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出台意见 :评定高级教师职称。乡村“支教”经历为重要条件,你怎么看?

晓晓笔记


本来我就对这种规定有看法。——教师支教了,能够证明什么呢?因此职称可以评聘了?为什么?

国家设立职称的目的非常明显:提高教师专技水平和专技地位,激励上进心,鼓励积极性,奖励高能力教师。

那么,教师到农村支教一年的目的和作用在哪里呢?能够与职称的作用和目的相匹配或者相呼应吗?我看未必尽然!

首先,支教者支教的目的非常清楚,就是为了能够晋级晋职,其功利性和自私性很明显。

接着,支教者真的能在支教过程中得到提高,得到锻炼吗?事实上,很多的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几个人真正地上过课,即使上课了,又能提高锻炼什么呢?技术水平还是能力?

其次,支教者不仅没有给所支教学校带来什么好吃,而且,自己所在学校里的教学工作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然后,支教者能够得到的就是一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农村教师工作环境非常差非常苦的感受而已。其他的基本上没有。

最主要的是,教师评定职称为什么要有农村工作经历呢?这种经历对职称影响有多大?能不能反映教师的能力、水平或者业绩如何?

这样的规定有没有科学的根据呢?是不是想说明,职称评聘只是对农村教师的福利,或者说城市教师不了解了解农村教育就不能达到高一级职称的要求?

这是我个人的不解之处。

敬请广大的同学们和热心的网友们标准我理顺一二为盼!


中小学教育者


最早知道支教,是因为我的学校里有一位老教师(现在已经退休),曾经去新疆支教过三年。提起支教,大多数人谈论的是这位老教师,曾经领双份工资,表示羡慕他的经历,但是一说也让他们去支教,他们却说吃不了那样的苦,受不了那个罪。

有人说,以前支教是因为争取“政治资本”,为了向上爬,可是这位老教师,却在乡村中学的教学一线干了一辈子,一辈子都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

他是为了支教而支教,并没有任何的个人目的。这才真正意义上的支教。支教于他而言,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

现在的支教大都是变了味的,支教是因为个人的需要,是因为晋级的必需,很少有谁是为了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增加与乡村教师的交流,而自觉自愿地去乡村支教。基本上可以说,如不是晋级所需,就不会去支教。

支教的意义在于:促进教育均衡,实现城乡教师资源共享,增加城乡教师交流,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应该说,支教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凭几年才有一位老师到某个学校支教,就能对该校的教育教学有大的改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城里的老师,年年都有到乡村支教的名额,但是并不是乡村的学校每年都会有支教的老师,我在现在的学校任教了二十年了,才有两位老师到学校分别支教了一年。他们能有多大的能耐,能影响乡村的一个学校的现状呢?他们也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已。

在我校曾经支教的老师还算是比较好,他们也就是早来晚走,对学生认真负责。他们办公一般都是在班里,很少进办公室,和其他老师没有什么交流。他们几乎都是到校就进班,放学就回家。所以,所谓的城乡交流,根本不存在。

到其他学校里支教的,有的是不怎么负责任,有的是教了半学期,突然走人,撂下了一班学生让校长作难,更有的是只有名字,没有人到学校报到,因为人家有后台,跟领导打个招呼就不来了,不过支教认定书到时还是一样有的。所以后来中心校领导,就一律不接受县城里派来的支教老师,因为他们不但不能给乡村学校带来什么好处,而且会因此添很多麻烦。

当支教和晋级挂钩后,就已经开始变味了,到现在已经是形式了,被派下去的老师能正常地完成任务,已经算是好老师了。

支教都是城市教师到乡村,鲜有乡村教师到城市,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不公平、歧视。为什么就认定城里的教师比乡村的教师优秀?城里学校的硬件资源可能是乡村学校所无法比的,但是乡村学校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方法、技巧上,有的是超越城里教师的。再说在思想道德修养上,教育观念上,怎么就确定城里教师比乡村教师差呢?这点还真的不一定!

其实真正的支教,不应该有任何的附加条件,应该是个人的自觉、自愿,是一种不图名利、回报的付出、奉献!是一种平等的、相互的交流,双向的改变,共同的提高!


超敏教育


中小学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必须支教1年,这种做法要求不是什么创举,在福建、山东、北京等地都有出台类似意见。此举主要是为了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一般学校流动。支教年限一般为一年。

“咬文嚼字的鱼”就曾经于2009-2010学年到乡镇高中支教过一年,体验过乡镇教师的辛苦和不易。教学上没有太大压力,主要问题是面对新环境、新学生的适应和调整,生活上的不便和困难也可以克服。支教学校很关心,安排好课表,便于我往返于家校:周一早上到校,周三下午回家,周四早上返校,周五下午回家。学校也给报销来回的车费。我和支教学校的老师建立了不错的关系,一个备课组都很照顾我。我也尽职尽责编写练习、上公开课、开设讲座,以自己的用心换来乡村学校孩子的理解配合。一年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回想起来,时间过得飞快,支教后第三年我也评上高级职称。

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意见要求的初衷是正确的、善意的。许多老师迫于政策要求,为了评高级职称而不得不下乡,因此对这些规定颇有微词,在支教学校工作难免或带有情绪,或敷衍应付,或唱衰支教。这样下乡支教的实际效果往往大打折扣。于是,有人认为下乡支教是去镀金,是形式主义……

有人说支教的好老师留得下身,留不住心,留得住一时,留不住一世。其实,他们的说法并不是针对支教老师的,而是针对乡村留不住优秀教师的,他们对城乡教育不均衡现状不满,又苦于无法在短时间改变现状,就转而抱怨起中小学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必须下乡支教的做法。其实,下乡支教的老师都可参评高级职称,在业务上、经验上大都是骨干、堪称优秀。只要扎实工作,认真支教,就能一定程度上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下乡支教和进城交流一般是同时交叉进行的工作,乡村学校的老师进城交流,也能学习先进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进城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先进学校环境的感染,激发潜力,提升自我。下乡支教的老师或因感受了乡村教师的不易,会更珍惜自己的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积极性。

所以,虽然有些地方的下乡支教有些走形或变味,但这是执行管理的问题,不是政策本身的问题。中小学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必须下乡支教的做法总体弊大于利,是值得推广的。为了便于城乡教师的理解和接受,建议下乡支教改称“城乡交流”更合适。


有争鸣,欢迎转发评论!


咬文嚼字的鱼


我们安徽把乡村支教经历作为必要条件许多年了,前几年我评高级职称就卡在没有下乡支教经历上。

以前下乡支教和职称不挂钩,即使做动员、给补助也没几人愿意参加。

后来因为下乡支教成为评审职称必要条件,支教名额成了香饽饽,需要申请、上报、排队等名额,甚至需要自己去做工作。本以为主动下乡支教是挺简单的事情,去年打听完操作流程,我基本算放弃凭高级的念头了。

不过也心存侥幸:单位只有园长是高级职称,符合高级评审条件的老师只有我,现在职称名额分配到园,但愿单位为了不浪费高级职称名额,给我一个支教名额。😓

这几年老人孩子都不需要照顾,很渴望到偏远地区支教一段时间,也许更难。

以前的支教基本都是形式,很少脱离原有岗位下乡工作。近几年比较严格,需要真正下乡工作一年。

坦白说,这种支教形式也许有积极意义,但是对改变农村教育现状能够有多大作用,真不敢说。


妈咪老师


曾经的支教和现在的支教已经严重变味了。

“支教”这个词语很早就听说了,刚刚上班那几年,好像那个时候还扯不上与职称有什么关系,因为那个时候对职称的认定,小一是满五年直接认定,小高需要一些资料,比如论文奖状等等。

当时的“支教”完全是一种往上爬的政治资本,当时很多为了能够向上提升得更快,有相当多的参与到了去教活动中去,但那个时候的支教是真正的支教,去的地方确实辛苦,气候、地理、环境、经济、学校条件等确实非常差,我记得有个同事,中途t身体出现问题,还是被飞机接回治疗的。听他们讲那些地方,很多身体不适合的的都会发生高原反应,做饭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平时的偶尔洗澡......

所以这些有支教经历的人回来以后不到两三年,不是提升为副校长就是校长之类的。


后来慢慢支教就与职称挂上钩了,相比要往上爬的人来说,评职称的人就特别多了,不可能都派往艰苦地区支教吧,所以就形成了校与校之间交流,能算作支教经历,或者送课到附近比较偏远的学校,也可以算作去教经历。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支教已经走样了,更多的形式主义,反正你不就是要一个记录嘛,要一些照片嘛,这些都可以随时做到,可以假到乱真的地步。


如果你特别看重所谓的职称,你就得为这些重要条件做准备,不折磨你,折磨谁啊?反正这些就是上面想出来的花样来匡定我们老师的。


杨锅来了


什么是支教?

支教就是支援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支教源于2001年正式开始的那场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的轰轰烈烈“教育改革”: 撤点并校;在城镇学校无法容纳乡村学生、村小代课老师又被清退的情况下,不少志愿者自发前往村小支持教育、做支教老师。支教分为三类地区,即西部支教、乡村支教、和城市打工子弟学校支教。


最为典型的支教方式是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它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 1-2 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工作。


沦为功利性质和惩罚形式的支教,乡村教育情何以堪!

支教原本就应该是公益性的,讲究的是爱心和奉献,然而自从与功利性挂钩之后,支教也就变了味,沦为功利性色彩非常浓烈的形式化与程序性,成为了一种“捞取”资本的工具。例如陕西出台意见,评定高级教师职称,乡村“支教”经历为重要条件;这种明显带有典型功利主义色彩的支教条件,不仅绑架了职称评定,也让支教变得不那么受人待见。

不仅如此,支教还似乎成为了一种惩罚,当下去支教的都是哪些人呢?要么就是教学水平差的,要么就是人缘差的,要么就是犯了较大错误的,要么就是受到领导打压排挤的,把支教作为一种变相的惩罚手段,农村学校成了城市学校的回收站。功利性和惩罚性支教成为主流形式,支教老师情何以堪?乡村教育情何以堪啊?



当职称评定遇见支教,新的教育悲剧便开始演绎了!

既然强制规定评定职称必须有1年的乡村教师支教经历,那么支教造假就成为了必然。花样百出的支教造假形式,让人感觉到国人特别有“智慧”!有的城乡学校间为此互相结为攻守同盟,学年度间互换教师,目的只有一个,便于评职称;有的教师通过花钱买通关系,换取一纸支教证明,从而也为乡村中小学校领导开通了另外一种财路;有些无钱、无权、无关系的“三无”老师,就去乡村学校混日子,熬满一年后就回城去评职称!



职称与支教挂钩,不得不说是乡村教育更大的悲哀!当职称评定遇见支教,新的教育悲剧便开始演绎了。


自在人生wub


下乡支教的最初目的



国家制定这样的政策最终的目的在于,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推动薄弱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将城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带到农村去,促进农村教育长远发展。

政策的实施变了样

要评职称,必须去农村支教。这样的政策规定,在陕西已经实行了好多年 最早的时候是每个城区学校必须每学年派出一名教师去农村和 薄弱学校支教一年。我们称为下派时期。

因为去农村支教,由于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很多城区老师都不愿意去。 每年城区学校主管领导最头疼的就是派谁去支教,来完成下乡支教这样的任务。曾经有媒体报道过,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上面的分配支教的任务,竟然派了一名孕妇去下乡支教,这名孕妇直接到校后向所在单位的领导请了产假。



教育主管部门也认识到下派式支教,让很多中小学校长很为难,老师们抵触情绪很大。所以干脆把这种派你去改为我要去,跟教职工的职称晋升直接挂钩起来。要求评审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必须有在农村和薄弱学校至少一年从教经历。

政策改了之后,支教不是派我去,而是我必须去。 因为不去支教,可能连评审职称最基本的资格你都没有。城区到乡镇去支教,乡镇中心校的老师必须到村小去支教。

作为一名农村老师,我对来支教的同行分为两类:

实干支教类

这一部分同行到校以后与我们共同生活、学习、教学。 利用业务进修和教研活动时间,积极给我们这些农村老师分享城区在教学、学生管理、校园活动开展上的一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确实让大家收益非浅。而且他们大多数以校为家,吃住都在学校。真真正正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



功利化支教类

这部分同行到了学校之后跟我们的领导谈条件、讲困难。希望学校能把课压缩到,两三天之内,或者是集中上完有课了来,没课了可以不来,或者是有事了晚来等等,这样个人困难的比较多。更有甚者来了直接说不当班主任,不带主科, 还要求在写支教鉴定的时候多写优点,必须写明当班主任带语数学科等等一系列对自己晋升职称有利的。给我的感觉是,这部分老师人在曹营心在汉,更多的是为评职称而支教,背离了这项政策的最初目的。

评职称必须去支教这样的政策,让我想到了之前。评职称必须有论文发表一样。发表论文是对自己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好的思路,方法,措施的一个总结和提升。也是对个人能力的一个体现,但是为了评职称发表论文,各种乱象抄袭,花钱发表等等体现更多的是功利化目的。

结束语:关于为评职称下乡这样的政策,我觉得主管部门更多的应该是加强对这些老师的考核,不能让这样的政策到了基层走了样,变了味,严重扰乱了农村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可能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汇智坊


这个农村学校的"支教"证明,坑害了那些没有关系而需要评职称的人。

我们这里已经实行几年了,要评定高级职称,必须要有一年以上乡村"支教"经历,这是硬条件。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因为现在高级职称指标少,符合评高级职称的人数很多,只有不断增加条件,才能化解评职称时的矛盾。



我们学校共有教师260人,其中等待评高级职称的教师170多人。因为我们学校的中级指标有多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很有福份,到年限就评中级职称。正因为这样,绝大多数老师都是中级职称,评高级职称时显得特别困难。教育主管部门于是想办法增加到乡村学校任教的"支教"证明。

实际上到农村学校"支教"经历条件形同虚设,90%以上的老师弄虚作假,找人到农村学校开"支教"证明,胆子小的老师到农村学校去上一两周课又回来了,然后又委托人帮忙开"支教"证明。


Lance课堂


“支教”是镀金,只能解决老师评职称问题,对支教的学校带不来任何好处。话说的可能有些绝对,从朋友学校身边的情况来看,实际情况就这样。1支教老师是“候鸟”,不属于支教校管理,两边学校都不好去严格管理,支教过程就是松散管理,凭个人的觉悟去工作,镀金之后就飞走。2个别支教老师到支教校水土不服,工作并不是得心应手,还没适应新环境就回原学校。3个别支教老师水平未必比支教校的老师高出多少,只是走过场,完成任务而已,不具备本校老师的归属感,支教校的老师对他们评价并不高。4建立正常的老师的流动机制,大家都有机会在不同的学校任课,不用支教。这样说可能理想化了,不同地区情况不同。希望有更好的老师流动和评价的方法,期待着!


中学教育微课堂


职称有一只筐,啥也往里装。职称是专业技术的一个等级,这个等级和工作经历有几毛钱关系。

出发点或许是为了“强迫”人们到乡村教书去,乡村能不能留住人,和职称有一毛钱关系里。

乡村学校不是车马大店,也不是“镀金”的地方。

人往高处走,乡村学校注定留不住有“水平”的人才,这是改不不了的事实。

教育的生态已经破坏了,修复起来特别难。想一想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乡村学校每年有师范生分配过去,而且一般都是本乡本土的,然后他们一边教书,一边种地,那个地方是乡村发展最黄金的时间,许多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比县城学校要好。

最后,特讨厌用职称捆绑教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