的家長得以更順暢地往來。

2010年,宣武區廣內街道宣武區廣內街道投資600萬元人民幣,在宣武藝園北牆西段外側建了12幅壁畫式浮雕,其中2幅是展示廟宇文化的銅製浮雕,其他10幅是展示空竹文化的石制浮雕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四月了  為什麼槐柏樹街裡的槐樹還沒開花?

宣武藝園北牆浮雕式壁畫之三,空竹概說及幾種空竹姿勢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過,800年前的紫金寺,在如今的宣武藝園中只餘幾許斷碑殘座,300年前的營房200年前的荒冢義地數十年前的菜園糞場

也都早經成為居民小區、學校公園或單位大樓。

下一個百年,槐柏樹街上的國槐側柏有幸成為古樹,又會有怎樣的故事?

本文參考:

[1]朱一新,京師坊巷志稿

[2]張荑,槐柏樹街的今昔,北京晚報

[3]市樹國槐為什麼越來越少了,北京晚報

[4]槐柏樹街因何得名,北京晚報

[5]北京市宣武區地名志,地圖及50頁、53頁、54頁

[6]戴璐,藤陰雜記

[7]史軍,2019年5月3日物種日曆·刺槐 ,果殼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