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妹妹说好,一家轮养父母半年,可半年已过去三天,她还不来接,要打电话吗?

潇洒平凡人


我和妹妹说好,一家轮养父母半年,可半年已经过去三天,她还不来接,要打电话吗?

我觉得要打电话,问问是不是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否则轮养父母这么大的事是不会忘记的。即便是不来接,正常情况下也是会提前来电话说明接不了的原因的。

和妹妹说好的事,可妹妹为什么食言呢?不知道你是哥哥还是姐姐,如果你是姐姐,我想妹妹不太可能会说话不算数,晚接三天,肯定会提前打电话,妹妹晚接几天,姐姐就不会提出这种问题来了。

我分析判断你很有可能是哥哥,父母的儿子。我国传统观念,家里有儿子,都是由儿子负责为父母养老送终。在农村至今女儿也没有形成继承父母遗产的习惯。女儿被视为泼出去的水。

因此女儿赡养父母都是自觉自愿的。这些不成文的规定,很有可能是妹妹不按时接父母的原因。假如妹妹又继承了父母的财产,又不按时接父母养老,那就是妹妹没理。

妹妹对接父母养老有意见,兄妹之间可以协商,妹妹如果在父母养老问题上,故意采取消极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你可以打电话,跟妹妹再好好谈谈,问明是怎么回事,再慢慢协商解决父母的养老问题。

[本账号天天都有优质内容更新。期待您点红色按钮关注,谢谢您加入讨论留言、转发、点赞。]


赤橙黄绿青蓝紫518


回答前先分享一下同事家的事。

同事前年要了二胎,老大五岁,老二六个月,一直是婆婆照看孩子。5月份时,公公在老家眼睛做了手术,需要人照顾,婆婆只能回家照顾老伴。同事还上班,老二根本没法照顾,想着让她母亲来替换两个月,待孩子爷爷眼睛恢复后,奶奶再回来。

母亲就她这一个孩子,按理说,女儿家里有事,应该来帮忙,可是80多岁的姥爷一直是在母亲家里。



姥爷有三个孩子,妈妈、大舅和小舅。从姥爷73岁需要人照顾时,一直就是母亲照顾。现在女儿这情况,母亲也很担心,就和两个弟弟商量,她去女儿家里照顾两个月,老父亲去两个弟弟家里,一家呆一个月。当时同事也给两个舅舅打了电话,说明了情况,舅舅都答应了。

姥爷先去了大舅家,在大舅家里呆了一个月零三天,小舅还没有接父亲回去,大舅就给小舅打了电话,每次小舅都承诺去接,就是没行动。又拖了两天,大舅直接把姥爷送去了小舅家里。



姥爷在小舅家里呆了三天,就给同事母亲打了电话,哭着说“你快回来吧,我没法活啦”。原来姥爷在小舅家呆了三天,小舅妈嫌弃姥爷脏,三天里摔摔打打的,小舅也没说什么。老人实在受不了,给女儿打了电话。同事妈妈一看这情况,不回去老父亲就要被小弟扫地出门,没办法,只能回老家去照顾父亲,同事请了一个月长假,照顾孩子。

同事的姥爷养了三个孩子,这么多年,全是女儿照顾,两个儿子一家呆一个月,一家呆三天,同事说起来,都替她母亲伤心,对两个舅舅不忿。哎,能养小,不能养老……




说起老人养老来,现在真是全凭儿女心了。在山东这里,儿女轮流养老是很正常的,毕竟老人养大了孩子们,老人老了需要照顾,儿女照顾老人也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可推卸。

而题主,我不知您家里的具体情况,如果妹妹家里确实有事,无法来接父母,个人认为可以联系一下,问问妹妹的情况是否需要帮忙,如果确实不便,您再养父母一个月。千万别因为老人去留问题和妹妹大动干戈,老人也会觉得您嫌弃他们,而暗自伤心。哎,人都有老的时候,还是要对老人好些,问心无愧就好。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您有何高见,欢迎留言交流)


灿烂的格桑花


应该打,既然说好了,就不该这样

我父母辈的轮养过我奶奶,怎么说呢,像你这种情况没有过,都是提前一天来,然后我家招待,与其说是来接,不如说是一个聚会吧,

第一你妹妹是不是有什么事,于情于理你都该打电话问问,如果真的不方便或者有什么困难,可以多养几天,知道有什么事,也省的心里瞎琢磨

第二,你妹妹如果不想轮养,就该重新讨论个计划,看怎么样最合适

赡养父母就要看儿女孝顺不孝顺了,我这边一个老人,她的儿子在上海开了一个厂,很有钱,他的妈妈却在地里刨食,想象不到吧,八十多了,她儿子一年到头也不回来,我知道这位奶奶的事也是因为吃喜酒遇见的,养个孩子容易,让孩子养老人 难!



熊二妮美食


我们也曾经有过轮流照顾父母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是接到自己家里,有一段时间是在父母家里。

过去兄弟姐妹多,总有个别不太讲究的,所以我和大姐都愿意连在一起交接班,因为比较守规矩,也好沟通。即便是谁家里有个事儿也不会说什么。

但是你这样并不代表别人也如此,所以在前两天我们就会主动打电话联系,问问对方家里有没有什么事情,需不需要帮忙多照顾两天。只要他不是特别那个的人,也就理解你的意思了。如果遇到不懂事的人,你也没办法,只好再多照顾一下,反正是自己父母,总不能让他们受委屈。

如果只有姐妹两个,那你一定要打电话过去,并不是催她照顾老人,主要也是看她是不是有什么脱不开的事情,身体好不好,也许她只是忘记准确时间了。尽量不要自己积累怨气,到时反而影响心情。

不过,即便父母在你身边照顾,妹妹也应该经常电话联系嘛,把父母的日常情况多关心沟通一下。


我的房子我做主


我认为这个电话应该打,但目的不是让您妹妹接父母过去,而是问清是否更改之前轮养父母的约定。不建议让老人更改居住的环境,这样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来说说我的故事,或许您就能找到相要的答案。

我奶奶很早就病逝,从此爷爷就孤孤单单一个人,没有了奶奶的照顾,加上一个人的饭菜不好做,他连吃饭都成问题。爷爷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女儿均已都嫁于本市,回娘家也就20来分钟。

按照那一代的传统思想,基本没有女儿带着父母生活。那么,爷爷的照顾问题只落在两个儿子身上。经过两家的讨论,决定让一家轮养一个月,如果过年过节就两家合在一起吃饭。

那时,我刚好10岁,每个月非常期待爷爷轮到我家吃饭,这样就可以在他的碗底藏“鸡美丽”,然后在上面盖好米饭。等他吃着吃着,然后对我们大笑,说我们是调皮鬼。算是童年的一件趣事,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笑。

这样轮养的日子持续两年左右,婶婶总是到外面说,我们不给爷爷吃肉,其实不是这样子的。那会有啥好吃的,妈妈都说先让爷爷吃。这样的猜忌使两家人产生矛盾,不再像以前那么和睦。

爷爷非常生气,就不再同意轮养的约定。要求每个孩子每个月给一定的生活费,他宁愿一个人生活,也不想大家不和。

赡养老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对此不要有想法。固定的居住环境,给老人带来健康的日常生活。同时,给身边的家人,也带来相应的幸福感。

题主,建议您重新与妹妹约定,如果一直由您赡养父母,那么请她提供一定的生活费用。这样即不会造成生活矛盾,又能使父母开心。

图/网络

我是情感创作者~凉子,赞同我的分享吗?如果您有其他高见,请在下方留言或者私信,必定回复。祝您生活愉快。

凉子淡情


这个电话应该打!

很多人都没有想过,如果父母可以自理的情况下会让儿女照顾吗?不会的,但凡可以动手动脚,都还是愿意单独生活,老人其实并不讨喜,很多时候住在子女家感受更多的是忽略和孤独,更加的孤独。

既然妹妹有言在先同意了,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来老人可以看看女儿,二来女儿比儿子更细心,更会照顾到老人的情绪。还有,同为子女,哪有让一人照顾的道理?

今年过年就是我家照顾的我姥姥,姥姥脑梗塞瘫痪了,脑子也不好了,见谁都没好话,白天睡觉,晚上哭闹,我看到我爸妈任劳任怨的给姥姥擦洗,换衣服,晚上还要熬夜照顾安抚。

我还有三个舅舅,但没一个提过年接姥姥过年的,都在推诿,但其实我嘴上不高兴,但其实是理解的,真的没有说的那么简单。

短短一个月,我妈白天照顾,晚上还要熬夜,尽管有我爸帮着轮换,但还是累的去医院挂水,一检查血压都吓人的高。

“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是不孝顺,而是有时真的力不从心,我三个舅舅之所以相互推诿不愿接老人去过年,也是因为他们也有各自的家,各自的妻儿要养,真的都不容易。

那些打着孝顺旗号的人,是因为没有亲身体会过,真的让他们照顾几天,就自然而然闭嘴了,所以,这个电话应该打!





一本情感簿


既然说好了轮流照顾老人,那就打电话吧!

她不来接老人的原因可能有:

一、她忘记了。半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现在人的记忆都不太好,忘记也正常!

二、故意忘记,实际没忘!就为了逃避照顾老人的责任,能少照顾一天是一天。如果是这样的话,更应该打了!照顾老人又不是你一个人责任!

不管是哪种情况,时间到了,该打电话就打电话,该把老人送过去就送过去!



我有个同事,他们哥俩照顾老人就轮流着照顾!老人已经瘫痪,他老婆又要照顾孙子,每天忙得焦头烂额的!

但老人毕竟是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不管是在自己这里,还是对方那里,尽自己所能照顾好她!



因为老人到老了不容易,更何况,他们养咱们小,咱们养他们老,都是应该的!



我是幽兰笑一笑,欢迎关注我,解答你情感上的问题,让你生活充满正能量,笑对人生!


幽兰笑一笑


当然要打电话。说好了一家轮养父母半年,现在半年都过去三天了,你妹妹还不来接,她几个意思啊? 在我看来,至少有以下几个意思:

一是说话不算数;二是消极怠工耍死赖;三是没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心;四是小便宜能赚就赚,晚接一天就清闲一天,不到迫不得已,不到她哥哥找到门上,想让她自己主动来接,事实已经证明,不那么顺溜。

如果你不打电话,她还以为你多么喜欢供养你的双亲,多么舍不得让他们走,她作为妹妹,自然要成全哥哥和父母双亲之间的天伦之乐,自己忍着思念双亲之苦,把孝敬双亲的机会多多留给哥哥, 所以你不开口,她自然不会来接,你开口了,她也会以为是她哥哥忍痛割爱,为了让妹妹与父母多多相处,自己尽管如此这般舍不得,也不想多留父母在家待一天。

你们之间的误会,这不就大了去了。

所以你必须给你妹打电话让她来接你父母,说明你的立场,如果她还消极怠工不来接,你就亲自出马,把你父母送到她家里去,而且,在你家待了半年加三天,到她家也要待满半年加三天。说好了一家半年,不带这样耍死赖的。

我现在想的是,你父母怎么能活得刚刚好,最后走的时候就恰恰在你们两家各住满一个轮回?如果在你家住满半年,刚到她家就挂了,这账怎么算?

估计你们也早算好了,比如,丧事上扯扯平;比如,你父母最后遗下的仨瓜俩枣上找找账。

怪不得现在人都不爱生孩子了,就这么些孩子,生了干嘛。


潘卫霞律师


中国从古到今一直流传下来的规矩就是养儿防老,虽然你和妹妹都是父母的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这个义务包括奉养父母,养老送终,但是做为农村出生的我来说,我也有妹妹,不过我认为妹妹如果嫁人作为儿子的我就应该理所当然的撑起给父母养老的重担,妹妹经常回来看看父母我就很满意了,农村一般父母都会把家产留给儿子,女儿基本上是啥的得不到的,所以作为儿子多付出一点也很应该,本来妹妹已经答应和你共同奉养父母,而且轮流照顾父母,妹妹已经做到很多人做不到的事了,你因为多照顾父母几天就对妹妹牢骚不断,满腹委屈,只能证明你心眼比针鼻大不了多少,这种人在村里口碑极差,基本上邻里邻居免不了闲言碎语,自己想开点,没这个妹妹,难道自己的父母就不去养了么,父母养自己小,自己理所当然养父母老,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你不要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珍惜有父母的日子,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挺为你家老人感到可悲的,




初妆杨柳岸


这个故事在现实中常有发生的事。很多儿女都在不断地演绎着这个故事。儿女幼小时,儿时,青少年时父母操碎了心,一旦头头晕身热这些小毛病,父母都会奔前忙后,什至于自己不顾,悉心焦料惟恐有个闪失。这种心情,这种煎熬,这种父母对儿女的无私付出,应该是凡为人父母都体验过的。做过父母的人都知道的。正所谓:养儿方知父母心。

现在儿女长大了,娶妻了,嫁人了。大家都成双成对了。而此时的父母,当然是老了,有积蓄的老人可以生活无忧,有病痛可以请人帮忙。而无积蓄的老人呢,该怎办?当然是依靠儿女了。有良心,有孝心的儿女当然会学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而无良无孝心之人必会有种种理由说辞。

我的邻居就有同题目者所说的现实版。老母亲年75岁,因扩建街道拆了大屋分到3间100平的临街铺面,儿女们已成家,恳求老母亲分一人一间,母亲可以轮流到他们家住,生活费用随住负担。开始时还好,轮了一片之后,各户怨频出,直至丢难。有病不管不问,无痛不理不睬。最终发展到如标题所说,轮养到期下家不来接,称有事外出。上家不忿赶母出门的地步。可怜这老人睡在下家门口几天无人理睬。

标题中说到母亲已过期三天,而妹妹又不按时接走,该打电话提醒她,催促她来接。我相信你不会演绎上面的故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